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期出血是孕期常見的異常癥狀,發生率約2%-5%,既可能是輕微的生理相關問題,也可能是危及母嬰安全的緊急情況。關鍵在于根據出血時的孕周階段和癥狀特點,快速識別原因并科學處理。以下從早、中、晚三個孕期階段,拆解孕期出血的核心要點。
一、早孕期出血(孕12周前):胚胎著床與妊娠穩定性關鍵期
早孕期出血多與胚胎發育、著床或子宮局部問題相關,常見原因及處理如下:
1. 先兆流產
特點:最常見(占早孕期出血的50%左右),表現為少量陰道流血(色鮮紅、暗紅或褐色),可能伴輕微下腹痛或腰酸,無組織物排出。
原因:主要與胚胎染色體異常(占60%以上)、母體黃體功能不足、甲狀腺功能異常、過度勞累等有關。
處理與治療:臥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盡快就醫檢查血HCG(判斷胚胎活力)和B超(確認宮內妊娠)。若胚胎存活,可遵醫囑用中藥調理、黃體酮類等藥物保胎;若確診“胚胎停育”(血HCG下降、B超無胎心),需及時清宮,避免殘留引發感染。
2. 異位妊娠(宮外孕)
特點:最危險的早孕期出血原因,表現為不規則少量出血(色暗紅或褐色),常伴突發單側下腹痛(撕裂樣或持續性),嚴重時出現頭暈、心慌、暈厥(腹腔內出血信號)。
原因:輸卵管炎癥、既往輸卵管手術史、輔助生殖技術等,導致胚胎在子宮外著床(90%以上在輸卵管)。
處理與治療:必須緊急就醫!未破裂時可通過藥物殺胚;若輸卵管破裂出血,需立即手術(腹腔鏡或開腹),否則會危及孕婦生命。
3. 葡萄胎
特點:出血多為持續少量或突發大量,可能排出“水泡樣組織”,伴明顯惡心嘔吐、子宮異常增大,血HCG水平遠超正常孕周。
原因:一種異常妊娠(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與遺傳、營養缺乏等有關。
處理與治療:確診后需盡快手術,術后需定期隨訪血HCG(防止惡變),2年內避免再次懷孕。
4. 宮頸局部問題
特點:出血與妊娠本身無關,多為同房后或婦科檢查后少量出血,色鮮紅,無腹痛,婦科檢查可見宮頸炎癥、息肉或糜爛。
處理與治療:輕癥宮頸炎可觀察;宮頸息肉若反復出血,可在孕中期(14-20周)行息肉摘除術,風險較低。
5. 免疫凝血因素
特點: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紊亂,導致免疫排斥攻擊而導致的出血;抗凝不足/抗凝過量過多導致出血。
二、中孕期出血(孕13-27周):胎盤與宮頸機能核心期
中孕期胎兒相對穩定,出血多與胎盤位置異常或宮頸結構問題相關:
1. 前置胎盤
特點:典型表現為無痛性反復陰道流血,出血量逐漸增多(從少量褐色到大量鮮紅),多在孕20周后出現。
原因: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覆蓋宮頸內口(孕28周后確診),孕中期子宮增大時胎盤與宮頸剝離出血。
處理與治療:臥床休息,避免同房、便秘及劇烈活動;少量出血可遵醫囑用止血藥;大量出血需緊急住院,必要時促胎肺成熟后終止妊娠(多為剖宮產)。
![]()
2. 胎盤早剝
特點:突發持續性下腹痛(伴宮縮感),出血量與腹痛程度不符(可能外出血少,但腹腔內出血多),嚴重時胎動減少、胎心異常。
原因:高血壓、腹部外傷、胎膜早破、宮縮過強等,導致胎盤從子宮壁提前剝離,危及胎兒缺氧、孕婦休克。
處理與治療:立即就醫!輕度早剝可臥床保胎、監測胎心;重度需立即剖宮產,同時搶救孕婦休克。
![]()
3. 宮頸機能不全
特點:出血伴宮頸無痛性擴張,多在孕16-20周出現,常合并羊膜囊突出,易引發流產。
處理與治療:確診后盡早行“宮頸環扎術”(孕14-18周最佳),術后臥床休息,孕37周左右拆除環扎線。
三、晚孕期出血(孕28周后):分娩準備與緊急情況期
晚孕期出血多與分娩相關或胎盤異常加重:
1. 先兆早產/臨產見紅
●先兆早產:少量出血(褐色或粉色),伴規律宮縮(10分鐘內≥3次)、腰酸,孕28-36??周出現。
治療:住院用宮縮抑制劑(如利托君)保胎,孕34周后需促胎肺成熟(地塞米松),預防新生兒呼吸窘迫。
●臨產見紅:孕37周后出現少量淡紅或褐色分泌物,是宮頸管擴張、胎膜與宮頸剝離的正常信號,一般24-48小時內發動宮縮,無需過度緊張,注意觀察宮縮和破水即可。
![]()
2. 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加重
晚孕期胎盤早剝風險更高(尤其是高血壓孕婦),前置胎盤出血更易因子宮增大而頻繁,處理原則同中孕期,但需優先保障胎兒成熟度,必要時提前剖宮產。
四、孕期出血通用處理原則:第一步永遠是“穩”與“查”
無論哪個孕周出血,都需遵循以下步驟,避免延誤病情:
1. 臥床休息:保持平躺或側臥位,避免長時間站立、走動,減少出血加重風險;
2. 保持冷靜:過度緊張會加重宮縮,記錄出血的“量、顏色、是否有組織排出、伴隨癥狀(腹痛/頭暈/胎動異常)”,供醫生快速判斷;
3. 禁止自行處理:不要吃“保胎藥”“止血藥”,不要沖洗陰道或塞藥;
4. 緊急就醫:若出血量大(超過月經量)、伴劇烈腹痛厥/胎動消失,立即撥打120,途中保持平臥。
![]()
總結
孕期出血并非“必然流產”的信號,多數情況(如先兆流產、宮頸息肉)經規范處理后可順利妊娠;但需警惕宮外孕、胎盤早剝等“致命性出血”,關鍵是“不忽視、不恐慌、早就醫” 。定期產檢、科學規避風險,是減少孕期出血的核心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