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的黑龍江省綏化市,聯合收割機在2780萬畝良田中往復馳騁,車斗里的糧食堆成了金色山丘,打包好的秸稈整齊地被碼放在地上。
“今年補貼了近3萬元,加上水稻最低收購價穩中有升,算下來純利潤比去年多了好幾萬元。咱這糧食越種越有底氣。”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種糧大戶張立軍的450畝水稻已完成收割,手機還收到了農機購置補貼到賬的信息。
近年來,綏化市通過統籌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加快實現農業物質裝備現代化、科技現代化、經營管理現代化、農業信息化、資源利用可持續化。“作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綏化始終把糧食安全戰略擺在首位,今年糧食作物種植計劃提前15天完成。”綏化市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寶峰說。
以務實政策持續提高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近幾年,綏化市實施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推廣大壟雙行、一噴多促、水肥一體化等模式,推進糧食生產基地建設,高標準打造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明顯。
在慶安縣久勝鎮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防滲渠與智能噴灌系統構筑起現代水利網絡。當地派出5支單產提升服務隊每月定期下鄉,從選種、植保到水肥管理,為農戶提供全流程技術指導。目前,這種“專家聯基地、基地帶農戶”的服務模式已在綏化市130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推廣。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直接打至銀行卡,農機購置補貼能省三成,還有生產者補貼托底,算下來每畝地成本能降200多元。”肇東市昌五鎮種植大戶劉剛的賬本記滿了2025年惠農政策紅利。今年中央財政出臺的強農惠農政策在綏化全面落地,從種到收為農戶提供全鏈條支持。
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讓種植戶享受到滿滿的政策紅利。今年備春耕期間,綏化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截至2月末投放春耕備耕貸款130.15億元,同比增長7.32%,支持涉農主體8.1萬戶。針對不同作物的補貼政策更精準,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讓肇東、青岡等主產區農戶受益,“一噴多促”補助為大豆種植戶減負。
為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綏化市推進智慧農業建設,打造農業大數據平臺,以數字技術賦能糧食增產。目前,當地10個縣市區全部被確定為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2024年,綏化市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8.92%,比2020年提高1.6個百分點。據統計,2025年綏化市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已發放超2億元,帶動農戶投入6億元升級裝備,大壟密植面積從去年的143萬畝躍升至584萬畝,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超24萬畝。
“十四五”期間,綏化共選育推廣優良農作物新品種502個,獲得植物新品種權50余項、發明專利20余項,常規粳稻、大豆育種處于黑龍江省領先水平。
10月中下旬,肇東市象嶼金谷糧食收儲庫,運糧車排起長隊。“最低收購價托底,市場價又高于托市價,賣糧比往年省心多了。”農戶李建國剛辦完手續,糧款就直接打入銀行卡。今年,中央儲備糧綏棱直屬庫建倉三期項目啟動,同步配套科技儲糧與智能化設施,以技術升級護航糧食安全。
受益于政策紅利,綏化市43家規上玉米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達1098萬噸,穩居全國地級市首位。2025年,綏化玉米生物發酵產業已形成9條產業鏈、50余種產品矩陣,從初級淀粉到高端保健品的全鏈條開發。
好政策持續推動黑土糧倉更大更強。以黑龍江省級“黑土優品”品牌為依托,綏化市突出“寒地黑土”區域品牌打造,“十四五”期間實現品牌價值1002.35億元。(經濟日報記者 蘇大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