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83天,那個讓全世界記住“水花消失術”的女孩,又一次以驚人的姿態重回賽場。11月2日,廣州奧體中心的夜晚被她點亮,18歲的全紅嬋,帶著傷病、帶著成長帶來的重重挑戰,重新跳上10米跳臺,用一套干凈利落的動作讓水面再次“安靜”得讓人心跳加速。所有為她捏一把汗的人,這一刻都笑了——那個天才少女,真的回來了。
![]()
其實這半年多,全紅嬋過得并不容易。她到了女孩子長身體的年紀,身高猛地躥了十五厘米,體重也多了七八公斤。對普通人來說,這只是青春期的正常變化,可對一個跳水運動員來說,這簡直是地震級的考驗。跳水講究的是身體在空中那幾秒鐘的完美配合,動作角度、旋轉速度、入水姿態,任何一處失衡都會讓水花炸起。她原來靠著肌肉記憶練成的動作,全都得重新來一遍,就像一個開了一輩子小三輪的司機,被突然要求去開大卡車,方向盤雖然一樣,可感覺完全不對。
跳水皇后高敏曾說,女運動員要過發育關,就像走鋼絲,一步走錯就掉下去。全紅嬋也知道這句話有多真實。她的腳踝韌帶有撕裂的舊傷,腰上還有積液。那種疼,不是吃藥就能好的。夜深人靜時,她常常被疼醒,翻個身都要忍著咬牙。醫生勸她休息,可她硬是不肯放棄。偏偏網上又有流言蜚語,說她“不自律”“被勸退”,那些話刺得人心疼。可她沒有去解釋,只是悶著頭往訓練館里鉆。
![]()
隊里給她開了各種恢復方案,高壓氧艙、針灸、電療,一個環節都沒少。教練也為她重新設計動作細節,尤其是她的招牌——向后翻騰三周半抱膝。那是她的成名技,想重新跳回當初的完美難度,就得把身體的重心、入水角度全部重新調。別人看著簡單,她卻為此在水里泡了無數個小時。有人拍到她訓練后脫下T恤,擰出來一灘水,那不是夸張,而是她為了找回感覺,一遍遍地跳,一遍遍地摔出來的結果。
光訓練還不夠,她還得跟體重作斗爭。為了控制飲食,她每頓飯都拿電子秤稱,雞胸肉必須100克,不多一克,水煮或清蒸,一滴油都不能碰。紫薯得蒸好放涼才吃,說是這樣吸收慢點,不會讓血糖忽上忽下。別人餓了吃零食,她就嚼兩片沒鹽的海苔,喝口溫水糊弄肚子。想吃酸奶?無糖的,還得用勺子量。饞的時候她偷看一眼隊友碗里的紅燒肉,都得被教練瞪一眼。更狠的是,她一天得上稱十幾次——早上剛醒稱,訓練前稱,訓練后還稱,多0.3公斤就得加練。那臺秤幾乎成了她的另一位教練,數字稍一波動,訓練計劃就得改。這樣的精細程度,連中醫把脈都沒這么講究。
![]()
可是,當一個人真心想要回來的時候,連疼痛都能被意志力壓下去。9月份的一次內部測試,全紅嬋考出了滿分。那一刻,教練們互相看了一眼,心里明白,這姑娘又找回來了。于是,11月的廣州全運會,成了她的復出舞臺。比賽門票早早售罄,服務器一度被擠爆——所有人都想親眼看看,這個曾讓世界驚嘆的小姑娘,是否還能讓水花消失。
她沒有讓人失望。和王偉瑩搭檔僅僅三周,兩人站上女子團體雙人10米跳臺的那一刻,觀眾席安靜得能聽見呼吸。第一跳,全紅嬋就拿了76.5分,動作干凈利落,入水幾乎無聲。那種熟悉的“嘭——安靜”的瞬間,像時間凝固了一樣。最終,廣東隊憑借穩定發揮拿下團體金牌,全紅嬋收獲了復出后的第一塊金。觀眾的掌聲經久不息。有人說她比以前壯了一圈,笑稱“法拉利胖了”,可她用完美入水告訴大家:壓住水花的,從來不是體重,而是技術。賽后,她摸著金牌笑著說:“我真棒。”那一刻,她不再是“天才少女”,而是一個經歷過傷痛與成長、重新綻放的年輕女王。
![]()
領獎臺上,她依然是那個“顯眼包”。別的冠軍穩穩當當揮手致意,她倒像個小孩,舉著吉祥物轉圈,朝觀眾揮手、比心、做鬼臉。全場氣氛被她點燃,她像一只撒歡的小鹿,蹦蹦跳跳,活力四射。她背著一個掛滿烏龜玩偶的包,自稱“又丑又可愛才喜歡”,觀眾往場內扔娃娃,她就滿場跑著去接,抱在懷里笑得像個孩子。賽場上她是霸氣的“大魔王”,賽場下卻是可愛的“鄰家閨女”,這份反差正是她最迷人的地方。
其實,這種放松和快樂來之不易。別人看到的是領獎臺的笑容,卻不知道她為了那一跳付出了多少。那些日子,她每天稱體重、忍饑餓、泡在冷水里訓練,連睡覺都得戴護腰。如今能撒個歡,能做個鬼臉,也算是命運對她的獎勵。教練說,全紅嬋身上最可貴的,是那份純粹。她不像有些人那樣被名氣捆住,她還是那個為一塊巧克力開心半天的小女孩。
![]()
當然,競技的世界永遠殘酷。全紅嬋贏了,自然有人輸。這次比賽,陳芋汐惜敗0.9分,銀牌到手,但心里多少有些遺憾。上屆全運會,她就輸給全紅嬋,那場失利一度成了心結。這次她憋著勁兒,早早就放話要拿單人金牌,為了準備,全運會前她把體脂降到11%,連喝水都按克算,只為了動作更穩。她和張敏潔的配合原本很默契,可在雙人決賽里,和全紅嬋這對“新組合”還是差了那發絲一般的0.9分。那0.9分,可能就是第一跳的差距,也可能是命運的捉弄。
陳芋汐代表上海隊,全紅嬋代表廣東隊,最后廣東拿了團體金,四川摘銀,陜西得銅,上海隊第四。陳芋汐報了三個項目,體力消耗極大,她拼盡全力,輸也輸得漂亮。輸給全紅嬋,這樣的天才,也算是一種榮幸吧。她們是競爭對手,更是彼此最好的鏡子。一個在成長中破繭重生,一個在堅持中愈加穩重,她們都值得掌聲。
![]()
當晚,廣州的夜空亮起煙花,場館外的人群久久不散。有人舉著手幅喊“全紅嬋好樣的”,有人哭著說“她真的回來了”。那種情緒不是單純為一塊金牌,而是為一個18歲的女孩能在傷病、流言和成長的夾縫中,仍舊跳出最完美的弧線。她像是從水里破浪而出,帶著淚光也帶著笑。
她讓我們看到,天才不是生來無敵,而是一次次被摔疼后,還能咬牙往前走。那種倔強,那種純粹,才是真正讓人熱淚盈眶的力量。
183天前,她被質疑、被擔心;183天后,她重新站上最高的領獎臺,用一場比賽告訴世界:她從來沒有離開,只是在默默醞釀下一次的完美入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