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一邊是特朗普此前揚言“對華加稅100%,不惜全面脫鉤”的強硬姿態,一邊是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公開表態“關稅方案終止”的現實轉折。
2025年10月26日,吉隆坡舉行的中美第五輪經貿磋商正式收官!美方主動退讓,中方堅守底線,超過5000億元的外資以實際行動表達信心,這場延續七年的貿易摩擦,迎來了歷史性拐點。
![]()
決定談判走向的“隱形王牌”
誰能預料,曾頻繁揮舞關稅大棒的美國,竟會迅速轉變立場?就在會談開啟前七天,特朗普仍在社交平臺上放出狠話,聲稱自11月起對中國輸美商品統一加征100%關稅。
這意味著一雙由中國制造的運動鞋在美國市場的售價或將翻番,中美經濟關系一度逼近徹底斷裂邊緣,全球資本市場劇烈波動,美國中西部大豆種植戶徹夜難眠,中國出口企業緊急調整生產節奏與物流安排。
外界紛紛猜測:這場經濟對抗是否已無法避免?然而,在長達五小時的閉門交鋒后,美方卻突然轉向妥協,這背后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力量博弈?
![]()
真正影響局勢的是中國手中握有的“稀土底牌”。許多人誤以為稀土只是普通礦產資源,實則它是高端芯片、新能源汽車、雷達系統乃至軍事裝備的核心材料,一旦斷供,美國高科技產業鏈將面臨癱瘓風險。
尤為關鍵的是,中國掌控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離提純能力,并在萃取工藝和永磁體技術專利方面占據主導地位,全球65%以上相關核心專利均由中國企業或科研機構持有。
美國并非沒有嘗試擺脫依賴。特朗普在吉隆坡期間火速與馬來西亞簽署稀土合作備忘錄,但該國稀土儲量僅占全球總量的2.3%,且缺乏成熟的精煉基礎設施。
![]()
此前澳大利亞在當地投資建設的稀土加工廠,因環保爭議持續數年未能投產,即便追加2億美元用于整改,仍未通過審批,短期內難以形成有效產能。
反觀美國本土,雖重建了一座稀土提煉廠,其年產量卻不足全球總產能的1%,要實現供應鏈自主,至少還需十年時間積累。
此次談判中,中方還亮出新的戰略工具——首次將美方基于301調查所施加的船舶附加費用納入議題清單。
這筆費用看似不起眼,實則每年為中國遠洋運輸企業增加超50億元運營成本,屬于典型的隱蔽性貿易壁壘。
![]()
更令人意外的是,芬太尼問題也被列入討論范圍。
美國長期存在阿片類藥物濫用危機,并一度歸咎于“中國前體化學品流入”,可數據顯示,隨著中國強化監管措施,源自我國的化學原料占比已顯著下降。
本次中方主動提出該議題,表明不再局限于被動回應,而是開始主導談判議程設置,美方急于求和,根本原因在于內外壓力疊加已達臨界點。
![]()
中美雙方的“妥協與堅守”
2026年中期選舉日益臨近,特朗普心知肚明:2018年正是因貿易戰引發農業州反彈,導致共和黨失去眾議院控制權。
若此次再度激化矛盾,參議院與眾議院雙雙易主的可能性陡增,屆時將迎來連綿不斷的調查與彈劾程序,其第二任期的政治基礎將徹底崩塌。
![]()
更嚴峻的是美國經濟已不堪重負。失去中國市場的大豆訂單后,美國農業州失業率同比上升2.1個百分點,農場破產數量增長15%,曾經堅定支持特朗普的農民群體如今怨聲載道。
制造業同樣陷入困境,采購經理指數(PMI)連續三個月低于50榮枯線,多家企業因供應鏈中斷被迫減產甚至停工。
繼續升級對抗,不僅選舉前景堪憂,整個國家經濟都可能滑向衰退深淵。
![]()
而中國早已不再是七年前那個被動接招的角色。談判結束后,美方急于釋放“積極信號”,宣稱中國將擴大大豆進口、暫緩稀土出口管制,但中方僅回應稱“達成初步共識,尚需履行國內審批流程”。
這一冷靜態度背后,是強大的戰略自信。中國的稀土戰略儲備規模已達全球總量的15%,即使推遲實施出口限制政策,也不會危及自身產業安全。
同時,對外出口結構已完成轉型升級,2025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提升至38%,即便部分市場受限,仍有廣闊國際市場可供拓展。
![]()
5千億外資瘋狂涌入
國際資本早已洞察大勢,用真金白銀投下對中國市場的信任票。
2025年1月至9月,全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達5737.5億元人民幣,盡管全年累計略有回落,但9月份單月同比增長11.2%,創下近階段最高增速紀錄。
這些資金并非短期投機性質,其中約七成集中投向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領域。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三期擴建工程加速推進,寶馬集團位于沈陽的動力電池中心正式投產,均為跨國企業在中國深化布局的標志性項目。
![]()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阿聯酋、英國、瑞士等國對華投資額分別同比增長55.5%、48.7%、21.1%和19.7%,無論是傳統工業強國還是能源富裕國家,均看好中國市場穩定性與發展潛力。
金融市場的反應更為迅速。談判結果公布當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合約價格跳漲3%,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1.8%。
與此同時,中國A股市場消費類板塊及稀土概念股集體走強,多只個股漲幅突破5%。
![]()
更重要的是,2025年9月我國銀行結售匯順差達到510億美元,為2020年12月以來最高水平,反映出跨境資本正加速流入中國。
究其原因,美元因過度發行導致信用弱化,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而中國憑借穩健的宏觀政策與完整的產業鏈體系,逐漸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險首選地,各方都不愿錯失這一增長高地。
![]()
不過我們切不可誤判形勢,認為貿易戰就此終結。這更像是激烈角力中的“中場暫停”。
特朗普堅持“美國優先”的執政理念未曾改變,華盛頓仍在推動組建“稀土供應鏈聯盟”,聯合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共建替代網絡,本土精煉設施也在低調擴能,意圖為未來重新發起競爭做準備。
眾所周知,特朗普行事風格反復無常,隨時可能推翻既有協議,因此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覺,絕不能放松應對。
![]()
結語
本輪談判為中國爭取到寶貴的戰略緩沖期,接下來的關鍵任務是在核心技術領域實現自主突破。
目前國家已明確列出光刻機、高精度傳感器等十大重點攻關方向,第四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規模超過3000億元,重點扶持半導體制造環節。
華為與清華大學共建實驗室在稀土永磁電機技術上取得重要進展,正是自主創新邁出的堅實一步。
唯有將這些“卡脖子”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未來大國博弈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