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年,抗日戰爭進入關鍵時期后,八路軍勇士們在敵后默默奉獻,英勇抵抗。
而在一場場戰斗中,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和英雄事跡,常大娘就是其中一位默默奉獻的女性英雄。
一次,蕭華司令員帶領的八路軍被日軍包圍,是常大娘緊急時刻將他藏在了棗堆里。
可是,危機還沒有結束,鬼子嘗過棗后竟要把棗全部拉走。
那么,常大娘如何應對接下來的險境?她能否繼續保護自己和蕭華?
![]()
常大娘的應對
1938年,正值抗日戰爭關鍵時期,而在大常村里,常大娘正在家里忙著做早飯。
大常村,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成了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的重要根據地之一。
常大娘一家,雖然貧困,但始終堅定支持著八路軍的抗日活動。
她的家里,幾乎成了八路軍戰士們的后方基地,不僅為他們提供食宿,還不遺余力地為他們傳遞情報、掩護撤退。
![]()
這天,常大娘迎來了八路軍的一位重要人物,蕭華司令員。
蕭華與常大娘的關系一直很親近,常常在她的屋里與其他幾位戰士商討戰術、指揮作戰計劃。
但就在蕭華和他的戰友們在常大娘家中商討戰事時,外面村里的居民慌亂地跑進來說日軍正從附近的村莊包圍過來,準備進行掃蕩。
此時,八路軍的戰士們正在這里開會,情況萬分危險。
如果日軍沖進來,蕭華等人就難以脫身,整個大常村也可能遭遇一場災難。
![]()
因此,常大娘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刻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她也沒有任何猶豫,迅速從屋里走到院子里,開始思考藏匿的辦法。
就在她焦急的目光中,突然落在了院子里堆放的棗堆上。
棗堆,常年在院里堆積,每年的秋冬,她都會將新采摘的棗子堆積成一座大堆,用麻袋包裹起來,等待出售。
棗堆雖大,但堆的并不高,散發著濃郁的香甜味,常大娘的眼睛一亮,心中立刻有了計策。
![]()
“司令,日軍馬上就到,我們沒有時間了,你跟我來,快!”
出來院子后,常大娘又指著那堆棗子說:“司令,躲進去!快,快!”
蕭華沒有絲毫猶豫,迅速擠進了棗堆中,彎腰蹲下,盡量不讓自己的身形暴露。
常大娘隨即開始動手,將堆放在棗堆上的麻袋和棗子重新整理起來,仔細地將蕭華的身影完全遮掩住。
![]()
做完這一切,常大娘再三確認一切無誤后,轉身走向屋里,假裝若無其事地繼續縫補鞋底。
與此同時,村里的哨兵已經急忙向常大娘報告,日軍越來越近。
鬼子的貪婪
很快,院外傳來了日軍粗暴的吼聲和走動的腳步聲,接著,日軍沖進了院子,毫不客氣地開始翻找。
院子里的一切都被他們亂翻一遍,柵欄、柴堆、甚至院角的泥土,都沒有放過。
![]()
常大娘依舊保持著她的假裝鎮定,仿佛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農婦。
但她的心卻懸在半空中,時刻關注著那些鬼子的每一個動作,她知道,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暴露出蕭華的藏身之地,帶來滅頂之災。
突然,日軍一名士兵站在棗堆前,他的眼神立刻被那些紅亮的棗吸引了。
他隨手挑起一顆棗,放進嘴里咀嚼了幾下,眼睛亮了起來,臉上也露出了滿足的表情,隨即用日語和其他士兵交談著,還指了指這堆棗,作勢要全部拉走。
![]()
這個舉動令常大娘的心猛地一沉,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追隨著那名士兵的動作,眼睜睜地看著他伸手準備再挑一顆棗。
“完了!”常大娘的心里瞬間掠過這個念頭,棗堆,不僅僅是家里的財物,它更是蕭華藏身的地方。
如果這些鬼子真的要把這些棗帶走,蕭華必然會暴露,連最后的希望也將破滅。
于是,常大娘迅速站了起來走向棗堆,主動說:
“這些棗子,是我們家辛辛苦苦種的,每年都要賣到城里去,這批棗子也是提前預定好了,要送到城里。”
![]()
常大娘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還帶了些小心翼翼,只有這樣才能讓日軍放松警惕。
日軍聽到后,停下了挑棗的動作,目光有些不耐煩,常大娘當作沒看到,再次補充:
“太君,您知道,我們村里的每一顆棗,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它們可是要賣到大城市去的,您如果帶走了,咱們老百姓怎么活?”
那名士兵停頓了一下,將手中的棗放下,隨即轉頭暴躁地對其他士兵說著聽不懂的話。
常大娘則趁機走了過去,站在棗堆旁邊,用身體輕輕擋住了那名士兵的視線。
![]()
常大娘
她的心跳幾乎要沖出胸膛,但她卻依然鎮定自若,嘴角微微上揚,目光堅定地盯著那群士兵。
但事情并沒有完,日軍的動作越來越急躁,他們似乎已經決定要將這堆棗全部帶走,甚至開始指揮其他士兵搬運。
這堆棗被帶走,蕭華必定暴露,常大娘不敢再猶豫,就在她的思緒急轉之際,常大娘忽然瞥見了院外的一絲動靜。
那是她兒子常樹芬的身影,常樹芬早已聽到屋里的動靜,他母親也從一開始便暗示他隨時準備行動。
![]()
于是,在鬼子看不到的地方,常大娘快速地看了眼遠處的棗樹林,又看了眼常樹芬。
常樹芬之前也配合母親保護過八路軍,他會意后轉身跑向了院外那片茂密的棗樹林,借著這一帶的樹木遮掩,向樹林深處奔去。
沒幾分鐘,一聲響亮的“砰!”打破了院子的寂靜,像是有什么東西被重重地摔落在地,隨之而來的是一陣急促的雜亂聲。
那是常樹芬故意弄出來的動靜,而這突如其來的噪音,迅速引起了日軍的注意,幾個士兵立即停下了手中的動作,轉身望向院外的聲音來源。
![]()
隨著日軍紛紛朝著棗林方向奔去,常大娘趕緊走到棗堆旁邊,檢查了蕭華的藏身之地。
她扒開棗堆,仔細查看蕭華是否安全,心中卻始終懸著一根弦,擔心任何一點的失誤都會讓他暴露。
就在這時,耳邊傳來了呼喊:“快點!快追!”
那是日軍士兵的喊聲,聲音越來越遠,漸漸消失在了遠方。
常大娘默默地松了口氣,回頭望了一眼漸行漸遠的日軍,確認他們沒有再回到院中放松不已。
![]()
蕭華的感激
確認日軍走遠后,蕭華才走出來,他走向常大娘,眼中滿是感激與敬佩。
“大娘,謝謝您,真是太感謝了。”蕭華緊緊握住常大娘的手,仿佛要通過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心中的感激。
常大娘卻說,他能平安脫險就好。
確實,常大娘已經幾次幫助戰士們,但她不求回報,她一直堅信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不求任何的榮譽和稱贊,只希望能夠為戰士們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讓他們在戰斗之后可以有片刻的喘息。
![]()
“司令,您放心,我和我的家人會繼續支持八路軍的,只要您們還需要,我就永遠站在你們這邊。”
蕭華感受到常大娘話語中的堅定,更加感激。
他知道,這位普通的農村婦女,正是因為她的堅守與無私奉獻,才讓八路軍在敵后的艱難歲月里能夠堅韌不拔地前行。
她的家,不僅僅是一個避風的港灣,更是一個為革命事業奉獻的神圣場所。
感謝用話語是說不盡的,而且時間緊迫,蕭華也不能繼續待在這。
![]()
常大娘目送著蕭華和其他戰士離去,站在院子里,深吸了一口氣,仿佛在這一瞬間將所有的疲憊和壓力都吐了出去。
她知道,自己的責任還沒有結束,她和她的家人依舊會在這片土地上,為抗日戰爭貢獻出一份堅強的后盾,直到勝利的那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常大娘在1970年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彼時,她已經79歲高齡。
![]()
常大娘的故事,是千萬普通人中最真實的寫照。
她沒有戎裝披甲,也未曾上戰場,卻用自己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撐起了八路軍戰士們的后方,為抗戰勝利貢獻了重要力量。
她的智慧與勇氣,也正是無數在抗日戰爭中默默奉獻的人民英雄的縮影。
她們可能不像那些英勇的戰士們那樣在前線浴血奮戰,但她們同樣為國家、為民族的未來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努力。
![]()
今天,常大娘的名字早已被銘記在歷史中,她的精神依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她的精神也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激勵著我們繼續前行,永不放棄。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為提高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文中部分觀點僅為個人看法,請理性閱讀!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