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南航湖北分公司一名38歲航空安全員在3000米體能考核中突發疾病,經12分鐘現場急救、醫院全力搶救后,于次日不幸離世。事件引發公眾對體能考核合理性、企業健康管理責任的熱議。本文結合法律規定拆解工傷認定關鍵,梳理網友核心質疑,探討企業安全保障與員工權益的平衡問題。
一、悲劇始末:一場“必須參加”的考核奪走生命
事情要從10月30日的一場考核說起。當天上午9點08分,南航湖北分公司的一名男性航空安全員正在參加年度DT(日常訓練簽注)考核的3000米跑步項目,跑著跑著突然慢下來,隨即倒地不起。
現場同事慌忙圍攏,航醫立刻展開急救并撥打120,但從員工倒地到機場急救中心人員抵達,已經過去了12分鐘。9點40分,這名員工被送往武漢市中心醫院ICU搶救,可生命體征始終微弱,最終在10月31日上午10點左右搶救無效離世。
11月2日,南航湖北分公司發布通報,確認了這起悲劇,稱已成立專項工作組協助處理后事。但通報未回應公眾最關心的考核標準、急救配置等問題,這讓輿論質疑聲越來越大。
![]()
二、法律拆解:這起猝死能認定為工傷嗎?
38歲的生命戛然而止,家屬最關心的莫過于責任認定與賠償問題。結合《工傷保險條例》和類似案例,這起事件的法律定性有明確依據。
(一)“視同工傷”的條件已基本滿足
根據法律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 。這一認定有兩個核心關鍵點:
1. 屬于工作范疇:航空安全員的體能考核是年度強制要求,與職業資格直接掛鉤,屬于“工作的延伸”。司法實踐中,這種用人單位組織的、與工作能力相關的考核,都會被視為工作場景的一部分。
2. 符合時間要求:員工10月30日上午發病,10月31日上午離世,搶救時間未超過48小時,完全符合“48小時生死線”的法律規定。即便員工可能有基礎疾病,也不影響工傷認定——法院判定時只看是否符合工作時間、崗位和48小時內死亡這三個條件,不糾結于自身健康狀況。
(二)企業或需承擔額外責任
退一步講,即便工傷認定出現爭議,企業也可能因管理疏漏承擔侵權責任。參考南通中院的類似判決,若企業存在違法用工、未盡到健康注意義務等情況,即便不構成工傷,也需賠償損失 。
目前看,南航至少存在兩處明顯疏漏:一是年度體檢未包含心血管專項篩查,未排查心源性疾病這一運動猝死的主要誘因;二是考核現場未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器(AED),錯失了心臟驟停后的“黃金5分鐘”救援時機。這些疏忽都可能成為認定企業過錯的關鍵依據。
三、網友怒了:三大質疑直指管理漏洞
事件曝光后,網友的討論集中在三個核心問題上,每一個都戳中了職場人的痛點。
(一)“一刀切”的考核標準合理嗎?
3000米跑需在12分30秒內完成,這一標準被吐槽為“中年員工的體能枷鎖”。有從業10年的安全員透露,這個成績對20多歲的年輕人都不輕松,更別提38歲、經常通宵執飛、作息紊亂的中年員工。
網友@飛行的貓 直言:“機艙應急要的是爆發力和反應速度,不是長跑耐力,這標準跟崗位需求根本脫節。”更有人質疑:“為了達標,員工只能考前突擊訓練,反而更容易出問題。”
(二)健康管理是不是“走過場”?
醫學專家明確表示,30歲以上人群運動猝死70%與心源性疾病相關,賽前專項篩查至關重要。但多名南航員工爆料,年度體檢只查血壓、血糖等常規項目,根本不評估是否適合高強度運動。
“企業只要求員工達標,卻不保障健康安全?”網友@職場打工人 的質問引發共鳴,“如果賽前做了深度篩查,說不定能發現隱患,避免悲劇。”
(三)應急保障為何“掉鏈子”?
從員工倒地到專業急救人員到場用了12分鐘,這個時長被急救專家批評“太長了”。對比川航曾用AED成功施救乘客的案例,南航作為航空企業,考核現場竟未配備AED,被網友指責“太不專業”。
網友@急救科普人 解釋:“心臟驟停超過5分鐘,大腦會不可逆損傷,光靠航醫人工心肺復蘇,效果會隨體力消耗下降。AED是救命設備,不該在考核現場缺席。”
結論:別讓“考核”變成“考命”
38歲安全員的離世,給所有企業敲響了警鐘:職場考核是為了保障工作質量,不是要拿員工的生命冒險。
目前,南航的專項工作組仍在處理后事,但公眾需要的不僅是對家屬的經濟補償,更需要一份公開透明的調查結果:體能標準是否會優化?健康篩查是否會完善?急救設備是否會配齊?
這件事也給所有打工人提了醒:遇到強制體能考核,若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說;萬一發生意外,記住“工作時間、崗位+48小時內死亡”這兩個工傷認定關鍵,及時申請維權。
最后想問一句:你身邊有“一刀切”的職場考核嗎?企業的健康保障做到位了嗎?歡迎在評論區聊聊你的經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