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的國民黨權力交接日越來越近,朱立倫團隊已敲定月底總辭,李乾龍忙著對接黨務細節,眼看平穩過渡在即,黨內卻突然炸了鍋。
趙少康接連發難,一會兒說“鄭麗文該處理親中勢力”,一會兒又放話“黨員因她當選要退黨”。
![]()
要知道,鄭麗文剛以黑馬之姿贏下黨主席選舉,還沒上任就遭前輩拆臺;趙少康這番操作,到底是單純不滿,還是真想重現當年的“換柱”事件,把剛當選的鄭麗文拉下馬?
穩局第一步
說起鄭麗文這次當選國民黨主席,本身就帶著“黑馬”屬性。
10月18日的國民黨主席選舉中,投票率只有39%,是直選以來倒數第二低的水平,可鄭麗文卻憑借65122票的成績脫穎而出。
遠超獲得40316票的郝龍斌,張亞中、羅智強等其他候選人的得票加起來更是不夠看。
鄭麗文能贏,核心靠的是基層黨員的支持,尤其是軍系和黃復興黨部的力量。
這些群體對民進黨多年來的“去中國化”早就不滿,而鄭麗文在競選時喊出的“世代交替”“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兩岸同屬一中”,正好說到了他們心坎里。
![]()
反觀郝龍斌,雖然有朱立倫、趙少康這些黨內大佬站臺,卻沒能打動基層,輸得不算意外。
當選之后,鄭麗文很清楚“坐穩位置”的關鍵在哪。
短短幾天里,鄭麗文就敲定了四位副主席候任人選,季麟連、張榮恭、蕭旭岑這些老將紛紛入列,還讓李乾龍兼任副主席和秘書長。
這波人事布局可不是隨便拍板,四位副主席背后分別連著議會系統、軍系、馬系和連系,幾乎把黨內主要派系都拉攏了過來。
鄭麗文的心思很明確:通過整合派系,讓大家都愿意幫自己穩住主席寶座,畢竟國民黨這些年的內斗已經耗掉太多元氣,再分裂下去只會更難和民進黨抗衡。
但鄭麗文沒被這些聲音干擾,眼下對她來說,先把交接工作做好,才是最緊要的事。
趙少康接連發難
就在鄭麗文忙著布局交接的時候,趙少康的動作一個接一個。
![]()
10月19日,也就是選舉結果出來沒幾天,趙少康就發了篇千字文《黨主席選后看法》,字里行間都在“酸”鄭麗文。
一會兒說“新主席別出花樣扯后腿”,一會兒又提“要降低親中力量”,還特意點出“投票率低、得票數是歷來最低”,明擺著就是質疑鄭麗文的號召力。
到了10月27日,眼看交接日期臨近,趙少康更是變本加厲,先放話鄭麗文該處理黨內親中勢力,接著又聲稱有很多黨員說想退黨,把矛頭直接對準鄭麗文的路線和地位。
可趙少康這些話,根本站不住腳。
但是沒有任何公開數據能證明存在“大規模退黨”,反而有國民黨桃園市議員黃敬平站出來反駁,說當地有里長因為鄭麗文當選,主動恢復了黨籍,還有不少民眾申請入黨。
前立委蔡正元也直言,退黨這事兒就是選舉式民主政黨的常態,沒必要糾結。
這種選擇性說辭,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帶節奏。
那么趙少康為啥非要在這個時候發難?臺媒分析,他的心思至少有三層。
![]()
第一層是路線逼宮。
鄭麗文堅持“九二共識”、反“臺獨”,還提“兩岸和平合作”。
而趙少康代表的“保守親美派”,想讓國民黨“處理親中勢力”、更貼近美國、不談統一,兩人路線完全岔開,他想通過施壓,逼鄭麗文往自己的路線上調整。
第二層是彰顯實力。
交接期人事還沒完全定,派系都在觀望。
趙少康想通過喊出“退黨”話題,看看黨內有多少人支持自己,攏住“反鄭”的聲音,這樣后續在黨內分工里就能拿到更多話語權。
第三層更直接,是圖謀換馬。
當年2015年的“換柱”事件,就是趙少康在媒體上持續唱衰洪秀柱,最后配合朱立倫等人完成“換柱”。
現在趙少康又用同樣的手法,想測試黨內反鄭力量,為可能的“換柱2.0”積累籌碼。
![]()
要是輿論響應熱烈,趙少康就聯合反鄭派系繼續發難;要是沒人理,他自己也能全身而退,算盤打得很精。
鄭麗文內外承壓
趙少康的持續發難,只是鄭麗文上臺前要跨過的第一道坎。
這位以“黑馬”姿態勝出的國民黨新主席,從當選那天起,就陷入了內外交織的復雜局面,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先看黨內,保守派和“反陸勢力”早早就擺好了“設卡”的架勢。
鄭麗文想推進黨務改革、理順人事關系,這些人總會在節骨眼上挑毛病;要么質疑她的路線“太激進”,要么在基層動員時故意拖后腿。
更關鍵的是,鄭麗文得穩住核心權力架構:秘書長系統是黨務運轉的“中樞”,中常委掌握著重要決策話語權,地方主委則直接關系到基層選票的凝聚力。
這三塊一旦出問題,交接期的“晃動”只會越來越大。
黨外的壓力更直接,民進黨那邊早就盯上了鄭麗文,就等著找機會發難。
![]()
畢竟鄭麗文曾是民進黨成員,對方手里握著不少她過去的言論素材,隨時可能拿出來炒作,給她扣上“反復無常”的帽子。
更棘手的是,民進黨還想借“外部力量”打壓她,之前有民進黨立委跳出來放話,說鄭麗文反對提高軍費、拒絕大量采購外部武器,試圖以此制造“外部不滿”的輿論,給她添堵。
除此之外,鄭麗文還要應對選舉的“硬考驗”:2026年的地方選舉、2028年的地區領導人選舉,都是擺在她面前的“大考”。
國民黨這些年選情一直不樂觀,核心問題就是路線搖擺,基層選民摸不清方向,中間選民又總被民進黨吸引。
鄭麗文要做的,不僅是整合黨內分散的資源,還要想辦法拉攏年輕選票。
同時,鄭麗文還得讓中間選民相信,國民黨能放下“內斗”,真正解決民生問題,而不是整天陷在口水仗里。
不過,鄭麗文也不是孤軍奮戰。
![]()
面對趙少康“退黨潮”的說法,黨內不少人站出來為她發聲。
桃園市議員黃敬平直接曬出了實際情況:當地有里長因為鄭麗文當選,主動恢復了國民黨黨籍,還有不少普通民眾拿著材料來申請入黨,“退黨潮”根本是無稽之談。
資深黨員蔡正元也出來打圓場,說“黨員進出是選舉型政黨的常態,沒必要糾結”,一句話點破了趙少康說辭的“炒作本質”。
臺中市長盧秀燕的愛將、國民黨立委黃建豪則從大局出發,呼吁大家給新主席“多些時間”,畢竟現在是“重新整隊”的關鍵期,窩里斗只會讓對手看笑話。
這些支持的聲音,雖然沒形成“聲勢浩大”的場面,卻像一顆定心丸,穩住了基層的情緒,也讓鄭麗文在應對挑戰時多了幾分底氣。
更重要的是,鄭麗文自己也沒慌。
面對趙少康的施壓,鄭麗文沒陷入情緒化的對抗,反而用“柔中帶剛”的策略回應。
派候任副主席蕭旭岑赴陸溝通,明確傳遞“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立場,既亮明了自己的路線,也給了黨內支持統一的力量一顆定心丸。
在人事布局上,鄭麗文也沒只顧著“平衡派系”,而是選了李乾龍、季麟連這些有經驗的老將入列,就是想讓黨務盡快步入正軌,避免交接期出現“權力真空”。
![]()
結語
朱立倫交權在即,國民黨的權力交接本應是“平穩過渡”的契機,卻因趙少康的發難變成了“派系角力”的舞臺。
鄭麗文能不能扛住壓力,趙少康會不會收手,這不僅關系到鄭麗文個人的政治前途,更關系到國民黨未來的走向。
畢竟,選民要的不是“口水仗”,而是能真正為他們解決問題的政黨。
信息來源:
海峽導報:《趙少康爆“很多人想退黨”?盧秀燕愛將:應給鄭麗文更多時間調整》2025-10-27
![]()
喜歡本期節目,請您點擊“關注”,不錯過下期分享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圖片來源于網絡,此文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