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還沒進入11月,全球汽車圈炸鍋了!
福特北美工廠突然宣布減產50%,通用汽車緊急叫停3條電動車生產線,連大眾德國總部都傳來預警:再缺芯片,下個月可能全面停工。
![]()
這場突如其來的“芯片荒”不是偶然,源頭竟藏著歐洲兩個大國的截然不同的選擇。
德國180度急轉彎修復對華關系,荷蘭跟風美國制裁中國反遭反噬,淪為國際舞臺的笑話。
而這一切的導火索,還要從10天前中美在馬來西亞達成的一份貿易共識說起!
![]()
德國最先坐不住了
誰也沒想到,中美第五次貿易談判的成果,最先撼動的不是中美雙邊市場,而是歐洲的戰略布局。
10月26日,當中美雙方宣布暫停24%對等關稅、解除高科技出口限制的消息傳出時,德國總理默茨的辦公室燈火通明到凌晨。
僅僅72小時后,原本高喊“對華去風險”的德國政府就換了口氣,副總理克林拜爾公開表態“要重啟中德全面對話”,這急轉彎快得讓歐盟其他國家都沒反應過來。
![]()
德國的著急不是沒道理,打開經濟賬本就能發現,這個歐洲工業強國根本離不開中國。
2025年前8個月,中德貿易額飆到1634億歐元,中國既是德國最大的貿易伙伴,更是其高科技產業的“稀土命脈”。
德國93.5%的稀土進口都來自中國,而稀土是制造汽車芯片、精密儀器的關鍵材料,之前默茨政府想玩“價值觀外交”,跟著美國對華強硬,結果國內巨頭們率先扛不住了。
![]()
大眾汽車中國市場銷量占比超30%,一旦供應鏈中斷,全年目標直接泡湯。
巴斯夫在湛江的工廠砸了百億歐元,就等著中國市場的回報;寶馬、奔馳更是清楚,失去中國這個最大新能源車市場,等于丟掉了未來十年的競爭力。
更讓德國尷尬的是之前的外交鬧劇,10月24日,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原本計劃訪華,出發前還硬氣地說道:德國要自己決定一中政策的執行方式。
![]()
結果連足夠的會談都沒安排上,訪問只能被迫延期,這事在德國國內引發軒然大波,企業界集體發聲反對,不能拿經濟利益當政治籌碼。
中美關系一緩和,德國夾在中間的“兩頭討好”算盤徹底落空,再硬撐下去只會兩頭受氣,這才急著調轉船頭。
就在德國急剎車時,荷蘭卻還在一條道走到黑,最終淪為了國際笑柄。
![]()
荷蘭淪為國際笑柄
作為全球芯片設備巨頭ASML的老家,荷蘭跟著美國對中國實施芯片封鎖,甚至援引所謂的“50%穿透性規則”,強制接管了中資背景的安世半導體荷蘭總部,還停職了中國籍CEO。
荷蘭原本想靠著美國的庇護搶占芯片市場,沒想到中國的反制來得又快又狠,直接禁止安世半導體中國子公司出口關鍵元器件,同時支持東莞工廠獨立運營。
這一下荷蘭徹底傻眼了,安世半導體是全球第三大汽車功率半導體廠商,中國工廠的封裝測試產能占全球70%,沒了中國的支持,荷蘭總部直接成了“空殼”。
![]()
更嚴重的是,全球汽車產業鏈跟著遭殃,歐盟、北美車企紛紛陷入“芯片荒”,福特、通用的減產只是開始,雷諾、標致等歐洲車企也陸續傳出停產消息。
要知道一輛電動車需要1000多顆功率半導體,安世的供應鏈一斷,全球汽車產業都得跟著“停擺”。
而中美達成共識后,美國暫停了“50%穿透性規則”,荷蘭的制裁一下子沒了法律依據,相當于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
歐盟“戰略自主”破產
這場風波背后是歐盟“戰略自主”的徹底破產,過去幾年歐盟一直想在中美之間找平衡,搞所謂的“戰略自主”,但現實卻是內部矛盾重重。
法國抱著觀望態度,波蘭搖擺不定,荷蘭盲目跟風美國,德國想牽頭搞“法德軸心”卻沒人買賬,中美一達成共識,歐盟直接被晾在一邊,連討價還價的空間都沒了。
更要命的是,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一直在擠壓歐洲產業空間,新能源、高科技企業紛紛流向美國,現在又因為對華政策失誤導致產業鏈受損,歐盟的處境越來越被動。
![]()
其實中美這次握手,本質上是雙方的務實選擇。
中國用了七年時間,通過稀土管制、供應鏈重建,打造出了強大的反制能力;而美國面對通脹壓力、農業選票需求,以及高科技產業的高成本,不得不做出讓步。
兩國都清楚對抗沒有贏家,合作才能互利,但歐洲一些國家卻沒看清這一點,還沉迷在意識形態外交里,把經濟利益當賭注。
![]()
德國的急轉彎雖然狼狽,但至少認清了現實。
現在德國企業已經開始行動,博世集團宣布加碼在蘇州的芯片工廠投資,奔馳擴大合肥研發中心規模,大眾更是加快了中國本土化生產的步伐。
這些企業用實際行動證明,意識形態再響亮,也不如訂單和利潤實在,而荷蘭的教訓則更深刻,作為一個中小國家,在大國博弈中盲目站隊,最終只會反噬自身。
![]()
現在安世半導體的供應鏈雖然在逐步恢復,但荷蘭已經失去了中國市場的信任,ASML的對華出口也受到影響,原本想靠制裁獲利,結果反而丟了市場、斷了產業鏈,可謂得不償失。
中美達成共識后,留給歐洲的窗口期只剩一年,如果歐盟還不能認清現實,繼續沉迷于“戰略自主”的幻想,不僅會在全球外交格局中被邊緣化,還會在AI、綠色能源、芯片等關鍵技術領域被中美甩開。
![]()
參考資料:
第一財經:2025-10-30,《中美經貿磋商取得積極成果,給世界經濟吃下“定心丸”》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