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本科生失誤操作反而登上《Nature》?
最近一篇化學論文刷爆全網!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張夏衡老師團隊,在Nature發表論文《Direct deaminative functionalization with N-nitroamines》,提出了一種全新的有機化學反應!輝瑞總監在審稿意見中直呼“真正的杰作”!
![]()
打開杭高院的官網,首頁就是喜報
網友們也都嗨翻了天!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有機化學上熱搜!
有人說它改寫了百年教科書。
![]()
有人說這反應可以直接命名為Zhang-Xue反應。
![]()
還有人說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真正的諾獎級成果。
![]()
更神的是,很多群里都在傳這篇論文“背后的故事”,大概總結為:本科生失誤操作竟然沒爆炸,全組藝高人膽大硫酸/硝酸混著加,橫批拿下Nature全靠命大。
![]()
“本科生的危險失誤意外發了Nature”,這種科研爽文故事誰都愛聽。但這里我必須指出:首先,杭高院,就沒有本科生。
杭高院全稱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是19年成立的研究型機構,20年才有首批新生入學。人家只招研究生,不招本科生。
![]()
其次,根據目前找到的采訪,和一張疑似是張老師團隊的辟謠截圖,能看出實驗成果確實源于一次偶然,但研究路徑都有跡可循,絕對不是什么實驗人員亂加濃硝酸濃硫酸瞎開反應。
![]()
張夏衡老師師從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avid MacMillan,來到杭高院后也是成果頗豐。下面我努力為大家解讀一下張老師這篇Nature論文!
![]()
02、細讀Nature原文,張組究竟做了啥?
這篇Nature論文目前發布的是未排版版本,正文共19頁,但補充材料長達368頁!很難想象作者是在什么精神狀態下肝完這個補充材料的。
![]()
張老師團隊主要優化了一個有機合成路徑,把芳香胺(ArNH2)到芳香鹵化物(ArX)的過程給變得更簡單、更安全、成本更低。
![]()
芳香鹵化物這玩意在有機合成里是相當有用啊!后面能各種交叉偶聯反應,在制藥、材料等領域都能大放異彩!
![]()
芳香鹵化物(ArCl/ArBr/ArI)產品非常多,應用也廣泛,總之豐富又有用!張老師把芳香胺轉化為芳香鹵是大功一件!
在這之前,大家用的都是一百多年前的古法——1858 年 Griess 發現的重氮化反應和1884 年桑德邁耳發現的Sandmeyer反應。整個過程需要小心翼翼在冰水浴中合成重氮鹽,再加入氯化亞銅催化。經典是經典,但也有弊端。
![]()
Sandmeyer 經典路線↑
中間就是重氮鹽,第二步還要加金屬鹽催化
一是重氮鹽不穩定,易燃易爆炸!比如二硝基重氮酚,就是一種著名的炸藥。
二是反應要加入金屬鹵化物作為催化劑,后面還得分離提純,很麻煩!
相當于以前反應搞不好可能會炸,搞好了也得再提煉一波、產率打折。
![]()
我特地翻了我們有機課本找到這一頁了
有一天,張老師團隊本來想用吸電子試劑處理芳香胺來弱化C-N鍵,用了好幾個試劑都沒成功。當試到硝酸的時候意外發現,反應得到了N-硝基胺!
![]()
這玩意雖然100多年前就被發現了,但竟然真就沒有人研究過!張老師開始研究它的性質,隨后發現,它很容易就能變成芳香鹵化物!
哎,好像可以不用繞路到重氮鹽了!也不用加金屬催化劑了!張老師早點發現,我有機教材都能少學十幾頁了!(當然,更可能是教科書還要增加張老師的反應,還得多學幾頁)
![]()
至于傳聞中的張組研究生濃硫酸濃硝酸一通混合亂加,那是瞎說。論文里只說加硝酸,根本就沒有硫酸什么事。
![]()
張老師團隊的路線↑
這反應妙就妙在,關鍵的反應中間體N-硝基胺盡管不穩定,但它很快又會被后面的物質反應掉,并不會在體系里累積。所以整體比傳統方式更安全可控。你看下面這路線,多溫和,多舒適
![]()
反應最后還會生成笑氣,祝本文讀者笑口常開
正因為張老師這反應非常簡單,用一鍋法就能得到好產物!比如要合成治療關節炎的依托考昔,過去要5個步驟慢慢弄,現在3個步驟一鍋哐哐燉,锃光瓦亮結實的好產物就出來了!
![]()
可能因為張老師是四川大學畢業,喜歡一鍋煮也合理
![]()
03、給大家展示下恢弘的科研工作量
大家別以為張老師團隊就是無意中在路邊撿到黃金了,這篇看似不長的論文中,有幾頁配圖簡直是恐怖如斯!
比如這個, 普通人可能只看到一堆跳舞小人,但科研人能看到背后掉了多少碩博的頭發!這一頁紙背后掉的至少能做頂假發!我的頭皮都在發麻!
![]()
這里面每一個分子,就是他們用這個方法做的一個反應,每個反應都給出了核磁圖和產率。一張圖上有幾十種反應物,而這樣的圖差不多有九張!
![]()
為了驗證反應的效果,就要提純最后的反應產物,拿到純的物質后去打核磁。這樣的事我干過,一般等核磁輪到我就要等好幾天,做好多次結果還是一堆亂峰…這實驗讓我做的話,估計延畢好多年才能做完。
但張老師團隊的補充資料里,扎扎實實368頁,每個產物的實驗過程都有,看看這恐怖的工作量,我光劃拉著看都要好久!算了算了,這Nature我決定以后還是不發了。

找尋新的反應路徑和合適的反應條件就像盲人摸象,但張老師摸出來了。不僅方法省事,產率也高!他們論文中詳細做了對比,很多傳統重氮路線做不了的它都能搞定,簡直全能好手
![]()
現在,各位應該都大概明白張老師團隊的工作有多厲害了吧!
我的化學水平顯然不足以給出評價。但我個人感覺,這個工作確實值得進入有機教科書!可以在邢大本第18章的18.7節后增加一節“芳香胺的脫氨官能化”
![]()
張老師也值得教科書里一個人名反應,大家以后化學考試應該要背的
很多人都關心,它是否會問鼎諾貝 爾獎?我個人淺薄的感覺是,有機領域的諾獎似乎更偏好全新的反應機制。
比如2 021年張老師導師MacMillan 的 不對稱有機催化、2022年Sharpless等人的點擊化學、2010年Heck、根岸英 一、鈴木章的鈀催化交叉偶聯反應等等。
![]()
本篇Nature讓芳香胺通過N-硝胺再消去一氧化二氮的脫氨官能化算不算諾獎眼中全新化學機制?不好說,取決于諾獎委員會的喜好了。
這個反應更大的價值,可能還是在化工制藥領域的實際應用!目前張老師團隊已經做出了公斤級嘗試,證明它可以規模化放大。化學家已經把路鋪好了,等著工業界沿著這條路開干了!如果真能讓藥品開發更便宜,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受益啊!
04、一些趣聞彩蛋
這篇文章發表神速!從投稿到錄用僅一個多月!大家投稿過的都知道,文章能在一年內發出來,都算是逢兇化吉人自有天相。能在半年內發出來,我愿意給期刊主編吃齋念佛。
Nature官網有投稿全流程記錄,各位可以瞻仰下,給自己論文投稿進度+10%。
![]()
由于文章太精彩,急得Nature編輯 還沒排版就先發出來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不是最終版。在Nature上也有提醒:大家伙先看,我還在排版哈!別催!
![]()
張老師組里活動很豐富!在課題組展示網站上,能看到張老師組里團建經常去西湖周邊玩,可能有自然的療愈,就能把文章發表在自然(Nature)上。
![]()
張老師此前也表示,在杭州搞科研很不錯,平臺好、生活環境也好,歡迎大家來杭州!
![]()
1樓可獲得《基礎有機化學》教材一本
10樓可獲得杭州冰箱貼一個
20樓可獲得火鍋底料一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