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日訊 科學教育是提升青少年核心素養的關鍵。濱州市沾化區打破傳統教學模式,通過開設無人機編程課程、打造科普館實踐課堂等特色教學形式,讓科學教育真正“活”起來。
一大早,沾化區利國鄉實驗學校的學生們便在教師帶領下走進實驗室,認真聆聽無人機理論講解和課程編碼,隨后分組進行操控練習。該校以編程無人機套裝為核心教學載體,創新采用 “文化+教學” 融合模式,以科學原理講解與創新思維引導為主,著力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沾化區利國鄉實驗學校學生裴京潤說:“通過參加學校開設的無人機課程,我不僅學會編程和操作無人機,更體會到科學探索的樂趣,利用老師教給我們的編程知識,通過不同的指令可以創造很多的可能性,非常有趣”。
在沾化區第二實驗小學科普館內,學生們正圍著日地月運行儀進行觀察,老師結合課本中 “太陽系” 知識點實時講解,抽象的天文知識通過動態演示變得通俗易懂。學校還打破傳統課堂界限將數,學、科學等學科內容與館內資源精準對接,通過觀察展示、動手操作、互動體驗等環節,讓課本知識從文字轉化為可感知的實體。沾化區第二實驗小學學生賀長金告訴記者:“通過天文設備觀測星空,把課本里抽象的知識變成了眼前生動的現象。這不僅讓我們對科學產生了濃厚興趣,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國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
濱州市沾化區以“教育體育名城”為建設目標,大力推進科普教育進校園、進課堂。目前,已建成校園科普館、實驗室等各類科普實踐場所15處,開設無人機編程、機器人制作等特色科普課程12種。
閃電新聞記者 王飛飛 沾化臺 王杰 盧忠晶 商煊 濱州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