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展圣潔)自11月1日起,北京市已正式進入年度森林防火期。今年,北京市要開展森林防火“清患護源”專項行動,這項活動具體內容有哪些?
在今天(11月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2025-2026年冬季防滅火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靳玉光在回答新京報記者提問時介紹,首先是開展“百站千山”宣傳行動。通過森防隊伍與屬地鎮、村共建的方式,在全市14個有林區分層分類設立100個森林防滅火宣傳站,強化對林區及周邊群眾的防火宣傳。
其中,在近10年發生過火情的山區村鎮設30個固定站,強化警示教育;在生態旅游區、景區入口等人員密集地設40個流動站,通過組織裝備展示、有獎問答,普及防火知識;在林區檢查站、值班室等日常點位設30個兼容站,開展掃碼登記、火種收繳等。
其次是開展實地核查走訪行動。市森防總隊將會同國家消防救援局機動支隊組建14個核查小組,分赴14個有林區開展“四查”:一查防火基礎設施,核查隔離帶、蓄水池等是否完好可用;二查隱患整改,重點跟進林緣村莊、散墳、景區等五類隱患整改,未整改的要落實管控措施;三查檢查站效能,確保進山掃碼、火種收繳等流程規范;四查護林員履職,檢驗其對責任區域、火情處置流程的掌握情況。
此外,還將開展靠前駐防巡護行動。高火險期,市森防總隊將進駐門頭溝、懷柔、密云、房山等防火重點區,靠前臨戰備勤、常態巡查巡護。一是加強林區邊緣、墓地周邊等關鍵區域的駐點值守。二是指導駐防鎮、村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同時分組包片開展入戶宣傳。三是督促并聯合屬地力量利用消防水車、高壓細水霧等裝備,對景區周邊道路、摩旅打卡地等重點區域進行濕化作業,及時清理林區重點道路兩側、輸配電設施以及墓地周邊等高風險部位的可燃物,建立“巡護-發現-清理”機制,減少火災發生風險。
最后,開展實戰能力提升行動。依托“野外化、實戰化”大練兵行動,從市森防總隊抽組6名教學骨干、組建30人的示范班,開展送教進基層活動,挑選11個區開展一線指揮員培訓,提升區、鄉鎮森防隊伍科學組訓能力。
組織市、區兩級森防隊伍開展野外聯演聯訓,強化6個平原區隊伍的實戰增援能力,提升8個重點有林區隊伍與市級隊伍的協同作戰能力;同時對區級、重點有林鄉鎮隊伍進行實兵拉動檢驗,進行幫帶提升,夯實應急處置基礎。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張彥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