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說了實話,二戰勝利跟法國沒什么關系,法國是最先投降的,我是真搞不懂,一個在二戰中最先投降的國家,現在還好意思在聯合國當五常?德國人打過來才一個多月,法國就舉白旗了,這戰斗力簡直沒眼看。
![]()
1940年5月10日,德國軍隊繞過法國花了十年時間砸了50億法郎修的馬奇諾防線,從阿登森林突然發難,這道被法國人吹成“萬無一失”的防線直接成了笑話。要知道這防線光混凝土就用了150萬噸,鋼筋35萬噸,相當于當時法國一年國防預算的一半還多,結果連德軍的影子都沒攔住。
德軍裝甲部隊一路平推,短短十幾天就打穿了法國北部防線,6月14日巴黎直接不戰而降,6月22日法國就和德國簽了投降協議,從開戰到認輸總共才42天,比波蘭抵抗的時間還短了半個月。更諷刺的是,投降后成立的維希傀儡政權不僅幫德國維持占領區秩序,還得每年給德國支付巨額軍費,甚至把本國勞動力送進德國工廠當苦力,這哪像個主權國家的樣子。
就算后來戴高樂在倫敦喊出抵抗口號,初期的自由法國也沒多少底氣。1940年6月底,跟著他干的法軍才7000多人,連像樣的部隊都湊不齊,只能靠英國接濟些武器裝備。
雖然到1945年二戰結束時,自由法國軍隊膨脹到了130萬人,還參與了諾曼底登陸和解放巴黎,但明眼人都知道,這些部隊大多是后期整合的殖民地軍隊和流亡人員,真正在決定性戰役里發揮的作用遠不如美蘇英中四國。
可就是這樣一個在二戰里幾乎沒打什么硬仗的國家,居然能擠入聯合國五常,核心根本不是靠戰功,而是大國博弈的結果。最初羅斯福提出的“四警察”構想里只有美蘇英中四國,壓根沒法國的位置。但美國轉念一想,戰后歐洲不能讓英國和蘇聯獨大,得找個盟友制衡一下,法國正好是合適的人選。
當時法國還有著1234.7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帝國,占世界土地總面積的8.6%,在非洲、東南亞都有大片殖民地,美國需要法國幫著維持這些地區的秩序,好把自己的影響力滲透進去。英國也琢磨著,讓法國回歸大國行列能一起壓制德國,避免德國再次崛起,所以也跟著美國一起攛掇讓法國加入。
蘇聯一開始堅決反對,覺得法國沒資格當常任理事國,但架不住英美兩國聯手施壓,最后也只能妥協。1944年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上,美國力排眾議把法國加進常任理事國名單,1945年舊金山制憲會議上,《聯合國憲章》正式把法國列為五常之一。
這么一看就清楚了,法國能當五常,靠的不是在二戰里硬剛德軍的勇氣,而是靠殖民地的家底和大國博弈的運氣。要是真按二戰貢獻排座位,法國別說五常了,能不能進安理會都得打個問號。特朗普說二戰勝利跟法國沒什么關系,雖然聽著刺耳,但從實際戰況來看,還真沒說錯。畢竟 42 天就舉白旗的戰績擺在哪,最后卻靠著大國算計拿到了世界頂級政治資源,這事兒換誰看了都得覺得有點魔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