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現金流承壓、停貨沖擊,疊加外資股東頻繁換帥,帶著 "中國白酒第一坊"光環的水井坊正面臨渠道信任與品牌勢能的雙重拷問。
“深度調整”已經成為評價白酒行業現狀的標準詞匯,三季度財報發布以來,多家白酒企業出現業績下滑,其中被外資控股的水井坊也不能幸免。
近日,水井坊(600779.SH)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48億元,同比下降38.01%;歸母凈利潤3.26億元,同比下降71.02%。其中,第三季度單季營收8.5億元,同比下降58.91%,凈利潤2.21億元,同比下降75.01%。
今年二季度,水井坊單季虧損8500萬元,為三年來首次季度虧損。受二季度業績影響,水井坊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僅1.05億元,同比暴跌56.5%,扣非凈利更是下滑78.7%。
不難看出,盡管三季度環比扭虧,但整體盈利水平依舊脆弱。
從市場表現看,水井坊股價年內已從55元高點跌至42元附近,市值蒸發約24%。資本市場的信心修復,仍需更強勁的業績支撐。
01 利潤承壓、資金吃緊
水井坊的業績下滑,與渠道調整密切相關。報告期內,公司對核心大單品“臻釀八號”實施全渠道停貨,強化價格體系管理,直接導致發貨量銳減。
從渠道結構來看,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批發代理營收16.47億元,同比下降50.5%;新渠道(含電商、團購、O2O等)營收5.62億元,同比增長71.2%,營收占比提升至25%。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新渠道增長迅猛,但電商低價亂象突出,多地經銷商出現退出潮,線上線下價差長期倒掛。
為此,水井坊一年間兩度對“臻釀八號”停貨整頓。2025年7月起,公司實行“罰款、停播、斷鏈、終止合作”四項處罰措施,試圖恢復秩序。從2025年上半年來看,四川、成都、重慶仍是水井坊主力市場,四川地區貢獻超過60%的營收。
然而有行業人士指出:“停貨能止跌,難止冷。”在需求端未回暖前,挺價更多只是延緩價格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水井坊延續“去低端化”策略,停止低檔產品供貨,聚焦典藏、井臺等高毛利核心系列,但高端酒的營收、毛利率仍在同比下滑,從政角度看,“去低端化”策略效果并不明顯。
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水井坊高檔酒營收20.78億元,相比2024年同期高檔酒約34.57億元的營收,縮水約13.79億元,同比降幅接近40%;而中檔酒營收1.31億元,同比下降33.12%。
“高檔”主要代表品牌為水井坊品牌系列,“中檔”主要代表品牌為天號陳、系列酒。
毛利率方面,高檔酒維持在83%左右,中檔酒僅為54.51%,同比分別下滑2.98%和8.65%。中檔酒毛利率下滑更大,主因中端市場競爭激烈、降價促銷頻繁,使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
水井坊2025年1月-9月經營數據;圖源:水井坊公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水井坊銷售費用率同比由19.93%上升至31.23%,反映出品牌維護與渠道激勵支出仍在高位運行。
現金流方面,第3季度末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8.67億元,創近年新低。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增至1.63億元,較2024年末1.18億增長37.96%,顯示信用銷售增加、回款周期延長。與此同時,合同負債余額降至8.62億元,相比2024年末減少8707.9萬元,資金回籠壓力依然突出。
現金流承壓在之前就已經出現“痕跡”,2023年至2024年經營性現金流從17.34億元驟降至7.44億元,降幅超五成。
庫存積壓問題亦未根治,截至2024年底,水井坊庫存同比增長23.8%,庫存量超7萬噸,為今年渠道停貨埋下伏筆。
在行業普遍“現金為王”的低谷期,水井坊的資金狀況成為市場最關注的隱憂之一。
不過,雖然毛利率下滑,但水井坊三季度已成功“由虧轉盈”,利潤創下全年最高水平,顯示公司通過停貨整頓、費用壓縮等措施,階段性“止血”見效。
從盈利質量看,水井坊前三季度整體毛利率保持在80%以上,凈利率較上半年回升,經營成本得到初步控制。
02 外資掌控下的“水井坊困局”,帝亞吉歐的中國試驗?
水井坊是中國白酒行業中罕見的被外資控股的上市公司,其背后控股方帝亞吉歐(Diageo),是全球烈酒巨頭,持股比例達60%以上。
然而,這場跨國婚姻并未帶來理想中的協同效應。
2025年7月,帝亞吉歐全球CEO黛布拉·克魯突然離任。而同樣在7月,水井坊控股股東——四川成都水井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水井坊集團”)核心管理層也發生重大變動。
公示信息顯示,Cristina Samin Suner卸任水井坊集團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由SUDHINDRA SHIVNEGERE RAJARAO接任;Andras Kalman Buzas不再擔任公司董事,新增Bence Bokor為公司董事。
水井坊集團由帝亞吉歐旗下DIAGEO HIGHLANDS HOLDING B.V.全資控股,是帝亞吉歐深耕中國市場的核心平臺。這次高層變動,距離水井坊集團上一次董事長變更僅過去約一年。
高頻更迭已成水井坊的“慣例”。
自2010年帝亞吉歐入主以來,水井坊14年間公司已更換8任總經理,多數高管出身快消行業,對白酒的本土理解是否足夠幫助水井坊提振業績有待觀察。
比如現任董事、總經理胡庭洲,曾歷任寶潔、柯達、百事的銷售經營等管理職務,還擔任過好時中國總經理、平安集團壽險首席產品官、豫園股份總裁。
在頻繁更換總經理的背景下,水井坊的戰略曾有多次調整,從“雙品牌”到“高端化”,再到“場景營銷”“雙子星”,每次方向調整都需要重新調整渠道節奏。
而經銷商的抱怨也被放到了公開報道中,有媒體引用稱經銷商言論稱,“競品48小時能執行促銷,水井坊要兩周”。
從目前新任管理層的背景來看,更偏向數字化與市場拓展,帝亞吉歐希望借數字化營銷激活中國市場,但高端白酒的消費邏輯與洋酒不同,轉型難度不小。
更重要的是,帝亞吉歐的全球業績也承壓,其2025財年三季度(截至2025年3月31日)亞太區收入僅增長1.6%,中國市場疲軟被視為主要拖累。集團同時宣布未來三年將推進5億美元成本節約計劃,并有意出售部分非核心資產。業內擔憂,若集團繼續瘦身,中國業務或成為被削減的對象。
03 3年分紅超12億,但業績提振靠什么?
在之前的業績說明會上,曾有投資者詢問水井坊管理層,對2025年下半年白酒態勢判斷。
水井坊董事、總經理胡庭洲當時稱,目前白酒行業仍處于深度調整期,同時伴隨階段性波動。
而在“調整期”,外資控股下的水井坊還會保持之前的高分紅傳統嗎?
今年4月底,水井坊公告稱,2024年,水井坊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9.7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約4.7億元(含稅)。這一現金分紅占當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35.06%;而現金分紅比例高達108.1%
![]()
水井坊表示,本次現金分紅結合了公司所處發展階段、未來的資金需求等因素,不會對公司每股收益、經營現金流產生重大影響。
截至2024年,水井坊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現金分紅總額約12.8億元。
水井坊歷年分紅比例在白酒板塊中名列前茅。這一策略雖然增強了股東回報,但在利潤下滑、現金流趨緊的背景下,持續高分紅可能進一步壓縮再投資空間。外資股東帝亞吉歐對現金分紅的偏好,是否還將繼續,受到市場關注。
面對行業調整與內部陣痛,水井坊正試圖重塑增長邏輯,主要圍繞在次高端、低度酒市場。
據管理層表示,水井坊推出創新產品“井18”,定價400-600元,采用“年度總量+合作伙伴數量”雙限機制,旨在穩價控貨、重塑渠道信任。同時加碼低度化白酒研發,計劃在部分區域試點38度以下新品,培育年輕與女性消費者市場。
線上渠道成為另一增長亮點。2025年前三季度,新渠道營收同比增長71%,公司已與美團閃購、京東到家等平臺合作,打造即時零售矩陣,形成“線上下單、30分鐘送達”的新消費場景。
胡庭洲總經理在業績會上表示,水井坊將“持續深化線上線下融合,開發差異化產品,提升品牌觸達力”。
但行業整體仍在深度調整。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規上酒企減少100家,利潤同比下降近11%,行業產量下降5.8%。
在“消費降級”“渠道塌陷”的背景下,水井坊雖實現階段性止血,但距離全面復蘇仍需時間。
而水井坊聚焦的次高端、低度酒能否另辟市場也未有定論,
從目前市場格局來看,幾百元的次高端產品既達不到茅臺這些產品的面子需求(而且茅臺也開始降價了),也很難阻擋“百元檔”酒品的性價比攻勢;而低度酒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整體來看,水井坊的次高端、低度酒架構仍處于競爭的夾縫之中。
白酒的黃金時代或已遠去。在周期低谷中,或許誰能穩住渠道、守住現金流、守住品牌信任,誰就能在下一輪復蘇中“起得更早”。
水井坊正處于這個關鍵拐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