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命保衛戰。一名在工地上不幸被300余公斤重玻璃砸傷、生命垂危的工人,被緊急送往新華醫院奉賢院區的創傷急救中心。傷情就是命令,在創傷中心主任蘇佳燦教授的牽頭下,立即組織全力搶救:啟動骨科、急診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神經外科及重癥醫學科等多學科團隊救治機制,各科室緊密協作,無縫接力,歷經數次高風險、高難度的搶救手術,將患者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患者最終轉危為安,順利康復出院。
工人重傷命懸一線
多學科火速集結
10月18日晚,救護車的呼嘯聲劃破夜空,一名傷勢極其嚴重的工人被緊急送至新華醫院急診。傷者因被巨大玻璃(300公斤)砸壓,導致骨盆粉碎性骨折、股骨骨折、腰椎骨折、肩胛骨骨折,更伴有嚴重的陰囊撕裂傷、睪丸外露,傷情復雜且危重。抵達醫院時,患者已處于嚴重的失血性休克狀態,血壓低至60/39mmHg,生命體征極其微弱,命懸一線!
![]()
傷者被300公斤巨大玻璃砸壓
![]()
患者入院休克緊急搶救
時間就是生命!醫院第一時間啟動嚴重創傷救治綠色通道。骨科與急診科團隊立即投入搶救,迅速建立多條靜脈通路,快速進行液體復蘇并緊急協調大量輸血,以維持患者最基本的生命跡象。與此同時,一場多學科聯合會診(MDT)緊急展開——血管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神經外科、手術室、麻醉科、ICU的專家們迅速集結,與時間賽跑,共同評估傷情,制定搶救方案。
精準介入穩定生命
急診手術控制危機
在輸血等搶救措施下,患者血壓艱難回升至78/59mmHg,出現了短暫而寶貴的“時間窗”。專家團隊判斷,導致患者休克的核心原因是骨盆骨折引發的盆腹腔內大出血,必須立即止血!
刻不容緩,患者被迅速送入手術室。血管外科醫生率先上場,行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下雙側髂內動脈栓塞術。這是一項精準的微創介入技術,成功堵住了破裂的血管,從源頭上遏制了致命性出血,為后續治療贏得了決定性的機會。
![]()
血管外科醫生急診DSA手術
緊接著,骨科創傷值班組醫生接力手術,為患者施行了骨盆外固定架固定術。該手術迅速穩定了嚴重不穩的骨盆環,有效減少了骨折端的繼續出血和二次損傷,為患者的生命上了又一道“保險栓”。同時行脛骨結節牽引術穩定股骨骨較少骨折斷端出血和軟組織挫傷。術后,患者血壓趨于穩定,被轉入重癥醫學科(ICU)進行密切監護和高級生命支持。
![]()
骨科醫生行骨盆外固定架固定術迅速穩定嚴重不穩骨盆環,減少骨折端繼續出血和二次損傷
分期手術終獲成功
康復出院重獲新生
在ICU的嚴密監護和精心治療下,患者的生命體征逐漸平穩,全身狀況得到顯著改善。待身體條件允許后,骨科團隊為其進行了二期骨折內固定手術,對股骨等部位的骨折進行了更為穩固而精確的復位和內固定。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泌尿外科、普外科等團隊也針對各自的專科問題提供了精準的治療,確保了患者各系統功能的恢復。
![]()
骨科醫生行二期股骨多發骨折內固定手術
經過新華醫院多學科醫護團隊十幾個晝夜的不懈努力與精心照護,這位一度在鬼門關前徘徊的重傷工人,順利闖過了休克關、感染關、手術關,生命體征及關節功能恢復日趨穩定,最終達到出院標準,安全返回家中進行后續康復。
此次成功搶救,展現了新華醫院在處理極端危重創傷方面綜合實力。
高效的多學科協作(MDT)模式:打破了專科壁壘,創傷中心骨科、急診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神經外科、麻醉科、ICU、血庫等眾多科室,實現了診斷、決策、手術、重癥監護的無縫銜接,形成了強大的救治合力。
成熟的創傷急救綠色通道:從院前到院內,反應迅速,流程順暢,為搶救贏得了寶貴的“黃金時間”。
精湛的醫療技術水平:包括血管介入栓塞、損傷控制性手術、重癥監護等在內的多項高精尖技術,為挽救生命提供了堅實保障。
這場與死神的賽跑,不僅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更保全了一個家庭的完整。新華醫院將繼續秉持“一切為了病人”的服務宗旨,不斷提升急危重癥救治能力,為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筑起最堅固的防線。
報送:新華醫院奉賢院區
編輯:陸嘉俊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