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發布《關于開展本科生高水平創新成果替代畢業設計(論文)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2026屆本科畢業生可申請用高水平競賽獲獎、創新實踐項目結題、學術論文發表、發明專利授權四類成果,替代畢業設計(論文)。
![]()
《通知》規定,申請替代畢業設計(論文)的創新成果須滿足一定要求,申請人須通過2026屆第一輪畢設資格審核,并作為高水平競賽獲獎、創新實踐項目結題、學術論文發表、發明專利授權四類成果的主要完成人(或參與人)。
事實上,關于“是否取消本科畢業論文”的討論已持續多年。本科畢業論文,是本科生的一道“坎”。忙碌的畢業季,考公、考研、實習、秋招春招和畢業論文混雜在一起,讓諸多面臨畢業的學生難以招架。對于改革畢業生考核方式的呼聲,也越來越大。
近年來,包括北京郵電大學、浙江農林大學、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允許學生將學科競賽獲獎、發表學術論文、出版著作等代替畢業論文參加畢業答辯。國內高校在本科畢業考核評價方面也逐漸展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高校畢業考核形式雖然趨向于多元,但具體應該采取哪種方式,不同專家學者的觀點各不相同。
部分專家認為,畢業論文作為高校學生獨立完成的結業任務,其寫作過程本身就是一次高度自我管理的鍛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自行尋找材料、組織思維與語言、構建論文框架,這進一步提升了他們的學術素養和綜合能力。因此,以畢業論文為主的考核方式依然很有必要;如果本科生畢業論文取消,將會導致本科培養質量的下滑,本碩銜接會出現學術能力斷層。
也有專家學者持不同看法,要想更加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不能僅依賴于畢業論文這一單一指標。在當前就業市場上,企業越來越注重求職者的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因此,通過畢業設計、實習實訓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可能更為直接和有效。更重要的是注重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讓他們成長為社會需要的人。
2025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正式施行,學士學位的授予條件十分明晰。接受本科教育,通過規定的課程考核或者修滿相應學分,通過畢業論文或者畢業設計等畢業環節審查,表明學位申請人達到下列水平的,授予學士學位:(一)在本學科或者專業領域較好地掌握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二)具有從事學術研究或者承擔專業實踐工作的初步能力。
《學位法》對學士的學位獲取,作出了明文規定;同時也賦權給高校、科研單位等學位授予單位,結合自身學術評價標準,制定學位授予具體標準。
可見,本科畢業論文,并非“唯一答案”。畢業設計、創新成果等,是本科畢業這道題的“其他答案”。人們期待這類措施可以推動學術評價模式多元化。但是,畢業論文可以取消,高校也需要拿出有說服力、經得起檢驗的替代性方案。很多新型的學術考核方式,是否科學、合理,會不會變成給學生放水、走后門的捷徑,恐怕也需要更慎重的考慮。
如何構建多元的評價體系以培養高素質人才,仍是一個漫長的探索過程。教育評價改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不能全盤否定傳統學術訓練,應該在堅持學術規范的基礎上,實現評價手段的多元化。簡單來說,就是讓學術型人才在理論研究中深耕,讓應用型人才在真實項目中鍛煉,讓每個學生都能選擇最契合自身發展的評價方式。
日益多樣化的畢業考核方式,對高校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加強本科生出口關的質量管理,將是更大的課題。
“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綜合整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各高校官網、《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澎湃新聞等
新媒體編輯:常暢
如需交流可聯系我們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