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托電商的福,實體經濟全干沒了,最終也把自己玩得沒了氣息,更是把中國品牌一直按在地上摩擦摩擦,已經沒向個品牌了!
電商是如何把品牌干沒的?舉個栗子說。
當張三把雕花鋼勺做成品牌,10玩一個時,他以為就此高枕無憂,畢竟,60%的毛利,買家好評,只要抓好質量,便能譜寫創業神話。
![]()
但讓他想不到的是,僅僅一個月后,同款鋼勺就突然一夜之間上市了,還10元兩個或買一送一——只是把304不銹鋼換成了201,成本降了70%,即使10元兩個,他還賺嗨了。
還沒等張三罵出口,“10元10個”的所謂“鋼勺”也殺出來了,薄如紙片的材質,讓人懷疑,它能不能用來吃東西……
這就是中國電商,品牌一出來,仿品立馬就跟上,利潤幾乎為零,品牌直接干|死。
在中國電商的修羅場中,品牌活不過三集。
這邊網紅直播間把流量撕成碎片,那邊價格戰把利潤直接榨干。鐘薛高剛剛斷氣,元氣森林就已到了盈虧線了。
經銷商與消費者比著看誰精,便宜一毛,立馬轉場,哪有什么品牌忠誠度?就看誰便宜上誰家!
在這個戰場上,做品牌好像是從十八層地|獄越獄。你好不容易研發一款新產品,剛爬到負三層,負十八層下的仿品就已包郵到了千家萬戶,可謂出道即死。
想靠設計突圍?想法很美,現實骨感。產品剛出來,三天后全網同款滿天飛。想靠材質取勝?一周后減配版就問世了……你還想著溢價,人家早就靠量占領市場了。
這個世界就是這么邪乎,不管是物流、支付,還是基建都是全球第|一的中國,偏偏長不出新的消費品牌。
其實,原因特簡單,不是創業者不努力、沒腦子,而是國人太聰明、太有腦子,你剛給鋼勺刻好花紋、控制質量,一抬頭,發現全行業都在比拼,看誰能突破物理極限——把勺子做到極|致:材質省到極|致,工藝省到極|致,用法簡單到極|致,價格低到極|致……
所以,當市場變成極限降本實驗室時,你說的品牌?那不過是墓志銘上的簽名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