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雷克薩斯在2025年東京車展上將LS車系的展臺變成“未來出行實驗室”,六輪MPV、轎跑SUV和微型車三款概念車并排而立時,外界的驚嘆聲中夾雜著不解——這家以“東方匠人”形象著稱的豪華品牌,為何突然拋出如此超前的設計?答案藏在雷克薩斯全球銷量榜單的數字里:2024年LS系列僅賣出5000輛,不足品牌SUV車型NX單月銷量的三分之一,而同級競品奔馳S級(參數丨圖片)年銷超6萬輛。這場“破局式創新”,實則是雷克薩斯在電動化浪潮下,為旗艦車系尋找新生存邏輯的生死一搏。
![]()
三款概念車的“怪異”造型,本質是電動平臺賦予的設計解放。六輪MPV的后四輪采用輪轂電機獨立驅動,徹底擺脫傳動軸對空間的侵占;轎跑SUV的對開門設計,因無需保留B柱結構,讓車身線條更流暢;微型車的單座布局,則依托L4/L5級自動駕駛技術,取消了傳統駕駛艙。這種“形式追隨功能”的轉變,在燃油車時代難以實現——六輪結構的動力協調、對開門的鉸鏈強度、微型車的結構安全,都需要電動化帶來的精準控制能力作為支撐。
![]()
雷克薩斯的分身術,實則是對高端出行場景的精準切割。六輪MPV瞄準家庭用戶對“空間平權”的需求,其滑動式尾門內置電源接口,可直接連接露營設備;轎跑SUV則吸引年輕高凈值人群,217顆LED燈珠組成的Σ形光帶與全景天幕,構建出移動的“光影空間”;微型車專為2035年的高密度城市設計,360度機動性可銜接無人機停機坪與共享船舶。這種“一個車系,多種生活”的策略,讓LS從單一車型升級為“移動空間解決方案提供商”。
![]()
在豐田世極超豪華車型推出后,雷克薩斯需要更鮮明的技術符號鞏固高端定位。六輪MPV的后輪隨動轉向系統、轎跑SUV的L3級自動駕駛硬件、微型車的陀螺儀原地轉向技術,這些“黑科技”不僅形成差異化壁壘,更向市場傳遞信號:雷克薩斯的技術儲備已從“精致工藝”升級為“系統創新”。正如設計總監梶野泰生所說:“我們不是在造車,而是在定義2030年的移動方式。”
![]()
![]()
![]()
當豐田章男站在六輪MPV車頂宣布“LS不再是轎車的代名詞”時,展臺背景屏上1989年首款LS400的影像逐漸淡去。這場看似“無厘頭”的變革,實則是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時代的生存法則——與其在紅海市場中內卷參數,不如用超前設計開辟新賽道。畢竟,當競爭對手還在討論“第三排是否舒服”時,雷克薩斯已經用六輪MPV的臥榻空間和微型車的自動對接功能,重新定義了“豪華”的邊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