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她是長沙國的貴婦;兩千多年后,她成了震驚世界的“奇跡女尸”。沒錯,說的就是辛追夫人。
她的棺槨打開那一刻,考古隊員全都愣住——皮膚還彈性十足,血管都清晰可見。
她生前富得離譜,出土后尸身被解剖研究,最貴重的陪葬品卻神秘消失。為什么她的尸體能保存得這么完好?那件“最貴重陪葬品”又是什么呢?
![]()
丞相夫人的奢華人生
公元前186年,辛追離世的時候剛滿50歲。
她的丈夫利蒼是西漢長沙國的丞相,因為打仗立了功被封了侯。有這樣的身份,辛追自然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
她每天吃的東西都很講究。墓里出土的竹簡記錄了她生前的飲食清單,光是肉類就有牛肉、羊肉、豬肉、狗肉、鹿肉、兔肉、雞肉好幾種。
蔬菜水果更是應有盡有,冬瓜、黃瓜、芥菜、藕、梨子、梅子、楊梅。考古人員在她的胃里還發現了138顆半甜瓜籽,說明她臨終前不久剛吃過香瓜。
![]()
她用的東西都是當時最好的。光是化妝品就有好幾種,涂臉的、描眉的、抹手的,樣樣齊全。
梳頭用的篦子、刷子,照鏡子用的銅鏡,裝東西用的小盒子,全是精工細作的漆器。
她的衣服更是多得數不清,絹、紗、羅、錦各種面料,顏色也是五花八門。
辛追的身體狀況其實不太好。解剖發現她患有多種疾病:膽結石、冠心病、動脈硬化、骨質增生。她的脊椎和膝關節都有問題,走路估計都費勁。
這些病跟她長期吃得太好、運動太少有很大關系。她右臂上還有一處骨折的痕跡,應該是生前摔倒過。
![]()
醫學專家推測,她是因為吃了大量甜瓜,導致膽結石發作,引發了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的。
這么一看,這位貴婦人的死法還挺意外。吃個水果就沒命了,古代的醫療條件確實沒法跟現代比。
漢代的貴族都流行厚葬。辛追的墓修得相當豪華,有四層棺槨套在一起。最里面那層黑漆棺上畫著各種神仙怪獸,外面三層都是朱紅色的。
她的尸體被20層絲綢衣物層層包裹,整個棺材就像個密封罐頭。這種厚葬風氣導致漢朝的墓幾乎都被盜了,史書上說"十室九空",一點不夸張。
![]()
一座未被盜掘的千年古墓
1971年底,長沙市東郊五里牌的馬王堆附近,366醫院準備建設地下醫院。工人們挖著挖著,發現地下有個大土包。
當地人一直傳說這個土包是"馬王堆",有人說是五代時期楚王馬殷家的墓,也有人說是明朝吉王的墓。
1972年初,工地上出現了奇怪的現象。打鉆的時候,地下突然冒出一股磷火,把工人們嚇了一跳。
鉆桿拔出來后,帶上來一些紅色的液體和白色的泥土,聞起來有股怪味。這個情況很快引起了重視。
![]()
湖南省博物館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專家趕到現場。他們判斷這下面肯定有座古墓,而且保存狀況很特別。1972年4月,正式開始發掘一號墓。
墓坑挖得很深,足有16米。墓室上面覆蓋著厚厚的白膏泥,這種泥巴細膩黏稠,把整個墓室封得嚴嚴實實。
白膏泥下面是木炭,足有半米厚。這兩層東西形成了密封層,把外面的空氣和水分完全隔絕了。
5月21日,棺槨打開了。里面泡著一具完整的女尸,浸在紅褐色的液體里。這液體后來化驗出來,含有朱砂和多種中草藥成分。
![]()
女尸的皮膚還有彈性,按下去會反彈。關節能活動,手指和腳趾都能彎曲。頭發還在,眉毛也還能看清楚。
這個發現立刻震動了全國。一具兩千多年前的尸體,竟然保存得跟剛死沒多久一樣。
專家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全世界的考古史上,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完好的古代尸體。
但這時候還不知道墓主人是誰。繼續發掘二號墓和三號墓,出土了印章和竹簡文書。
![]()
印章上刻著"利蒼""長沙丞相""轪侯之印"等字樣。竹簡上記載著墓主人的名字和生平。
綜合這些信息,專家們確認了:一號墓的女尸是辛追,二號墓是她丈夫利蒼,三號墓是他們的兒子。
辛追墓沒有被盜過,這是最難得的。漢代墓葬十有八九都被盜墓賊光顧過,能完整保存下來的實在太少了。
馬王堆一號墓埋得深,封得嚴,外面又看不出什么特別的痕跡,盜墓賊可能覺得這里沒什么油水,就放過了。
![]()
周總理下令:必須解剖研究
辛追的尸體出土后,怎么處理成了難題。
有人主張保存起來不要動,有人覺得應該解剖研究。這么珍貴的標本,全世界獨一份,到底該怎么辦?
周恩來總理得知這個消息后,專門作了批示。
他說:這具古尸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應該組織專家進行解剖研究,同時要做好保護工作。有了總理的指示,工作組立刻成立了。
1972年夏天,解剖工作正式開始。湖南醫學院牽頭,組織了一個包括病理學、解剖學、微生物學等多個學科的專家團隊。
![]()
解剖在湖南省博物館進行,條件很簡陋,沒有專門的實驗室,就在庫房里臨時搭了個臺子。
解剖發現,辛追的內臟器官都還在,而且保存完好。心臟、肺、肝、胃、腸子,樣樣齊全。
這在考古史上簡直是奇跡。專家們小心翼翼地取出各個器官,逐一檢查、拍照、化驗。
她的血管里還能看到血液凝塊。骨髓腔里還有骨髓。大腦雖然已經萎縮,但腦膜還在。這些發現讓醫學專家們興奮不已。
要知道,平時他們研究的古代遺骸,能看到一點骨骼就不錯了,像這樣軟組織都保存下來的,從來沒見過。
![]()
通過解剖,專家們弄清了辛追的死因。
她患有嚴重的膽結石,膽囊里有138顆結石,最大的一顆有蠶豆那么大。她的冠狀動脈有粥樣硬化,血管堵得很厲害。
加上她的食道、胃里還有138顆半甜瓜籽,說明她死前剛吃了不少甜瓜。
甜瓜刺激膽囊收縮,膽結石堵住了膽管,引發了劇烈疼痛。這種疼痛導致心臟負荷加重,最終誘發了心肌梗塞。
辛追身高154厘米,體重34.3公斤。從骨骼發育情況看,她死的時候大概50歲左右。
可能是當時的米面加工技術不行,再有錢也吃不到特別精細的糧食。她的牙齒磨損得很厲害,說明她吃過不少粗糙的食物,這跟她貴族身份倒是有點矛盾。
![]()
尸體為什么能保存這么好?專家們研究了很久。
首先是密封做得好,白膏泥和木炭把墓室封得嚴嚴實實,基本上是個真空環境。
二是棺液起了防腐作用,里面的朱砂和中藥都有殺菌消毒的效果。
三是尸體本身含有大量重金屬元素,汞、鉛、錫的含量都超標,這些東西也能抑制細菌生長。四是埋得深,地下溫度穩定,不受地面氣候變化影響。
解剖結束后,專家們用福爾馬林把辛追的尸體泡了起來,放在特制的玻璃棺里保存。
現在她靜靜地躺在湖南省博物館的展廳里,每年都有數百萬游客來看這位兩千年前的貴婦人。
![]()
那件最珍貴的陪葬品去哪了
辛追墓里出土的陪葬品,數量多得嚇人,一共有上千件。
光是漆器就有184件,絲織品有上百件,竹簡、木俑、樂器、兵器、食物、藥材,應有盡有。這些東西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好,很多都是國寶級的文物。
最讓人驚艷的是那件“素紗單衣”。這件衣服薄得像蟬翼,輕得像云霧,整件衣服連袖子帶下擺,長128厘米,重量只有49克。
放在手上幾乎感覺不到重量,對著光看幾乎透明。
這種織造技術在今天都很難復制,更別說兩千多年前了。素紗單衣現在是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就放在湖南省博物館的展廳里。
![]()
漆器也很精美。有個叫"雙層九子奩"的化妝盒,分上下兩層,每層都有小格子,可以放不同的化妝品。
盒子外面畫著精致的花紋,漆面光亮如新。還有一套耳杯,上面寫著"君幸食"三個字,意思是"請您用餐"。
這套杯子做工精細,杯口薄得像紙,拿在手里輕飄飄的。
食物也保存了不少。陶器罐子里裝著糧食、肉類、水果。有些肉類還能看出是什么部位,雞腿、鴨腿、豬肋排,看起來就像剛從廚房拿出來的。
![]()
水果里有梅子、梨子、楊梅,雖然顏色變黑了,但形狀還能看出來。這些食物為研究漢代的飲食文化提供了實物證據。
醫書也很重要。墓里出土了好幾卷帛書,上面記載著各種疾病的治療方法,包括內科、外科、婦科、五官科等。
還有一些養生方面的內容,講怎么鍛煉身體、怎么調理飲食。這些醫書的內容比《黃帝內經》還要早,對研究中醫發展史有重要價值。
那么,說的"最貴重陪葬品已被盜",到底是哪件東西呢?
其實這里有個誤區。馬王堆一號墓是完整的,沒有被盜過。墓里的東西都在,沒有丟失。
![]()
說"最貴重陪葬品已被盜",可能是指別的墓葬,或者是傳說中應該有但實際上沒找到的東西。
還有一種說法是關于二號墓的。
二號墓是利蒼的墓,比一號墓早發掘一點。二號墓在歷史上被盜過,墓頂有盜洞,很多東西都被盜墓賊拿走了。
專家們只在墓底找到一些殘破的漆器和少量竹簡。二號墓里原本應該有更多珍貴的陪葬品,但都讓盜墓賊搬空了。
從這個角度說,"最貴重陪葬品已被盜"指的可能是利蒼墓里的東西。
![]()
三號墓是辛追兒子的墓,也沒有被盜過。
墓里出土了大量帛書、竹簡,記載著天文、歷法、軍事、醫學等方面的內容。這些文獻的學術價值極高,對研究漢代的科技文化水平意義重大。
馬王堆漢墓群總共發掘了三座墓,出土文物超過3000件。這些文物現在大部分收藏在湖南省博物館,一小部分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辛追墓葬出土的絲織品、漆器、醫書、飾物,每一樣都讓現代人驚嘆。
生前她享盡榮華富貴,死后她的身體被解剖研究,為醫學和考古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信息來源:
1. 《馬王堆漢墓發掘報告》,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1973年
2. 《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古尸研究》,湖南醫學院主編,文物出版社,1980年
3. 湖南省博物館官方資料,馬王堆漢墓陳列展覽說明
4. 《馬王堆漢墓帛書》,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編,文物出版社,1985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