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至26日,由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與武昌理工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十屆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大會在武昌理工學院成功舉行。大會以“智能·人本·關愛:面向未來的美術教育”為主題,匯聚了200余位來自中國大陸、歐美、東南亞國家及我國港澳臺地區的美術專家與學者,聚焦人工智能與美術教育的融合,圍繞高等美術教育、基礎美術教育、社會美術教育三個層面展開深入交流。
![]()
開幕式上,武昌理工學院黨委書記高建勛代表學校致歡迎辭,介紹了武昌理工學院的辦學理念與特色。他強調,學校始終將“美育”納入人才培養的核心體系,并指出本屆大會是凝聚全球智慧、共商美術教育發展路徑的重要平臺。他表示,期待能夠分享不同國家和地區華人美術教育的成功經驗與創新模式,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探索美術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同時能進一步加強全球華人美術教育工作者之間的緊密聯系與務實合作,構建更加開放、包容、創新的學術共同體,攜手應對全球性教育挑戰,共同描繪世界華人美術教育事業的新圖景。
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主席張幼云教授在致辭中指出,本屆大會以“智能·人本·關愛”為主題,回應人工智能時代對美術教育提出的新挑戰。他強調要在科技賦能教育的同時堅守育人本質,關注文化認同與教育公平。張幼云教授特別肯定了武昌理工學院在藝科融合方面的實踐成果,并呼吁全球同仁攜手探索美術教育高質量發展路徑,為中華文化傳承與全球美育發展貢獻智慧。
![]()
大會設立高等美術教育、基礎美術教育與社會美術教育三大研討板塊,涵蓋AI賦能創作、藝術療愈、鄉村美育等前沿議題。圍繞大會主題,80余位海內外權威專家與學者發表了精彩演講。
閉幕式上,常務副校長別業舫在總結中對大會成果予以高度肯定。他指出,此次盛會為推動全球華人美術教育包容性、前瞻性發展貢獻了“武昌理工力量”。他表示,面對科技加速迭代與文化多元交融的時代背景,期待以此次大會為起點,堅持以人為本,深化跨文化對話,強化實踐導向,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審美素養與創新精神的時代新人,使美術教育真正賦能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
武昌理工學院盛婷教授分享了她的觀察:“AI技術正重塑藝術課堂,但教師的引導無可替代。武昌理工學院將傳統工藝與數字藝術結合的實踐案例,生動詮釋了‘科技向善’的理念——關鍵在于用技術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而非被工具定義。希望希望此次大會能成為一個‘催化劑’和‘連接器’。激發美術教育者對自身角色的重新思考與定位,并連接起散落在全球的實踐智慧,共同探索那些教科書上還沒有答案的新問題,為未來教育播下更多元的種子。”
![]()
世界華人美術教育協會(WCAEA)是一個在香港注冊的國際公益性學術機構,致力于推動全球華人美術教育的均衡發展和創新。自2003年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下屬的國際美術教育學會(InSEA)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來,WCAEA通過持續的國際學術交流,對美術教育領域產生了顯著的國際影響。歷屆大會已在中央美院、南京師大、中國美院、廣州美院、華東師大、寧波大學和香港教育大學等院校成功舉辦,獲得了廣泛的社會認可和學術聲譽。(通訊員:周黎,袁婷,陳亦菲 圖片:陳星雨,姚芯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