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4月,河南開封的孫秀菊阿姨開始不停地咳嗽。起初以為是炎癥,但治療過后,咳嗽還是反反復復。到后來,情況嚴重到她說幾句話就要“咳咳咳”一陣,根本無法連續講話。
![]()
那時,孫阿姨在洛陽幫姐姐照顧孩子。姐姐聽說有淮河醫院的專家到縣里坐診,就催她也去看看。
就是這次就診,改變了她的生活。拍完片子,專家卻讓她先出去,單獨留下了她的丈夫。孫阿姨心里咯噔一下,涌起不好的預感。
果然,丈夫出來后,沒有直接說明病情,只是說專家介紹了另一位醫生。隨后就是一連串的檢查:穿刺、加強CT、骨掃描……最終,診斷結果出來了:左肺腺癌,并且已經轉移到頭部,同時伴有甲狀腺結節和雙側淋巴結轉移。
醫生建議直接進行放療。孫阿姨很不解:“不能做手術嗎?”
醫生回答:“已經轉移到頭上了,沒法手術。如果手術,反而可能導致癌細胞擴散。”
這個消息,讓孫阿姨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了。
在完成20次腦部放療后,她的頭發掉光了,記憶力也變差了。緊接著又是化療,帶來的腰酸乏力、吃飯無味、消化不良等反應,讓她痛苦不堪。但比身體折磨更甚的,是精神的絕望。她在病房里日夜哭泣,覺得“可能化療沒做完,人就不行了”。
![]()
她更害怕拖累家人,最終落得人財兩空,甚至一度產生了輕生的念頭。“那一次在醫院,我真的不想活了,真想跳樓。”回憶起當時,孫阿姨仍心有余悸,“老公趕緊給姐姐、哥哥打電話,到處找我。”
女兒的淚水,丈夫的寸步不離,以及同病房病友的勸慰,都沒能完全打消她的念頭。直到一位病友對她說:“希福醫院,中藥,你去試試吧!”這句話,帶來了一線轉機。
2015年9月30日凌晨,孫阿姨在家人的陪伴下,悄悄出院,乘著夜色從開封趕往鄭州,來到了鄭州希福中醫腫瘤醫院。
了解到她的情況后,醫院的于主任和袁希福院長輪流開導她。他們用樸素的道理告訴她:身體好了,才有希望;帶瘤生存就像種地,地壯了收成才會好;要快快樂樂地過好每一天……這些溫暖的話語,慢慢融化了她心中的堅冰。
10月6日醫院回訪時,她表示效果還行,消化好轉,乏力改善了。此后,她一邊服用中藥,一邊完成了剩下的五次化療。她說:“放療化療的時候,中藥幫助我沒那么難受。別人都吐,我沒出現那個現象。”
2016年1月29日復查,顯示病灶縮小了。她繼續堅持“中藥+靶向”治療。4月份的復查帶來了更多好消息:左枕葉強化影消失,左肺結節影減小。
隨著身體一天天好轉,她的信心也越來越足。2017年開始,她改為春秋兩季進行鞏固用藥。
2023年10月復診時,她開心地說:“8年了,一切都好!能吃能喝,睡眠正常,還能送小孩上學。”
2024年4月26日,孫秀菊阿姨參加了“鄭州希福中醫第六屆百位抗癌明星康復經驗交流大會暨2024龍年中國行”開封首站活動,并登臺分享了自己的抗癌經歷。
![]()
![]()
回首這九年,她心中充滿感激:“我謝謝希福醫院的院長,還有我的于主任于大夫,是你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非常感謝!再一個謝謝俺老公,我都轉移到頭上了,記憶力都不好了,都是他寸步不離地陪著我,怕我走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