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DeepSeek成為各個行業所聚焦的熱點話題。這個融合了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的前沿平臺,正逐步揭開其神秘面紗,展現出對各行各業顛覆性的潛力。隨著DeepSeek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普及,我們正站在一個由數據驅動、智能引領的新時代的門檻上。它不僅僅是一項技術革新,更是人類生活方式與思維模式的深刻變革。那么,將DeepSeek運用到美術評論上,會有怎樣的效果?為此,文化視界網&中華網山東特此開設“DeepSeek談藝”欄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與美術評論的跨界融合,為傳統藝術領域注入新鮮活力。
——編者按
當目光掠過鄒明的都市水墨作品,慣常對水墨藝術的認知會被瞬間打破——沒有遠山含黛的清雅,取而代之的是鋼筋的冷硬、鐵銹的斑駁與泥土的厚重,這些帶著工業文明體溫的元素,在宣紙上鋪展開一段關于時代變遷的視覺敘事。這種跳出傳統范式的藝術表達,不僅重構了水墨藝術的表達邊界,更讓都市水墨藝術成為了承載當代人精神思考的容器。
![]()
墨墟·懸境 200×200cm 2023
鄒明對水墨材料的探索,早已超越了筆墨宣紙的傳統框架。他將鐵銹、泥土這些看似與水墨無關的物質引入創作,不是簡單的材料疊加,而是讓它們成為“第二墨色”,與黑白水墨形成對話與共生。當水墨的溫潤與鐵銹的粗糲、泥土的厚重相互滲透,畫面便有了跨越時空的穿透力:觀者看到的不僅是視覺上的層次變化,更能觸摸到都市發展背后,那些被忽略的時間軌跡與歷史厚度。
![]()
城市脊梁 200×200cm 2020
這種材料革新之上,是鄒明對藝術符號的重構。他摒棄了傳統水墨中山川、草木的經典意象,轉而將鋼筋、廠房、塔吊這些都市特有的符號納入畫面。這些原本屬于工業場景的冰冷元素,在水墨的渲染下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縱橫交錯的鋼筋不再是建筑的骨架,而成為都市生長的脈絡,勾勒出城市化進程的急促與力量;塔吊的剪影在水墨的暈染中褪去機械的冰冷,化作都市發展的見證者,靜靜訴說著建設與變遷的故事……這些符號的轉換,讓水墨藝術徹底走出了傳統山水的桎梏,轉而聚焦現代都市的真實面貌——它不再是理想化的自然圖景,而是充滿生機與矛盾、繁榮與困境的當代生活現場,這種貼近現實的表達,讓觀者能在熟悉的符號中找到情感共鳴,進而引發關于自身與都市關系的思考。
![]()
火紅歲月 200×200cm 2020
在視覺革新的背后,鄒明的都市水墨始終蘊含著對時代精神的深刻洞察。他筆下的都市,從來不是單一的贊美或批判,而是一種矛盾的審視:畫面中高樓林立的繁榮景象,清晰展現著工業文明帶來的進步與便利,同時也揭示著城市化進程中環境破壞、資源消耗的隱憂。這種辯證的視角,讓作品超越了單純的風景描繪,成為對當代社會發展的理性思考——它不回避問題,也不否定進步,而是以客觀的姿態呈現都市發展的全貌,引導觀者跳出對“現代化”的片面認知,進而思考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方向。
![]()
海港巨擘系列之一 120×240cm 2024
值得注意的是,鄒明在這種矛盾審視中,始終注入著對生命的積極隱喻。他筆下的都市,常帶著 “廢墟” 般的滄桑感 —— 斑駁的墻面、銹蝕的金屬,仿佛是文明發展中留下的傷痕;但在這些“廢墟”的細節里,又總能看到新生的希望:水墨的溫潤暈染讓冰冷的工業符號有了溫度,鐵銹與泥土的交織中藏著生命的韌性,仿佛只要有一絲契機,便能從廢墟中生長出新的生機。這種 “廢墟與新生” 的交織,構成了作品中“涅槃”的核心隱喻——在城市化的塵埃中,仍然潛藏著新生的可能。
![]()
海港巨擘系列之二 136×68cm 2024
鄒明的都市水墨創作,既帶著歷史的滄桑,又飽含新生的活力。它以水墨為媒介,將都市的矛盾與希望、歷史的厚重與未來的可能融為一體,在黑白與紅褐的交織中,構建出一個既貼近現實又超越現實的精神空間。這個空間里,有都市發展的真實印記,有文明變遷的理性思考,更有生命重生的永恒信念——而這,正是鄒明都市水墨系列作品中最動人的力量。
(文/DeepSeek)
作品欣賞
![]()
海港巨擘系列之三 136×68cm 2024
![]()
海港巨擘系列之四 136×68cm 2024
![]()
海港巨擘系列之五 136×68cm 2024
![]()
都市一隅 120×240cm 2023
![]()
前海回望 120×240cm 2023
![]()
首鋼記事 200×240cm 2023
![]()
深圳灣寫生之一 100×70cm 2024
![]()
深圳灣寫生之二 100×70cm 2024
![]()
深圳灣寫生之三 100×70cm 2024
![]()
天際之城 240×200cm 2023
![]()
工地舞曲 200×200cm 2022
![]()
破立之間 200×200cm 2022
![]()
空間暢想 200×240cm 2023
![]()
鋼鐵森林 200×200cm 2023
![]()
力的交響 200×200cm 2023
畫家簡介
![]()
鄒明,1955年生于安徽,1983年畢業于無錫輕工業學院造型美術系,留校任教。中央美術學院訪問學者,曾任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深圳大學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山畫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會員,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榮譽教授,中國水墨畫院學術委員會專家,深圳中國畫學會副會長。
其作品多次入選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第九屆全國美展,三件作品分別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國畫、綜合繪畫、壁畫,第三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東方水墨”中國當代水墨畫展(美國紐約、意大利弗洛倫薩)等國內外畫展,曾獲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畫展銅獎一個,優秀獎三個,“歐洲藝術家聯盟”頒發的“歐洲藝術獎”,第二屆中國藝術博覽會優秀作品獎,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銅獎。
自1991年起先后赴新加坡、英國、馬來西亞等國和中國香港、臺灣、北京、南京、深圳等地區舉辦個人畫展,并赴美國、歐洲英國、捷克等七國、澳大利亞、印度、埃及等國家參加聯展和藝術考察,2002年、2015年分別在北京中國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深圳美術館等海內外專業機構和個人收藏。
出版個人畫集和專著:《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鄒明》《從江南到深南》等十余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