微醺人生 有酒有故事
請您關(guān)注酩閱
![]()
留一分余地,存七分自在。
花看半開時最美,酒飲微醺處最妙。這七個字,藏著中國人最懂的生活哲學(xué)—— 不貪滿,不執(zhí)念,留一分余地,存七分自在。
半開的花
含苞太青澀,怒放易凋零。
唯有半開時,花瓣將展未展,香氣欲散未散,每一寸都在呼吸。
像極了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有期待,有保留,有余地。
《菜根譚》說:“花看半開,酒飲微醺,此中大有佳趣。”
賞花如此,處世亦如此——不必追盡興,不必求圓滿。
留白處,才是真正的圓滿。
微醺的酒
三杯下肚,世界開始柔軟。
心事浮起又沉下,理智尚存,感性漸濃。
此刻的靈感最鮮活,真話最動人。
李白斗酒詩百篇,蘇軾把酒問青天——
微醺是創(chuàng)作的火種,是知己的暗號。
真正的酒徒不愛爛醉,只貪那“飄飄然欲仙”的剎那。
就像生活,太清醒辛苦,全糊涂可悲,
半醒半醉間,才觸摸到真實的溫度。
![]()
半與微的智慧
古人比我們更懂“適度”的珍貴。
白居易說“醉不至淫,樂不及亂”,
陶淵明“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
半不是殘缺,是留白的藝術(shù);
微不是不足,是含蓄的力量。
就像中國畫里的遠山淡影,
戲曲中的水袖輕拂——
最美的意境,永遠在“未盡”之處。
在求全求滿的時代,做個“半半之人”
房子要夠大,事業(yè)要巔峰,孩子要滿分…
我們被“完美”綁架太久了。
其實,半畝方塘也能見天光,
三倆知己足以慰風(fēng)塵。
若覺人生太緊,不妨學(xué)學(xué)花與酒:
花開一半,給蝴蝶留扇窗;
酒至微醺,為明月留盞燈。
![]()
花不會一直開,酒終將會醒。
但半開的從容,微醺的溫柔,
已足夠我們在顛簸的人間,
找到與自我和解的最佳距離。
——這或許就是“半半哲學(xué)”最迷人的地方:
它讓你在追求中懂得暫停,
在擁有時學(xué)會留白。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