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長來中國前說,德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是反對武力改變臺海現狀,德國希望中國配合美國要求,放松稀土出口管制,但是德國不打算放棄對華半導體出口的嚴格管制措施德國希望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
如果不說背景,你是不是還以為這是大清“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年代?
可現實是,德國經濟自從疫情之后就一直半死不活。
現在引以為傲的制造業,還被中國稀土卡著脖子。
更慘的是,雖然他被中國卡脖子,但其實咱本來都沒想卡他脖子。
是我們掐著美國脖子的時候,他非要把腦袋伸進來,說有本事你一塊掐?
結果就變現在這樣,像個小雞子一樣,被掐脖拎起來了。
![]()
你德國算老幾,連桌都上不了的玩意,還在這打嘴炮,誰有功夫搭理你?
他們這些政客,既不專業,又不聰明。
![]()
記得之前德國那個外長,就是那個擅長360度翻轉的體操運動員,到巴西去出差,痛心疾首的對巴西總統盧拉說:現在烏克蘭在打仗,巴西人居然還在關心超市里面食品的價格。
![]()
什么玩意啊!
他們就是要通過這種道德表演來維系一種全球領導者的虛幻人設,讓民眾繼續沉浸在西方價值優越的迷夢中,從而掩蓋經濟競爭力持續下滑的尷尬。
為此他們寧愿付出巨大的現實代價,拒絕廉價的俄羅斯能源,采購數倍價格的美國液化氣,讓民眾和企業承擔高昂成本,將政治正確置于民生經濟之上。
說白了,他們心里根本沒有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他們只在乎美國的利益、以色列的利益,還有就是給澤連斯基送錢。
前幾天,看到中國有一個學者說:歐洲只有兩種國家,一種是小國,一種是不知道自己是小國的小國。他們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搞一個小院高墻,征收別的的碳稅,而不去提升企業競爭力,妄想依靠區別對待,用貿易規則欺負非西方國家,妄想通過這種方式一直保持優勢。歐盟的的建議不重要,最終他們會失敗的"
然后后面有一個歐洲人評論說:是的,的確歐洲人比較難打交道,不如美國人有實力,也不如美國人坦誠。
德國如果不能認清新世界,跟不上發展的潮流,被甩在匈牙利后面也不是不可能。
歐洲國家最大的問題是背靠歐盟和北約,每個個體都覺得自己是美國中國這樣的國家,包括法國德國都不例外。
其實對待歐洲任何一國都沒必要當回事,到了2025年其實美中俄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歐洲甚至狐假虎威都算不上,畢竟狐貍在生態位上還是個獨立的個體。歐洲既不團結,也不具備超級大國的實力。所以歐洲各種對外的動作和倡議,基本都被當做放屁。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射程之中。但是歐老爺還是睜開眼看世界吧,時代變了。美國能和中國打的有來有回是因為美國的確還是有實力的,歐盟純屬搞笑的。
歐盟還是認清自己的實力地位吧,你沒資格在餐桌上,你在菜單上。
俄烏談判,美國和俄羅斯談判都不帶歐盟玩,去白宮匯報都要坐在小椅子上聆聽圣訓,這個歐盟也沒啥意思了。
歐洲現在最大問題是美國的小弟化,越來越像美帝的小跟班,已經不能算獨立第三方力量。為美國鞍前馬后,任勞任怨,任打任罵。
![]()
現在東大對德的外交策略很明顯的,就是政冷經燙,跟對日本一個路數。
一方面跟德國政府基本沒搞什么有意義的外交活動,人來訪問也是愛理不理的,跟以前默大媽的年代完全不一樣。
但是轉頭就和一幫德企眉來眼去,含情脈脈。寶馬空客巴斯夫哐哐追加在華投資,大眾奔馳本土嘎嘎裁員關停工廠,后期可能會加深跟中國產業鏈的合作。
什么外長,路邊一條而已。要是德企高管組團來華訪問,商務部肯定高高興興地去接待。
東大經過這么多年的摸爬滾打也慢慢明白了,跟那些選票民粹孵化出來的擬人貴物相比,還是資本家好打交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