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當中,最熱的是三伏天,最冷的是三九天,而民間一直也有,“數伏”和“數九”的一個說法,伏就是三伏天,九,這是“數九寒天”,相比較三伏而言,數九要更為的復雜一些,而且日子也更長,一般三伏只有三十天或者是四十天,而“數九”則總共是八十一天。如何“數九”?才更加的合理呢?
![]()
相信不少的朋友,就會直接說“冬至日數九”,意思就是從冬至日開始,就是數九的開始,而且現在很多的日歷上,也都是寫著冬至日是一九的開始,其實在筆者看來,這種說法不太正確,甚至有些偏頗。
在古代,制作節日的時候,一般都講究對稱性,比如說二月二,七月七,九月九,此外,還有上元節,下元節,小端午,大端午等,而關于天氣方面,一直就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到了“數九”,筆者則是更傾向“冬至逢壬數九”。
![]()
庚日數頭伏,這其中是蘊含五行說法的,夏至時陽氣最盛(屬火),此時庚金(代表涼氣)初生,需經過三個庚日(約30天)的積累,才能形成足夠的涼氣壓制暑熱,達到“伏藏”狀態。既然三伏天,是基于五行說法,那么數九天,自然也是如此,壬在五行當中屬水,水旺則寒氣盛,而這便是寒冷的開始。也剛好就是數九的開始。
今年“數九”天不一般,10年一遇,有4大特點早知道,早做準備!那么這個指的是什么呢?
今年的數九不一般在于時間上,冬至的時間是冬月的初二,而這天剛好就是甲子日,如果是從這天數九的話,就是12月21日開始,但是我們前面已經提到過了,冬至逢壬數九,會更加貼合氣候的一個變化,所以從冬至甲子日開始,我們往后找到壬日,時間是12月29日,干支歷的壬申日。
![]()
這就形成了一個巧合,那就是冬至數九,和冬至逢壬數九,剛好是相差九天,說實在話這個還是比較少見的,說其10年一遇,一點也不夸張,這樣數九起來,我們也更加的方便好記。
今年“數九寒天”有4大特點,分別是什么?
第一個特點:今年是壬申日開始數九
冬至逢壬開始數九,這個壬就是壬日,但是干支歷當中,壬日有六個,分別是壬子、壬辰、壬戌、壬寅、壬午和壬申。根據“實”與“虛”分類,壬子、壬辰、壬申被歸為實,而壬午、壬寅、壬戌則被視為虛。今年恰巧就是壬申日,也就是壬水特別寒的日子,也就說,今年的數九寒天,會實實在在特別的寒冷。
![]()
第二個特點:今年是出九遇春分
冬至日逢壬開始數九,而一直數到八十一天,則是來到了公歷的3月20日,這個時候也是2026年的二月初二,剛好是遇到了春分,按照數九的說法,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而春分,恰巧就是耕牛遍地走的一個時間,這個也和數九高度吻合。
![]()
第三個特點:今年數九結束遇到龍抬頭
農歷當中二月初二,為龍抬頭節,而數九的結束,剛好是碰巧遇到的了龍抬頭,這個也是比較巧的,而龍抬頭,它可以預兆著后續的天氣情況,在民間說法講究也比較多,對應著出九,也提醒我們,出九之后天氣的一個情況。
![]()
第四個特點:數九結束是紅馬年
今年是乙巳蛇年,明年則是丙午馬年,也就是說我們經過漫長的數九之后,就會進入到紅馬年,那么紅馬年,人們更多的是想到馬到成功,一馬當先等吉利的詞語,所以數九結束,也就代表著新的一個開始,也意味著明年是一個很不錯的年份。
![]()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開始慢慢變冷,數九寒天,也不再遙遠,那么在遇到這樣的日子的時候,你是更傾向冬至數九,還是冬至逢壬數九呢?遇到這天的特殊數九寒天,一定記得早做準備,比如備好保暖衣物,同時補充足夠的能量,同時還要做好計劃,在新的開始,開啟自己新的征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