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小區樓下遛彎,聽見幾位老街坊在聊家里老人照顧的事,都說“現在政策越來越往實處落了”。右耳君一打聽,原來是北京針對失能老人的照護政策有了新升級,這事兒關系到不少家庭,咱們今天就來聊聊。
![]()
家里就能設養老床位,專業服務送上門
新政策里提到,今年要新增2000張家庭養老床位,主要面向失能程度較重的老人。這可不是簡單安張床,而是會把智能監測設備和專業護理人員服務送到家里,像幫助翻身、處理鼻飼管這些事,都有專人上門幫忙。在右耳遠聞看來,這相當于把養老機構的部分專業服務搬到了家里,讓家人在照顧時能輕松一些。
![]()
申請需要通過街道進行評估,通過后每月還能享受一定的補貼。這么一來,不少家庭在照顧老人上的花費壓力,可能會減輕一些。
醫院里也能安心養老,看病康復不折騰
這次還有個新嘗試,叫“醫辦養”,就是鼓勵一些醫院轉型或增設養老機構。比如北京老年醫院,就已經把住院部的部分樓層改造成了醫養結合區。以前老人住院治療后,康復和日常照護可能銜接不上,現在可以直接在醫院的養老區里接著接受照顧,省去了來回奔波的麻煩。
市里也公布了首批試點的醫療機構名單。預計到明年年底,咱們北京可能會形成更便捷的“15分鐘醫養服務圈”,老人家就近獲得醫療和護理服務會越來越方便。
評估標準統一了,長護險保障更給力
過去,評估老人失能等級的標準不太一樣,現在新政把它統一了。民政、衛健、醫保幾個部門一起制定了評定規范,評估結果將作為享受各項服務的依據。
長期護理保險的試點范圍也擴大了,參保老人發生的合規護理費用,醫保基金的支付比例和年度最高支付限額都有所提高。右耳君覺得,這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家庭應對長期照護帶來經濟壓力。
聊了這么多,其實都是希望咱們家里的老人都能安享晚年。這些正
![]()
在發生的小變化,你覺得會對您家的生活帶來哪些不同呢?右耳君挺想在評論區跟大家聊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