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酒桌文化沒想到是炸雞配啤酒,男人們挽著胳膊再來個交杯酒。
![]()
英偉達的黃仁勛在一家炸雞店與三星會長李在镕、現代汽車會長鄭義宣聚餐,三個全球頂級富豪在一家普通的炸雞店吃炸雞和啤酒。
看到這一幕股民們紛紛跟投,第二天韓國的一家炸雞公司股票漲瘋了。
![]()
最近英偉達頻繁上熱搜,成為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5萬億美元的公司
![]()
五萬億美元是什么概念?這已經不是“富可敵國”了,這是 “富可敵超級大國”。這么說吧,如果參與全球各國GDP排名,可位居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中國。
而創始人“黃仁勛”的身價也水漲船高,已經位列福布斯富豪榜第八。
![]()
要知道在十年前小米3的發布會上,雷總就和黃仁勛同臺過,為黃仁勛了給自家芯片站臺,老黃可以說給足了面子。
他不僅親自登臺,還努力用中文與觀眾交流,笑著自稱是一名“米粉”。就是希望借助小米當時如日中天的勢頭,打開咱們市場的大門。
這相當于黃仁勛早期落魄帶貨視頻,那個時候黃仁勛的咖位比雷總還是低不少的。
![]()
然而,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如今他的芯片火爆全球,全世界的科技公司都在搶,像囤黃金一樣囤他的貨。從“求人用”到“人人搶”,實現了完美逆襲。
他的經歷似乎告訴所有人,既然出生沒有光環,那就自己發光。
黃仁勛1963年在中國臺灣出生,后來和家人移民到美國。一開始他的生存環境簡直是“地獄難度”,15歲就當過洗碗工,刷過廁所。
幸運的是,他后來進入了一家正規大學,畢業后還加入了AMD當上了芯片設計師。
在30歲的時候決定創業,他和兩個朋友一起,湊了4萬美元,創立了英偉達。這4萬美元里,有他自己的全部積蓄。
英偉達的前兩款產品NV1和NV2都失敗了,差點把公司拖垮。最慘的時候,公司賬面只剩不到100萬美元,最多只能再撐一個季度。為了活下去,他們不得不含著淚裁掉了公司近70%的員工。
![]()
在絕境中,他做了一個改變世界的決定:放棄當時的主流技術,全部押注在一個名為“圖形處理器(GPU)”的新玩意兒上。
這個決定在當時看來非常瘋狂,就像在大家都造馬車的時候,他非要跑去研究火箭。為了說服日本世嘉公司投資,他硬著頭皮吹牛,說6個月就能做出他們想要的芯片。結果,靠這吹牛拿到了救命錢,然后帶著團隊玩命研發,最終真的搞定了。
靠著在游戲顯卡上的成功,英偉達活了下來并迅速壯大。但他的眼光更遠,他堅信GPU的并行計算能力在未來會大有可為。
于是,他早早布局,為人工智能的爆發準備好了“引擎”。當AI浪潮襲來時,全世界才發現,黃仁勛的芯片就是“淘金熱”里唯一靠譜的“鏟子”。
從此,英偉達一飛沖天......
這些年中國市場英偉達可以說是一家獨大,但前些天根據報道,英偉達老板黃仁勛在紐約的一個活動上親口承認:因為美國政府的芯片出口禁令,英偉達已經徹底離開了中國市場:
![]()
如果是幾年前,英偉達的撤出會讓國內企業措手不及,現在我們不僅能對英偉達反壟斷調查,甚至還明里暗里要求大廠跟英偉達脫鉤,說明我們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
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脫鉤,大廠明面上不買,暗地里肯定還會繼續購買。
要求大廠(如阿里、騰訊、字節等)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這是在用實實在在的市場需求來倒逼國產AI芯片的落地和應用。沒有應用場景,再好的芯片也是紙上談兵。
![]()
如果沒有替代品,所有政策都是空中樓閣。目前我們已經有一批能打的國產AI芯片企業:
華為昇騰這是毫無疑問的領頭羊。在算力上已經能夠對標英偉達的主流產品。寒武紀、百度昆侖等,這些品牌也在特定領域和場景中占據了重要位置。
英偉達的強大不僅在于芯片,更在于它花了十幾年建立的CUDA軟件生態。
幾乎所有AI開發者都是在CUDA上學會編程的。這是我們過去最薄弱的環節,但現在正在快速追趕。
![]()
隨著英偉達的退出,短期來看:AI應用的使用成本可能會上升。訓練AI模型的成本會增加。這部分成本最終可能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比如,你使用的視頻網站會員、云存儲、AI繪畫、智能推薦等服務,未來的漲價可能性會增加。
但長期來看巨大的國內市場需求,是培育頂級企業最好的土壤。
沒有英偉達擋路,華為等國產廠商會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這最終會讓整個國家的科技根基更穩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