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軍地面作戰形式正在快速迭代,陸軍兩棲部隊搶灘登陸開始使用機器狼參與進攻了。根據央視國防軍事頻道近日對南部戰區陸軍某部“黃草嶺英雄連”的報道,該部作為陸軍兩棲機械化步兵,在參與兩棲登陸作戰演練時,一改以往兩棲突擊車沖灘后、釋放下車步兵參與進攻的傳統戰術,而是大量使用某型“機器狼”參與灘頭進攻,展現出無人化作戰裝備強大的作戰能力。
![]()
從視頻中呈現出的畫面來看,“黃草嶺英雄連”在登陸作戰演練中,基本的作戰戰術已經變成了這樣——ZTD-05式兩棲突擊車和ZBD-05式兩棲步兵戰車近岸編波,準備對灘頭發起突擊開始。
其作戰樣式和傳統的登陸作戰戰術沒有什么區別,一樣是兩棲突擊車和兩棲步兵戰車沖灘,泛水上陸。但是到達灘頭陣地、兩棲突擊車停車打開尾部艙門后,下車的不僅僅是裝甲步兵,還有無人機、無人作戰平臺操作手等。
![]()
隨后由裝甲步兵,無人作戰裝備等聯合對“敵”岸灘防御工事展開突擊,同時,先期使用突擊直升機機降到敵之縱深的空突步兵,也在“機器狼”平臺的掩護下,在淺近縱深扼制敵之主要通路,準備打敵增援。
展示的無人裝備
在登陸戰斗中,以視頻中展現出的情況看,“黃草嶺英雄連”使用了起碼三種不同類型的無人作戰裝備:
![]()
其一是配備在ZBD-05式兩棲步兵戰車上、利用簡易平臺放飛、使用光纖線導遙控的大型多旋翼無人機。這種大型多旋翼無人機外形類似于工業、農業用無人機,滯空能力較好,搭載的云臺觀測能力好,使用線導控制不容易被干擾。同時理論上來說,還可以攜帶自動投彈裝置,可以投放從無柄手榴彈到60毫米迫擊炮彈在內的多種改裝彈藥,對灘頭陣地內、無掩護或者僅有就便器材掩護遮蔽的敵人實施垂直投彈打擊。
![]()
其二是配備給無人機操作手的某穿越機,這是典型的FPV自殺式無人機裝置。但是從視頻中看,應該還是某款商業規格的無人穿越機。這種穿越機飛行速度比較快,使用輕武器難以攔截,攜帶炸藥同樣可以對無掩護、或者僅有輕型防護的單兵或輕型作戰車輛帶來巨大威脅。但是以視頻畫面體現出的情況,很難判斷這種小型穿越機是否具備攜帶重型破甲彈、縱火燃燒彈等特殊彈種,對灘頭陣地的強固工事或者重裝甲車輛實施威脅的能力。
![]()
但不管怎么說,“黃草嶺英雄連”登陸作戰演練中出現的這一大一小兩種無人機——旋翼式無人機負責戰場偵察、垂直投彈;高速穿越機負責直接打擊、快速突破。兩種無人機在俄烏沖突的戰場上都有實戰運用,且實戰運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在我們也開始將這些經驗用于我們自己的陸軍地面戰,在未來的搶灘登陸戰斗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
當然了,飛在天上的無人機,其實已經是咱們司空見慣的東西了,最關鍵的還是地面的無人作戰平臺,“黃草嶺英雄連”使用了某種四足式無人作戰平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機器狼”。該型“機器狼”曾經在2024年的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在地面作戰裝備的展臺上展出過。
![]()
機器狼使用液壓機械臂和仿生學設計,可以以四足運動的方式在復雜地形上機動,越過鹿砦、阻絕墻和水溝,其頭部安裝有全景式攝像頭可以實時監控戰場態勢。同時還具備一定的AI機器學習、自動識別能力,既可以采用人在回路控制的方式,遙控機器狼機動,還可以完全由機器狼實施自主機動,自主突破進攻路線上的障礙,直接到達目標區域。

據稱該型“機器狼”采用某高容量電池作為動力源,其最大速度可以達到20多千米/時,在以近似于人類速度運動時,可以連續工作兩個多小時,步行距離可以達到10千米左右。這兩個數據都是有些意思的,兩個小時,基本上相當于一場戰斗的持續時間,而10千米的步行距離,又基本相當于從兩棲部隊搶灘登陸到搶占淺近縱深的突擊距離。
從視頻畫面展示的情況,“機器狼”作為一個通用化的無人作戰平臺,似乎出現了好幾種戰術構型:
![]()
其一是戰場態勢感知構型,講究突破速度,只安裝了簡單的戰場態勢感知模塊,如全景式攝像頭和EO/IR云臺,同時還安裝有數據鏈天線。估計不僅可以直接將拍攝到的戰場畫面顯示在指揮車內連長面前的態勢顯示器上,更可以采用數據直傳的方式將拍攝到的內容傳遞回上級指揮所,為合成營甚至旅一級主官指揮決策提供基本依據。
![]()
其二是步兵突擊構型,這一構型上“機器狼”搭載了一支QBZ-191型突擊步槍,采用倒置式的安裝布局。但是不清楚如何進行瞄準,可能使用“機器狼”自主決策自動瞄準系統,也可能采用“人在回路”瞄準模型。這也是在中國航展上展出過的構型,算是“機器狼”的一個基本的戰斗構型。
![]()
其三是運輸構型,視頻中出現了“機器狼”使用背部平臺搭載標準化的武器儲運箱,打開武器儲運箱之后,裝甲步兵從里面取出單兵攻堅火箭筒,5.8毫米步槍彈匣等裝備的鏡頭,昭示著“機器狼”還可以擔負著為裝甲步兵運輸備用武器,運輸彈藥物資的功能。
![]()
其四是爆破構型,雖然在視頻畫面中沒有展現出來,但是“黃草嶺英雄連”的連長在戰斗中,卻發出過使用“機器狼”爆破通路的戰斗口令。證實“機器狼”應該有一個安裝有爆破裝置,可以自動前出、承擔爆破手職能的爆破構型,但是不清楚外形如何。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黃草嶺英雄連”在戰斗中使用了無人機、機器狼這種新型戰斗裝備,但使用這兩種裝備的對灘頭陣地的攻堅并不順利。尤其是機器狼在開辟爆破通路的過程中,被“敵”之火力擊毀,最后還是人力爆破手沖上去完成了爆破任務,開辟進攻通路、為部隊后續沖擊打開了突破口。
如何看待機器狼
那么問題來了,機器狼這種新型裝備,難道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使用機器狼參與的進攻,難道沒有人力進攻速度快、效率高?我們后續還要裝備機器狼嗎?
![]()
裝備,肯定是要裝備的,在大伊萬看來,所謂的“機器狼在戰斗中容易被擊毀”之類的判斷,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需要更多的機器狼。同時,其實我們在一些無人作戰平臺的使用上,還有值得改進的地方。
比如“黃草嶺英雄連”的此次演練,依然采用了傳統的兩棲突擊車、兩棲步戰車編波換乘、泛水上陸的戰術,所有的無人作戰裝備除了一些用于偵察灘頭陣地的無人機,其余的都是到達岸灘上后,兩棲突擊車遭敵火力阻滯的情況下釋放出來的。
![]()
根據演練的結果,有好幾輛突擊車在泛水上陸的過程中已經遭到敵灘頭火力毀傷,炮塔被擊中,或者被判定為擊毀退出戰斗。這在現代兩棲登陸作戰中,面對裝備著FGM-148“標槍”和BGM-71“陶-2B”反坦克導彈的假想敵,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思路,第一梯隊上陸不用有人的兩棲登陸部隊,直接上半潛船、無人艇。高速沖灘后直接釋放無人作戰平臺、蜂群式無人機,配合航空兵、遠程火箭炮等,先對預定上陸岸段實施一輪火力壓制和火力毀傷。后續再上兩棲裝步,生存性肯定會大大提高。
![]()
再者比如在地面進攻中,說到底,目前的機器狼還只是裝甲步兵的點綴,給裝甲步兵當個尖兵,或者運輸個裝備什么的,承擔爆破任務時出動的一臺機器狼,很容易就會成為敵方集火的靶子。而機器狼目前尚不具備比較強的防護能力,比如電池組和液壓機械等,一旦遭到命中確實容易失去活動能力。
但是如果我們一次有幾百臺,甚至大幾百臺機器狼,以每小時30千米,40千米的速度高速沖鋒呢?情況是不是就不一樣了?1千米左右的沖擊距離,1分鐘左右就能沖過去了。
![]()
此時,再輔以火力壓制,其殺傷效能和連續突破的能力,都將遠遠好于裝甲步兵突擊,也好于裝甲步兵帶著寥寥幾臺機器狼實施突擊。這些帶著爆破筒,噴吐著火舌的機器狼,每一臺都可以作為自殺式戰斗機器人,會成為敵方防御者的噩夢。
所以——如果你覺得戰斗機器人不好用,那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戰斗機器人,工業化國家自然有工業化國家的戰爭打法,有機器人能解決的問題別上真人,大概就是這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