蒔蘿,這株常伴餐食的芳香草本,實則是天然的藥用寶藏。作為傘形科蒔蘿屬植物,蒔蘿(又稱土茴香、洋茴香)以其纖細的莖葉和濃郁辛香,在中醫(yī)藥領域默默發(fā)揮著作用。它原產于歐洲南部,如今在我國多地也有栽培,為人們的健康助力。
【形狀特征】
蒔蘿植株高約 60 - 120 厘米,莖直立,多分枝,表面光滑。葉片為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絲狀,顏色鮮綠,質地柔軟。復傘形花序頂生,小傘形花序有花 15 - 25 朵,花小,呈黃色。果實為雙懸果,卵狀橢圓形,成熟時呈黃褐色,有香氣。
![]()
【性味】
味辛,性溫,歸脾、腎經。辛味可行氣化濕、健胃消食,溫性則能散寒,二者結合,使蒔蘿在調理脾胃等方面功效顯著,適合多種體質因寒、濕等導致脾胃不適者。
【功能與藥理作用】
傳統(tǒng)中醫(yī)里,蒔蘿能溫脾開胃、散寒暖腎、理氣止痛。《本草拾遺》記載其 “主調中,下氣,止嘔逆,開胃,殺魚、肉毒”,《海藥本草》也提及可 “主膈氣,消食,溫胃,善滋食味”。現(xiàn)代研究 “解密” 如下:
調節(jié)腸胃功能
蒔蘿含有的揮發(fā)油成分,能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分泌,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等有改善作用。
抗菌作用
其揮發(fā)油對一些常見的腸道致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助于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利乳通氣
民間常用蒔蘿輔助產后調理,認為其能行氣通乳,緩解產后乳汁不暢或乳房脹痛。
![]()
【藥用+妙用】
藥用價值
單方應用:取適量蒔蘿籽,煎水服用,可緩解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將蒔蘿全草搗爛外敷,對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有一定緩解作用。
復方配伍:治脾胃虛寒、食欲不振,蒔蘿配高良姜、陳皮,溫脾健胃、理氣和胃之力更強;緩解惡心嘔吐,蒔蘿搭生姜、半夏,和胃止嘔效果佳。
生活妙用(非藥用)
蒔蘿調味:烹飪魚類、肉類菜肴時,加入蒔蘿葉或籽,不僅能去腥增香,還可借助其藥性,讓腸胃更舒適。
蒔蘿茶:取蒔蘿籽適量,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能理氣開胃,適合飯后飲用,解膩助消化。
蒔蘿香囊:將干燥蒔蘿果實與柑橘皮、薄荷葉混合,裝入布囊。置于廚房、客廳或車內,其清甜的香氣能祛除濁氣,醒腦提神,為空間“換上新氣”。
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內服需謹慎,避免加重體內 “火氣”;
外用時,若皮膚有破損、潰瘍,先咨詢專業(yè)人士,別盲目使用,以防刺激;
蒔蘿的藥用使用,建議在專業(y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確保安全有效。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主管藥師 趙翩
審稿專家: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主任藥師 張玲
仙桃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主管藥師 楊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