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65歲的王大爺像往常一樣,起了個大早。他簡單洗漱后,熟練地煮了兩個雞蛋,再搭配一碗熱豆漿。一旁的老伴忍不住笑他,“老王啊,你這雞蛋可是一年四季都不變的習慣!”
鄰居阿姨聽了也插話:“吃這么多雞蛋不怕膽固醇高?”王大爺自己也有點猶豫,不知堅持這習慣,到底對身體是好是壞。
![]()
你是不是也像王大爺一樣,對雞蛋的“利”與“弊”有一籮筐疑問?尤其是到了中老年,家人甚至都勸著少吃點。可你有沒有注意到,餐桌那頭的老友老么,每天吃雞蛋,氣色卻是最好那個。難道,雞蛋真的有“反轉劇本”?
究竟早上吃雞蛋對健康有多大影響?醫生怎么看?是不是“雞蛋吃多有害”其實有誤區?
雞蛋被稱為“天然營養倉庫”。很多人的擔心主要集中在“膽固醇升高”上。但據哈佛大學一項追蹤10萬人的流行病學調查,每天吃一個雞蛋的人,在血脂、心腦血管等多項健康指標上,并未發現異常升高。
![]()
中國營養學會最新膳食指南也提出,健康成年人每天即使吃到1-2個雞蛋,對健康并無明顯副作用,反而利大于弊。
雞蛋的蛋白質質量極高,消化吸收率可達99%以上。其富含的卵磷脂,對心腦血管有保護作用。醫學上,雞蛋所含的優質蛋白、維生素B族、卵磷脂和微量元素,有助于腦力維持、肌肉力量保留和提高免疫力。
需要警惕的,是高膽固醇遺傳風險和嚴重肝腎疾病患者才需限制過量攝入。而對普通老人而言,多數都無須特別擔心。尤其是清晨,空腹后第一餐吃雞蛋,能較好地補充養分,提升飽腹感、預防午前低血糖。
![]()
北京協和醫院的老年營養門診隨訪發現,堅持早餐有雞蛋的老人,經過連續3個月,每周≥5天,認知功能(如記憶、注意力)評分平均提升約12.5%。這是由于雞蛋所含的膽堿、卵磷脂、B族維生素是神經遞質合成的關鍵原材料,有利于大腦敏銳反應。
保護肌肉與行動力
年紀越大,肌肉流失越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項社區試驗顯示,每日早餐添加一枚雞蛋的老人,肌肉質量指數比未吃雞蛋組高出8.3%,跌倒風險相應下降。雞蛋的蛋白質含量高、結構接近人體需求,更有助于維持基礎代謝和活動力。
![]()
調節心血管健康
不少人以為雞蛋升高血脂,但事實上,發病率大幅度下降并未因雞蛋攝入受影響。《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營養大數據研究》收錄72萬人數據顯示:每日不超過2個雞蛋的人,心梗、中風等事件發生率較嚴控蛋類攝入人群低約13.2%。主要原因在于雞蛋蛋黃中的卵磷脂有助于血管彈性,減少動脈硬化進展。
選擇蒸水蛋、白煮蛋
最推薦的是少油、低鹽方式,比如白煮蛋、蒸蛋羹。不要長期油煎或腌制,否則反增反式脂肪攝入。
搭配優質全谷類或蔬菜
早上單吃雞蛋不夠全面,建議搭配燕麥片、全麥面包、綠葉蔬菜等,可提升飽腹感、控制血糖峰值,更有助吸收營養。
![]()
合理控制總量
健康老人每天早飯吃1-2個雞蛋即可,不必刻意減少,不建議連同大量臘腸、肥肉同食。少數有遺傳性高膽固醇血癥、嚴重腎功能不全的人,建議遵醫囑調整。
注意蛋源新鮮安全
一定購買正規商超標識新鮮雞蛋。不要食用未全熟的生雞蛋,避免沙門氏菌感染。蛋殼有裂紋或異味的一律丟棄。
補充運動增強益處
研究發現,吃雞蛋配合早晨30分鐘慢走,不僅有助蛋白質利用,還能使身體代謝率提升8%-15%,雙向保護心腦血管與肌肉關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