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校園,沒有圍墻!我們的課堂,在藍天下!”這并非孩童天真的幻想,而是在北京市豐臺區正生動上演的教育現實。11月1日,第三屆宛平教育論壇舉辦。論壇上,“樂學公園”發布課程建設指南,標志著該項目邁入課程標準化、體系化實施的新階段。
據介紹,今年3月,隨著《豐臺區創建樂學公園三年行動計劃》發布,全區116座公園系統化變身“立體教科書”,構建起“樂學園地、樂學公園、精品基地”三級網絡。首批33所試點學校與公園結對。目前,全區已開發超130門跨學科課程,開展超300場實踐活動,參與學生逾5萬人次,這也標志著“樂學公園”邁入了課程標準化、體系化實施的新階段。
活動現場同步發布了《豐臺區樂學公園課程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確立了以“五育融合”為基底、以“核心素養”為統領的課程框架,并創新推出“3+X”課程體系。該體系由“濕地生態”“城市農耕”“古建密碼”三大基礎模塊與若干自選項目構成,精準對標生態、勞動及人文科技素養的培養。
豐臺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曲兆軍表示,面向未來,豐臺區將緊抓“新域新質教育”機遇,沿三大路徑系統推進:讓教育更智慧,通過構建智能化平臺與數據驅動,實現個性化教學支持;讓城市更美好,持續深化“樂學公園”并推動“公園+”模式向更廣領域延伸;讓人生更出彩,以課程專業化、運營可持續化、平臺智能化、品牌國際化為抓手,將豐臺建設成為“學習型城市”標桿,推動“樂學公園”從區域實踐邁向具有國際視野的教育品牌。“我們堅信,‘樂學公園’將身邊的綠水青山,真正轉化為孩子們面向未來的成長力——這,就是我們城市與教育真正的‘金山銀山’。”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武文娟
編輯/周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