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迎來四十周年院慶。四十載春華秋實,北大光華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浪潮中應運而生,也在這一進程中不斷成長與蛻變,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創造管理知識、培養商界領袖、推動社會進步,這四十年,是北大光華不斷邁進的四十年。以厲以寧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光華人留下的教育理念,歷經歲月的沉淀,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光華人。
為慶祝這一重要時刻,學院將圍繞光華40周年推出系列回顧文章。在這些文章中,每一位講述者都將帶領我們回溯光華的過往歲月,重溫那些重要的歷史時刻、關鍵的發展節點,以及他們在光華的親身經歷與深刻感悟。他們將分享在學術研究道路上的探索與突破,講述如何以智慧和汗水為光華的學術大廈添磚加瓦;他們也會暢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點滴故事,展現光華如何為社會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術人才及商界領袖……
讓我們跟隨他們的筆觸,走進光華的四十年,感受學院深厚的底蘊、蓬勃的活力與不變的初心。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回顧往昔,展望未來,共同見證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邁向新征程的堅定步伐。
![]()
劉玉珍:超越投資誤區的學術探索道路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金融學系教授
2007年,懷著對大陸經濟發展的展望以及對兩岸交流的深深期盼,我決定離開熟悉的臺灣政治大學,跨越海峽加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這是一個同時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決定。北大學生聰明勤奮,大陸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這一切都深深地點燃了我內心的奮斗激情。
學術研究不應僅局限于紙面的討論,而是要在實踐中尋找答案,并為社會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回望我的學術道路,我親歷了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2008年的次貸危機,以及2015年A股市場的劇烈波動與2024年資本市場的改革問題。在投資市場中,散戶的喜怒哀樂、起起落落,猶如一面鏡子,映射出市場的真實面貌,也深深影響了我對資本市場的理解和研究。一直以來,我專注于新興市場的金融研究,我的論文大部分都使用了中國市場數據。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將中國的金融現象和實踐帶到國際舞臺上,讓全世界看到中國金融的發展與變革。
政策研究:構建資本市場的健康生態
我始終相信,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政府、研究機構和金融機構共同努力,形成一個政策引導、學術支撐、產品落地的生態體系。故而我的學術研究一直致力于為金融市場制度建設提供支持,通過分析市場投機行為、散戶交易對市場的影響等問題,為政策制定提供前瞻性建議。我發表于《管理科學》(MS)的論文探討了投機行為的跨市場傳染機制,為減少市場波動提供了新的思路;發表于《金融研究評論》(RFS)的論文揭示了散戶參與市場的行為模式,為交易規則的優化提供了實證依據。
投資者保護與教育:
從“韭菜”到理性投資者
在長期研究資本市場的過程中,我越來越認識到,制度建設固然重要,但市場的健康發展也離不開每一位投資者的理性決策。投資者的行為不僅關乎他們自身的收益,更對市場的穩定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在實際投資中,我們發現即使高知識水平的投資者,也會因為情緒波動或認知偏差而做出非理性的決定。有人曾打趣說,我是研究“如何防止散戶被割韭菜”的專家,但我其實更愿意被稱為“投資者保護與教育”的研究與踐行者。保護散戶不只是減少他們的損失,更是要幫助他們理解投資的本質,樹立正確的、理性的投資觀念。
在我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始終專注于研究如何推動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特別是通過學術論文、政策咨詢和教學工作,強調投資者保護與教育的重要性,并倡導行為金融學在個人和投資財富管理中的必要性。多年來,我深刻意識到,即使是在高知識水平的人群中,也常常存在不理性的投資行為。在光華的課堂上,我通過講解行為金融學理論和實際案例,幫助學生認識到市場情緒和心理誤區的影響。
然而,面對眾多的投資者,通過單一的課堂教學來普及投資者教育顯然是杯水車薪。因此,2020年以來,我致力于撰寫投資者教育的書籍,重點剖析如何超越投資誤區與傳播投資者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我也不斷與政府相關單位和金融機構交流,探索各種通過金融科技創新來實現投資者教育的方式。
投資者行為始終是我研究的重點。我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個人投資者參與股市的行為特點和經濟后果,為理解股票市場中個人投資福利、個人投資者行為偏差、個人投資者極端事件下的風險承擔行為,以及投機行為的跨市場傳染等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證據。例如,我對個人投資者在面對極端事件時反應不足的現象的研究,剛好也為后來全球疫情期間的投資者行為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此外,我還分析了養老基金管理中投資者自主決策的風險,強調了政策引導的重要性。我希望通過這些研究,讓每一位投資者都能更好地理解市場規律,實現收益與風險的平衡。投資者教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我始終相信,通過持續的努力,投資者的理性和金融素養將逐步提升,從而為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光華聚集了一批非常優秀的同事和學生,他們也是我日復一日開展科研的動力。光華管理學院的學者們都是各自領域的頂尖人才,與多位教授合作不僅拓寬了我的研究視野,也提升了我研究的深度和創新性,使我得以在我熱衷的行為金融學領域進行深入與跨學科的探索。
未來,我希望繼續推動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和投資者保護工作。通過服務于社會實踐,為社會盡一份學者的心力是我來到光華的初心,也是我堅持一生的追求。反思過去、展望未來,我將在光華這片熱土上繼續努力。
![]()
劉玉珍,現任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金融碩士項目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行為金融、市場微觀結構、財富管理以及量化投資產品設計。目前已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Review of Asset Pricing Studies 發表論文多篇,另有30多篇英文論文、數十篇中文論文發表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季刊》《金融研究》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曾被諾貝爾獎獲得者Daniel Kahneman教授在The Economist上撰文隆重推薦閱讀。劉玉珍教授憑借在行為金融和證券市場制度設計領域的卓越成果,長期參與監管制度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政策監管及實務經驗。
![]()
來源 | 光華40周年史冊編寫組
排版 | 李珅
編輯 | 王小雅
審閱 | 塔娜
近期發布:
陸正飛:親歷會計學科跨越式發展,我與光華的25年丨光華40周年
徐菁:歸來十八載丨光華40周年
張閆龍:在希望的田野上丨光華40周年
王漢生:我與光華的三七二十一丨光華40周年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