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看!我的齒輪跟鏈條終于不卡殼了,你們小心點,別碰碎啦!”近日,華漕學校博雅樓剛剛開放的“科技長廊”里,三年級5班的禹皓森和同學們盯著成功轉動齒輪組裝面板興奮不已。自9月開放以來,“科技長廊”迎來一批批像禹皓森一樣的“小玩家”,他們在玩樂、手工體驗中了解抽象的力學、電學、光學等知識,感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
![]()
“科技長廊”約30米,藍白配色的空間按照自然科學、機械傳動、智能科技、力學體驗區四大主題有序分布著18個精心設計的互動裝置。
![]()
![]()
自然科學板塊有拍拍墻,人體導電互動設備、光的實驗互動設備、釘板一筆畫互動設備。“拍拍墻”總是圍滿學生,作為反應速度訓練器,一旦開始游戲,16個按鈕就會隨機亮起,學生們組隊拍打亮起的燈盤,鍛煉應變力。而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也解鎖了隱藏玩法,他們將雙手放在指定區域,通過人體電流連通電路,墻上的LED燈瞬間亮起,讓抽象的電路知識變得生動有趣。
![]()
“機械傳動”中的齒輪創客工坊是“動手小達人”的專屬樂園,不僅能拼接各種齒輪模型,還能在機械動力實驗室,了解齒輪傳動原理的相關知識,感受能量在機械動力模型中的轉化。
![]()
![]()
![]()
智能科技更是圈粉無數。墻壁上懸掛的小匣子涵蓋全息投影、AI人眼互動、隔空鋼琴、智能家居小助手、智能地圖等近10項體驗。其中“AI人眼互動”設備能捕捉面部表情,實時生成趣味動畫;“隔空鋼琴”不用觸碰琴鍵,就能借助傳感技術發出旋律,智能家居小助手、智能地圖、康威生命游戲等讓學生真切感受科技如何改變生活。
![]()
![]()
“走廊不是簡單的游樂區,而是課堂的延伸。”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科技長廊”全天向全校師生開放,除了動手體驗,三位智能“虛擬教師”也常駐于此,隨時為同學們答疑解惑,讓科學探索不受課堂時間限制。學校還組織學生組團體驗“科技長廊”項目,并按年級設計了差異化體驗目標,為低年級學生帶去科學普及與興趣啟蒙,讓高年級學生在學科基礎上,嘗試跨學科項目。
![]()
“科技長廊”的誕生,離不開學校十年如一日的科技教育積淀。早在2015年,華漕學校就開設了以樂高EV3和樂高Wedo2.0為基礎的智能機器人編程社團課程,后來逐步在全校開展常規體驗課程,如今已實現機器人編程教育全校普及。不僅如此,學校還根據學生成長需求開設提升課程,在小學、初中分別成立校隊,為有興趣的學生提供系統化學習指導,幫助他們參加青少年人工智能奧林匹克挑戰賽等賽事。
![]()
暑假期間,華漕學校聚焦學生科技素養培育與高質量人才培養目標,把機器人編程、頭腦OM教室“開窗破墻”打造成“科技長廊”這一開放性科技學習場館。“長廊打破傳統課堂邊界,以沉浸式、互動性的空間設計,整合前沿科技展示、基礎科學實驗體驗等多元功能,為學生搭建起近距離接觸科技、探索科學奧秘的全新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硬件設施完善的基礎上,學校將圍繞科技長廊系統開發一系列跨學科、項目化的科技課程,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培養其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并根據學生的反饋,更新走廊互動設備,打造科技興趣班、社團等,將科學思維培養融入日常教學,助力學生在科技探索中成長。

供稿:淺晚月
編輯:張瑾欣(實習)
初審:陳怡婷
復審:林心怡
終審:劉墾博
轉載請注明來自今日閔行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