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仁懷市總投資8億的白酒生產污水處理廠遭工商局強制接管的事,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所耳聞?
![]()
貴州仁懷市那件事還在調查中,甘肅岷縣就也出現了同款案例,巧的是曝光媒體均為大象新聞。
誰也沒想到,這場始于 2018 年蘭州投洽會的招商引資合作,會在五年后演變成 “民企投錢鋪路,政府摘桃接管” 的鬧劇。3.7 億真金白銀砸下去,換來的不是長期經營的保障,而是一紙律師函和被封存的公司大門。
民企老總哭訴:“我們舉報的就是住建局,它會自己處理自己嗎?我們是老百姓啊,胳膊永遠擰不過大腿。”
那事實真是如此嗎?
![]()
2018 年的夏天,張永帶著團隊從外地趕到甘肅岷縣,在蘭州投洽會上簽下了那份讓他至今耿耿于懷的協議。紅章蓋下去的那一刻,岷縣政府承諾給宏源公司的,是從 2018 年到 2048 年整整 30 年的城區獨家供熱特許經營權,覆蓋老城區、西城區等四個片區的所有用戶。
“當時縣領導握著我的手說,岷縣冬天冷到零下二三十度,老百姓盼集中供暖盼了十幾年,讓我們放心投錢,政府肯定兜底。” 張永回憶起當初的場景,語氣里滿是唏噓。
隨后五年,宏源公司真金白銀地砸錢:40 多公里的供熱管網像毛細血管一樣鋪滿全城,20 多座換熱站拔地而起,從設備采購到工人培訓,每一筆開銷都記在厚厚的賬本上。到 2023 年事發前,累計投入已經達到 3.7 億元,岷縣城區 3 萬多戶居民終于告別了燒煤爐取暖的日子,家里的溫度計第一次能穩定在 18℃以上。
那些年里,張永幾乎把家安在了換熱站。有老人反映暖氣不熱,他帶著維修隊爬十幾層樓檢查管道;雪天管網凍裂,他和工人一起在零下二十度的戶外搶修到凌晨。“既然接了這個活,就得對老百姓負責。” 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
![]()
2020 年上半年,張永偶然得知國家有供熱專項債政策,利息低、還款周期長,正好能緩解公司的資金壓力。他趕緊整理材料匯報給縣領導,滿心期待能拿到這筆 “及時雨”。
可等了十幾天,得到的答復卻潑了他一盆冷水:“民營企業不能用專項債。” 張永雖然失望,但也只能另想辦法融資。
沒想到三個月后,岷縣住建局的人突然找上門,提出個 “雙贏方案”:讓宏源公司出個證明,假裝和城投公司成立了聯合公司,這樣就能以國企名義申請專項債。“當時我就問,錢批下來歸誰用?他們支支吾吾說歸城投,那我肯定不同意啊,憑啥我們出名義背債務,好處全歸別人?” 這次談判不歡而散,張永明顯感覺到,政府部門的態度變了。
更讓他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岷縣居然順利拿到了專項債。住建局用 1.3 億建了一臺鍋爐,城投公司緊接著又建了兩臺,還配套了完整的設施。一夜之間,宏源公司的 “獨家經營權” 成了笑話,城區供熱變成了住建局、城投公司和宏源公司 “三足鼎立” 的混亂局面。
“最可氣的是,他們建鍋爐的地方,還是當年政府給我們規劃的備用熱源地。” 張永說,從那以后,公司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不僅要和 “自己人” 搶用戶,之前承諾的配套補貼也遲遲不到位。
![]()
如果說專項債是 “晴天霹靂”,那隨后的虧損就是慢慢割肉的煎熬。張永給記者算了筆賬:2018 年接手時煤炭才 580 元 / 噸,到 2020 年直接飆到 1900 元 / 噸,翻了三倍還多。可供熱價格是政府定死的,一分錢都不能漲。
雪上加霜的是欠費問題。3 萬多用戶里,每年有 1 萬多戶不交暖氣費。“政府有規定,再冷的天也不能給欠費戶停暖,怕凍出事。” 張永無奈地說,有住戶甚至放話 “取暖費憑本事交,你們有本事就停”。
更荒誕的是公司辦公室曹主任拿出的那份 “人情暖” 名單。密密麻麻的表格里,列著近1000 戶的姓名、住址,備注欄里寫著 “某局長打招呼”“某主任親戚”。“這些人常年不交暖氣費,我們要是敢催,第二天就有領導打電話施壓。” 曹主任說,有個法院工作人員甚至直言 “好幾年沒交過費了,誰敢要?”
一邊是飛漲的成本,一邊是收不上來的費用,再加上 “人情債” 的無底洞,宏源公司五年里虧損高達 1.65 億元。張永四處舉債,把自家房產都抵押了,才勉強維持運轉。2022 年底,副縣長找他談,想讓城投公司控股宏源,張永看著回落的煤價,覺得熬出頭了,就拒絕了這個提議。現在回想起來,他才明白那可能是 “最后通牒”。
![]()
2023 年 6 月 13 日,幾個陌生人突然闖進宏源公司,在門口貼了張律師函就走了。張永撿起來一看,差點沒背過氣去 —— 甘肅融通律師事務所受住建局委托,說公司 “負債高、投訴多、激化矛盾”,要解除 30 年的特許經營協議。
“太荒唐了!解除行政協議得有政府正式文件,哪能用律師函打發?” 張永趕緊找了北京的律師咨詢,張建明律師明確告訴他,這種操作程序嚴重違法,律師函頂多算 “私人意見”,根本沒有法律效力。
可法律站不住腳,不影響接管的腳步。7 月 7 日,住建局下發《接管通知書》;12 日,一群人帶著封條闖進公司,把財務賬冊、設備臺賬全拉走封存;27 日,縣政府才補發公告,說 “同意解除協議”,把經營權交給了城投公司旗下企業。
“這就是先搶東西再補手續!” 張永氣得渾身發抖。面對質疑,住建局副局長劉明珠說 “群眾投訴 100 多件”,可張永拿出的數據顯示,3 萬用戶 100 多件投訴,在定西市 23 家供熱企業里排倒數第二,“要是這算不合格,定西就沒合格企業了”。
![]()
從 2023 年 7 月到現在,張永的維權之路走得比蜀道還難。
他給縣政府、人大、政協發了兩次律師函,石沉大海;去省政府信訪,材料被層層轉回到岷縣住建局 —— 而住建局正是他要告的對象。“等于讓小偷審自己的案子,能有結果嗎?”
有次他在住建局門口等局長,被保安攔著說 “領導不在”,轉頭卻看見局長從后門上車走了。“我現在才懂,老百姓胳膊擰不過大腿啊。” 電話里,張永的聲音低了下去。
![]()
更讓他疑惑的是,接管發生在專項債審計前夕。2023 年正好是 2020 年那批專項債開始還本付息的年份,每年要還幾千萬,而審計指出城投公司 “沒自有資金,全靠專項債”。“他們是不是想拿我們的資產填窟窿?” 張永的疑問,至今沒人回答。
事件曝光后,網友炸了鍋。有人罵 “人情暖是特權腐敗”,有人說 “這是把招商引資的牌子往地上踩”,還有人翻出山東博興類似案例,提醒 “今天能搶供熱公司,明天就能搶任何企業”。
甘肅網友表示:“確實是,沒接管之前溫度沒上過20現在24度左右。你說老百姓該信誰,我是岷縣人。”
![]()
岷縣網友:“實地過來問下老百姓就知道了,以前他們燒的能把人凍死,自從走了以后這兩年才熱了。”
岷縣網友:“就是的,作為岷縣人民深有感觸!支持鎮府。”
![]()
如今岷縣的冬天又要來了,城投公司運營的供熱系統已經開始調試,而張永還在為 3.7 億的投資奔波。那份 30 年的協議被他鎖在保險柜里,封皮上的紅章依舊鮮艷,只是再也暖不透一個投資者的心。
就像網友說的:“暖氣不熱可以修,可信任涼了,多少年都暖不回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