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這片充滿煙火氣的土地上,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圖景總在巧哥的眼前交織:一邊是街頭巷尾噼里啪啦的麻將聲,一邊是靜謐雅室中對藝術品的細細摩挲。
這不僅是休閑方式的差異,更是一種關乎家族傳承與精神境界的深刻分野。
![]()
村里是麻將聲聲,鎮里麻將桌是鱗次櫛比,酒店餐廳里放著一張餐桌,旁邊就放一張麻將桌,有的連住的房間里也放了一張麻將桌。這是巧哥回家鄉常看到的情景。
街道門店里老板娘正打著麻將,我問礦泉水多少錢一瓶,老板娘也不起來做生意,依然打著麻將說:“一塊五,你自己掃碼。”
巧哥以為是買得少老板才如此,后面來了一個顧客,要買不少東西,她還在繼續打麻將,而那位顧客便悄悄地走了。
這種景象令人深思:麻將究竟帶來了什么?
四個人的牌局,資金在其中流轉,今日你贏,明日我輸,終究是場零和游戲。
更令人憂心的是,當男人在外辛苦打拼,女人卻將家庭收入消耗在牌桌上,這樣的家庭如何維系和諧?
麻將作為一種“零和游戲”,消耗的是時間、金錢和家庭凝聚力。它不創造價值,卻可能摧毀價值。
更令人深思的是,這種消費模式具有代際傳遞性:父母沉迷麻將,子女往往缺乏文化熏陶,形成惡性循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終日與麻將為伴的家長,如何能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那些在麻將聲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童年記憶里,除了牌局的喧囂,還剩下什么?
有人說,潮州女人是最賢惠的,這是事實。潮州的離婚率是全國最低的,巧哥想,這與潮州女人的賢惠息息相關。在潮州,你很難看到潮州的女人打麻將,她們都把心思放在賺錢上,培養孩子上。
潮汕經商的大老板多,不知與之有關不?
假如用打麻將輸的錢來收藏藝術品,人生是不是另一種人生?
十五年前,巧哥有位老鄉因打麻將常夜不歸宿,夫妻鬧得不可開跤,差點離婚了。一天,他們夫婦來到巧哥家喝茶,他妻子對他說:“你怎么就不學學大哥,看看書,泡泡茶,搞搞藝術品收藏。”
他說,收藏要有錢。
巧哥問他,你夫婦有多少錢一個月?他回答說,兩萬多。我說,你們一個月拿一二千元出來收藏藝術品,會不會影響生活?
“當然不會。”
我告訴他,你不要買名人作品,找一些有潛力有收藏價值的年輕藝術家作品來買,一兩月買一二件,十年之后,你就成了一個小收藏家。
從此他不再打麻將,而是讀藝術之類的書,研究起藝術來了。更重要的是這種讀書與研究藝術,影響了他們的孩子,孩子也受到了藝術的熏陶,從而考上了一所名牌的藝術大學。
不少人以為收藏是富人的事,因為他們有錢,事實上這是認知的問題。
與底層沉迷麻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權貴階層對藝術收藏的熱衷。走進任何一位成功人士的居所,總能見到幾幅名畫、幾件古玩。這些藝術品不僅彰顯著主人的品味,更在潛移默化中熏陶著下一代。
收藏的真正價值,遠不止于經濟回報。一位資深收藏家給巧哥講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他的女兒與一位小縣城女孩同時從985大學畢業,進入同一家外資公司。數年后,他的女兒晉升為公司高管,而那位同學仍停留在主管職位,年薪相差二十余倍。
這個差距的起點,源于一次普通的接待任務。她們去公司上班不久,公司有次接待任務,就安排了她們。這次接待是法國的客商。
董事長的辦公室很大,既有辦公地區,還有休閑地區,還有一個專門的茶室。那天董事長就在茶室沖泡茶給客商喝,突然董事長接著一個電話后,忙問旁邊的幾位接待人員,哪個會泡茶?大家都沒有吭聲,他女兒說我來吧。
她坐茶桌上泡了起來,注水、出湯,嫻熟優美,客商品嘗她沖泡的茶,伸起了大拇指。
后來董事長回來,客商對董事長說,這年輕人泡的茶比您好喝,湯柔回甘好。
董事長看著她優美的動作,便問:“你是不是學過茶藝?”
她說:“沒有,從小就跟著父母泡茶。”
董事長的茶桌后的墻壁上掛著一幅名家的瓷板畫,左邊是一幅刺繡,右邊的紅木桌上是兩個青花瓶。沒想到這位法國客商對藝術很有興趣,于是便談起茶室的藝術品。董事長只是笑笑,因為這些藝術品他還真的沒有很多的了解,當時只想裝飾得有點文化味。
沒想到收藏家的女兒打了個圓場,她說,董事長很有藝術眼光,身后的瓷板畫是中國工藝美大師王錫良的作品,王錫良擅長“落地粉彩工藝”,通過色塊表現光影層次。這幅與茶相趣的作品,生活氣怎濃郁,曾在東歐展覽過。
那邊的刺繡,是出自潮州的名家之作,潮繡的工藝特色是墊高繡技法,構圖飽滿、色彩濃艷,立體層次感與浮雕質感比較強……
沒過多久,這位收藏家的女兒被董事長調到公關部當副部長。
這個故事生動地揭示了藝術熏陶的深遠影響。泡茶的優雅來自日常生活的浸潤,藝術鑒賞力源于長期耳濡目染。這些看似無用的修養,在關鍵時刻卻能成為改變命運的契機。
反觀那些沉迷麻將的家庭,不僅浪費了金錢,更錯失了培養下一代的最佳時機。麻將桌上的輸贏轉瞬即逝,而藝術品的價值卻隨著時間流逝不斷增值;更重要的是,藝術帶給人的精神滋養和眼界提升,是任何物質享受都無法比擬的。
底層民眾在麻將聲中消磨光陰,權貴階層則在藝術品收藏中構筑精神堡壘。這種看似偶然的文化分野,實則是社會階層分化在文化消費領域的投射。
收藏并非富人的專利。每月省下幾次麻將的支出,就能開啟自己的收藏之路。重要的是邁出第一步:學習藝術品知識,多到博物館去看看,多與藏家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審美,更為子女營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
當我們駐足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選擇在麻將聲中虛度光陰,還是在藝術中尋求升華?這個選擇,將決定我們和下一代的未來。
畢竟,最好的傳承不是物質財富,而是融入血脈的修養與眼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