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可能已經成了當代人最羞恥的愛好。
莫言老師沉迷贅婿和霸道總裁文,賈樟柯導演曾為短劇購入追劇神器;
人物還有篇報道為《一個中文系教授沉迷短劇的365天》;
不夸張地說,現在上到80歲的姥姥,下到上班上麻了的牛馬;
白天大家上班裝裝正經人,下了班都著急回家看《盛夏芬得拉》。
![]()
從屌絲男逆襲接手百億家業的劇情,到林氏嫡子追妻火葬場的套路故事;
短劇離譜,卻越來越火。
歪嘴戰神的短劇時代已經過去。
現如今的短劇賽道,是抽象、是癲狂,甚至還有點人心黃黃。
![]()
傳統短劇就是在逆襲的基礎上,加入反轉和復仇,好無趣好無聊。
而現在的短劇,不光需要扔掉大腦,還要扔掉小腦。
短劇市場的角色精神狀態“癲”,劇情更抽象到沒邊。
張嘴閉嘴離婚給你十個億,每部劇都在億來億去。
人均是氣血充足的路怒、超雄、耳光俠。
短劇里集齊了古希臘掌管大逼斗的神,反復扇,不停扇,正派扇完反派扇。

有的話不讓說完,直接扇巴掌上去:
有一巴掌接一巴掌,一路扇出火花帶閃電的:
還有小蛋糕糊臉上,一掌出去直接放倒四個人的:
純靠肢體動作宣泄情緒的短劇,還只是基礎操作。
一分多鐘一集的劇情里,臺詞寫得讓我相信ai絕對無法取代短劇的編劇。
“她除了她老公,只有我一個男人”
“化成灰我認識,但化了妝的不行”
“這就是影響世界金融和政治格局的奧斯汀家族”
“賀庭洲,我cnm”,“不好意思,我沒媽”
![]()
這么看發瘋文學和短劇臺詞比起來還是小兒科。
最值得劃入短劇史冊的一個情節是,女主在屋里上吊,男主推開門說“屋里不讓蕩秋千”,說完抬腳把女主踹了下來。
聽到這臺詞的瞬間,俺大腦皮層的褶皺被瞬間撫平;
腳趾頭在地上都快磨平了,也想不通這到底是怎么想出來的。
![]()
短劇不光臺詞小眾炸裂,劇情也是一抽一抽的。
古裝劇情搞出了真魔童降世,生孩子一胎生出了99個;
99個孩子堆成了牛肉卷,把霸總逆襲的故事都顯得正常多了。
![]()
現代劇搞出了庖丁解牛實戰版;
廚師隔空削活牛,鏡頭一轉牛都成了骨架還在那吃草。
![]()
校園題材不再是戀愛腦超甜,而是把痔瘡當成定情信物送給皓宸學長;
![]()
未婚先孕的橋段也被拍成了玄幻題材;
短劇里不流行日久生情,流行未婚先孕,甚至沒見過對方就先懷上了。
單身多年的女人能一夜懷孕,原因竟是被一顆子彈同時貫穿男主和自己的下半身;

入職體檢后突然出現孕吐,原因竟然是體檢時被植入了富豪的精子;
而富豪精子竟是惡毒女配從富豪精子庫偷的,原本女配是要給自己植入的,但醫生手術時卻搞錯了手術對象。
咋說呢,這富豪精子庫貌似比盧浮宮還好偷。
都市麗人冬日約會的噩夢也被短劇拍成了現實,甚至更超前。
有部劇女主死了魂穿到保姆身上,男主移情保姆上來就扒保姆的褲子;

“霸道總裁撕開了你的絨褲,撕開你的棉褲,撕開你的毛褲還有秋褲,霸道總裁無奈又寵溺的說道,老妹你穿這么多褲子干啥啊?”
真《洋蔥般的女人》。
霸總是短劇繞不開的人設,但短劇霸總賽道反向拿捏觀眾,不光把霸總拉下神壇,還動不動把霸總當猴兒耍。
據網友們不完全統計,早期霸總人設有霸道總裁愛上變性的我、變態的我、絕經的我、養老院里的我、會易容術的我,還有給他戴綠帽的我。
![]()
最近有網友拍到一部新劇開機,片名就叫《霸道總裁愛上一身婦科病的我》。
![]()
看短劇之前,擔心看多了這玩意會降低智商,看了以后發現壓根也用不上智商。
![]()
拋開無腦劇情不談,短劇正在批量制造精神奶嘴。
互聯網上甚至出現了“短門戒斷反應”。
小劉作為重度短劇愛好者,感覺自己追劇的狀態像中毒。
短劇app的播放列表里,她看過的短劇已經達到上百部;
追劇后發現時間流速變快了,想要戒掉短劇但只要躺下就控制不住自己,總想無腦刷劇。
和小劉一樣的人大多都迷上了“又土又甜又好嗑”的言情類短劇。
![]()
土狗愛看的小甜劇情節,在短劇宇宙沒有八集接吻定律;
一晚上兩倍速你就能看完100多集男女主角愛恨糾纏的前世今生。
平均每一分鐘能出一個接吻橋段,每集都能有四五次著火般的肢體接觸,男女主翻面親來親去也是標配。
氛圍感強烈也是這類言情短劇的賣點。
![]()
當長劇在注水劇情,把接吻鏡頭搖到樹葉子上去的時候,短劇賽道已經做到讓男演員脫無可脫了。
腹肌和臺詞是對女性觀眾的一大利器,而且劇情推進必須是反套路的才吸引人。
中等程度的短劇大多靠男女之間略帶顏色的互動制造氛圍;
![]()
爆款短劇則是不斷滿足觀眾對高質量內容的要求,用長劇手法生成“精品短劇”。
從運鏡、演技、劇情到服化道,用做豎屏短劇的邏輯,收獲碾壓長劇的數據和流量。
再配合各種擦邊臺詞,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身邊朋友經常在短劇里聽到大膽臺詞,一抬頭發現字幕給擦邊臺詞配的是“小可愛”,不仔細聽根本發現不了鉆了什么空子。
![]()
短劇題材上也是百無禁忌;
什么姐狗虐戀強制愛,雙相躁郁陰濕男。爆款短劇的人設精準打中當下年輕人的爽點。
![]()
盡管對短劇本身的討論仍是兩極化,沉迷的人說它是解藥,抵制的人認為它拉低審美。
不論如何,但從看不起短劇到如今短劇中毒。
與其拆解爆款短劇到底誰在看,不如想想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扔掉腦子擁抱短劇。
![]()
或許高質量短劇確實出現了,也變多了;
但更可能是短劇制造出的“虛無的欲望”迎合了這個時代的某種需求。
“更年輕的一代人,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漂流,沒有確定的路線,面對的是無盡的不確定性”。
當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愛無可愛,我們的欲望不斷下墜、性愛分離、情感降維。
當我們還在試著探討短劇到底有什么意義,謎底可能就在謎面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