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容取材于網絡
今年9月份,荷蘭突然決定對中企出手,以“國家安全”為由,強行接管了安世半導體,不但將聞泰科技股份托管,更是罷免了中國CEO,一時間引起了全球行業的震動。
然而,隨著中方的反制,事態的發展已遠超荷蘭的掌控,如今巴西找上中方要說法,結果被公開處刑的卻是荷蘭。既沒能討好美國,也沒能攥住芯片企業,荷蘭慌了。
![]()
一把冷戰老槍的新用法
荷蘭官方給出的理由聽上去冠冕堂皇:“嚴重治理缺陷”,以及應對歐洲經濟安全面臨的潛在威脅。他們宣稱此舉并非“國有化”,而是為了阻止公司內部可能出現的“有害”決策,字里行間透露出對歐洲研發能力和人力資源被轉移到中國的深深憂慮。
但市場不看廣告,看療效,動用一部為戰爭準備的“非常法”來干預一家正常運營的商業公司,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正常。這部法律的設計初衷是確保物資供應,如今卻被嫁接到了“經濟安全”和“技術主權”的現代焦慮上,成了一把可以隨意伸向私有產權的利器。
![]()
這背后,顯然有更深的地緣政治博弈影子。很多人認為,美國才是那個在幕后推動一切的角色。畢竟,就在不久前,美國不僅將安世的母公司聞泰科技列入了制裁名單,還曾直接向荷蘭施壓,要求更換安世的中國籍CEO。荷蘭的這次行動,與美國對華半導體戰略的節奏,踩得實在太準了。
所以,不管荷蘭方面如何辯解這“不是國有化”,在海外投資者眼中,這種對公司治理和私有產權的強行干預,已經嚴重動搖了荷蘭作為投資樂土的根基。它背離了最基本的市場原則和契約精神,制造出的“不安全感”,遠比它試圖解決的“安全問題”要可怕得多。
![]()
一顆小零件引發的全球大堵車
安世半導體事件,生動地演繹了什么叫“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場風暴的核心,并非什么頂尖的高端芯片,而是一些基礎的“小零件”——分立器件、邏輯器件、二極管。這些東西聽起來不起眼,但在汽車電子領域卻是不可或缺的“螺絲釘”。
安世公司在這些基礎元器件市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交付能力極強。全球汽車制造業在疫情后,本就對這類零部件的供應極度敏感,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停產。而汽車業高度依賴的“準時化生產”模式,更是放大了這種脆弱性,工廠里幾乎沒有多余庫存。
![]()
荷蘭的“接管”與中國的“反制”,就像兩股迎面相撞的力量,在安世這個節點上引爆了一場“完美風暴”。荷蘭法院暫停高管職務,凍結了公司的決策權。而中國相關部門則依據自己的屬地管轄權,迅速采取了反制措施,暫停了安世在中國封裝測試的成品對外出口。
這個反制措施打在了七寸上,因為超過70%的安世產品,其最后的封裝和測試環節都是在中國完成的。兩套不同的法律體系,在一家公司身上形成了致命的“死結”。荷蘭管住了“頭”,中國管住了“身子”,結果就是安世的全球供應鏈瞬間中斷。
![]()
沖擊波沿著產業鏈迅速傳導,從中國的封測工廠,到歐洲、北美、拉美的汽車一級供應商,再到各大整車廠,壓力層層遞進。遠在南美的巴西汽車業,就這樣成了最無辜的“躺槍者”。
巴西發展、工業、貿易和服務部的秘書烏拉萊斯·莫雷拉公開發聲,表達了極大的憂慮,并透露巴西方面正與中方緊急溝通。現實就是這么殘酷,想要在短期內為安世找到合格的替代供應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誰來為這場鬧劇買單
這場以“安全”為名的博弈,注定沒有贏家,所有參與方都在付出沉重的代價。
對荷蘭來說,最大的損失是無形的“名譽成本”。短期內,政府或許能獲得一些國內政治得分,但從長遠看,其作為國際商業中心和法治國家的信譽受到了嚴重侵蝕。當私有產權的穩定性都可以被一個模糊的“安全”理由隨時推翻時,還有哪個海外投資者敢放心大膽地在這里投資?
![]()
對于安世和其母公司聞泰科技而言,這是資產和經營權的直接損失。而對于更廣大的出海中國企業來說,這無疑敲響了警鐘:全球化布局的政治風險,原來可以被放大到這種地步。
更深遠的影響,則作用于全球產業鏈本身。歐洲汽車行業協會已經對此發表聲明,表達了深切的擔憂。事件正倒逼全球客戶和制造商們,痛苦地反思過去幾十年形成的全球化供應鏈布局。大家忽然發現,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是多么危險。
![]()
花錢消災才是唯一出路
產業界已經開始汲取教訓,未來,“冗余封測”、“平行認證”這些概念,將從可選項變成必選項。企業在布局時,必須將“合規可遷移性”作為一個硬性指標來考量,這意味著更高的運營成本和更復雜的管理,而這些成本最終很可能會轉嫁給全球消費者。
事已至此,沉浸在“零和博弈”的思維里互相指責,已經毫無意義,當務之急,是讓已經停擺的供應鏈先轉起來。一些理性的聲音開始提出建設性方案,比如,推動中荷之間建立一個臨時的“合規走廊”,在特定條件下先行放行急需的產品,解燃眉之急。
![]()
對荷蘭而言,可以考慮設立一個獨立的監護董事會,對所謂的技術轉移進行透明的審計,然后逐步恢復股東的合法權利。對中國而言,則可以考慮發布一份“白名單式”的出口合規細則,為恢復出口提供一個明確的預期和路徑。
安世事件像一面棱鏡,折射出全球化深度捆綁的現實。它把一個殘酷的真相擺在了所有人面前:在今天這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應鏈世界里,沒有任何一方可以獨善其身。
它也讓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玻璃房子”,所有參與者的行為和動機都變得前所未有的透明,并且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任何一方試圖通過單邊行動來構筑自己的絕對安全,最終的結果只會是讓整個玻璃房子更快地崩塌。
![]()
結語
未來的真正安全,絕不來自于分割、壁壘和對抗。恰恰相反,它來自于建立一個更具韌性、更加透明、且各方都愿意共同遵守的規則體系。
與其互相指責是誰先打破了游戲規則,不如坐下來,共同思考如何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重建一個不容易破碎的信任鏈條和供應鏈。這筆為重建信任和韌性而支付的“學費”,雖然極其昂貴,但現在看來,又不得不付。
觀察者網2025-10-29《“停產潮”燒向拉美,巴西高官:只剩兩周時間,正找中方談》
第一財經2025-10-30《安世半導體紛爭沖擊全球供應鏈,本田墨西哥工廠已經停產》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