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歐洲企業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2023年10月25日,彭博社發布的一則消息揭開了這一群體的尷尬現實:面對中國在貿易摩擦中的強硬姿態,那些高度依賴稀土資源的歐洲制造商遭遇了斷供危機。若想重新獲得供應資格,必須按照中方要求提交核心技術資料與企業內部運營數據。
![]()
2
當德國政府仍在權衡應對策略之際,部分歐洲公司已率先行動,主動將原本保密的關鍵生產參數和研發信息遞交至中國政府。對他們而言,維持生產線運轉遠比保護數據更為緊迫。一旦停產,不僅訂單無法交付,市場份額也可能永久流失,這種連鎖反應帶來的損失遠遠超過數據外泄的風險。
![]()
3
那么,德國工業為何會深陷如此被動局面?這場圍繞戰略礦產展開的博弈又將如何演變?
![]()
4
一座密不透風的規則迷宮
5
今年4月,針對17種稀土元素中的7類中重稀土,中國正式實施出口許可管理制度。尚未等歐洲方面理清頭緒,10月9日商務部接連發布第61號與第62號公告,進一步收緊管控措施。新增管制清單囊括了多種關鍵性稀土成分,標志著政策進入全面升級階段。
![]()
6
更引人注目的是,任何海外制造的產品,只要含有源自中國的稀土材料且占比超過0.1%,再次出口前均需取得中方審批。這意味著中國所守護的已不僅是自然資源本身,而是從原始開采、高效萃取到高端應用的整套技術體系。從地質勘探方法到分離提純流程,再到終端加工工藝,每一個環節都被納入嚴密監管網絡。
![]()
7
整個產業鏈條幾乎無死角地被鎖定,企圖繞道而行的國家只能望而卻步。不僅技術圖紙和技術參數受到嚴格限制,連基礎性的下游處理經驗以及人員技術交流也被禁止。歐洲企業在震驚之余,不得不接受這一新的國際現實。
![]()
8
對于選擇配合的企業來說,首要挑戰是滿足復雜的申報要求:所有文件必須使用中文撰寫,并強制采用WPS辦公軟件填寫表格。這一規定迫使眾多歐洲企業緊急尋找精通中文的技術翻譯與合規專員,全球范圍內掀起一波“中文+稀土”復合型人才搶奪潮。這種強勢姿態的背后,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稀土資源國與加工國的底氣所在。
![]()
9
歐洲龍頭的囚徒困境
10
新規帶來的沖擊首當其沖落在此前對華立場強硬的德國頭上。作為歐洲制造業的核心引擎,該國在政治上渴望展現強硬姿態,但經濟結構卻使其難以承受供應鏈斷裂的后果。德國工業體系對稀土的高度依賴使其極易受到外部制約,缺乏替代渠道直接導致多個關鍵行業陷入停擺。
![]()
11
截至9月底,已有46家德國制造企業因原料短缺被迫暫停生產。據業內預測,到12月這一數字還將上升10家。早在6月,歐洲汽車供應商協會就發出預警:4月初提交的數百份進口申請中,最終獲批者寥寥無幾,審批通過率極低。
![]()
12
一家接一家工廠熄火停產,逐步演變為整個區域工業體系的系統性衰退。歐盟內部評估指出:倘若對華采取激烈反制手段,最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歐洲電動車交付周期延長兩年以上,綠色能源轉型進程或將倒退十年之久。
![]()
13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市場占據約三成份額,一旦供應鏈中斷,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預計可達數百億歐元。面對如此沉重代價,決策層雖有不甘,卻無力回天。在現實壓力面前,妥協成為唯一可行路徑。
![]()
14
當前歐洲政壇呈現明顯分歧:法國主張采取強硬回應,甚至不排除實施報復性措施;德國態度搖擺,雖提出可啟用“反脅迫工具”(ACI)進行談判,但實際行動遲緩;與此同時,同樣嚴重依賴中國稀土的匈牙利等國已明確表示反對任何形式的對抗。各方立場撕裂,難以形成統一陣線。
![]()
15
于是外界看到一幕奇特景象:政客們在公開場合高調宣示主權與獨立,而企業界早已悄然轉向務實路線。包括多家德國巨頭在內的歐洲企業陸續開始填寫中方規定的申請表,愿意遵守全部條件以換取恢復供貨的機會。
![]()
16
誰在玩雙重標準的游戲
17
回顧歷史,上世紀90年代正是美國率先對中國實施稀土技術封鎖。到了2018年,美方又將多家中國稀土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加以制裁。就在2024年,美國進一步強化《芯片法案》,擴大對華技術禁運范圍,其限制程度實際上遠超當前中國所采取的措施。
![]()
18
因此,簡單指責中國“卡脖子”顯然有失公允。今年第二季度,中重稀土價格迅速攀升至歷史新高。根據Argus發布的市場數據,氧化鏑在歐洲市場的到岸價僅一個月內便從約310美元/公斤飆升至1000美元,漲幅超過兩倍;而氧化鋱更是突破4000美元/公斤大關,創下新紀錄。
![]()
19
價格上漲背后,是中國稀土產業整體盈利能力的顯著提升。今年第一季度,相關企業營收同比增長達141.32%,實現由虧轉盈的重大轉折。依托占全球92%的高純度重稀土精煉能力,以及掌握數百道萃取工序精準控制的核心優勢,中國終于奪回在全球供應鏈中應有的議價權。
![]()
20
更重要的是,中國對全球稀土資源布局的掌控力持續增強。2023年9月30日,盛和資源完成對匹克公司的收購,成功取得坦桑尼亞Ngualla稀土礦的控股權。該項目預計于2027年投產,屆時將成為中國穩定的中重稀土原料來源之一。
![]()
21
同時,中國正在南非投資建設先進的稀土分離工廠,并輸出自主專利技術,協助當地培養專業技術人才。這些舉措清晰表明,中國推動的新規則并非旨在制造恐慌或壟斷,而是致力于構建一個以自身為核心、更加穩定、更具韌性的全球稀土供應鏈體系。
![]()
22
為應對挑戰,今年10月,美國、日本與澳大利亞簽署三方稀土合作協議,試圖打造脫離中國的獨立供應網絡。然而現實難題依舊存在:美國僅具備輕稀土分離能力,缺乏重稀土加工技術;日本雖擁有一定技術儲備,但本土無礦產資源;澳大利亞雖坐擁豐富礦藏,卻嚴重缺乏深加工設施。三方各自短板明顯,短期內難以形成有效替代方案。
![]()
23
西方世界必須清醒認識到,在稀土領域,過去那種單邊主導的舊秩序已經終結。在中國強大的全產業鏈支撐和充足的資源儲備面前,新的國際規則已然成型。未來的發展方向不應是對抗與割裂,而應是合作與共贏——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可持續的全球供應鏈體系,終將惠及更多參與者。
![]()
24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稀土領域對歐采取禁令的相關內容了,不知道各位對此有什么看法?
![]()
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