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楊凌農高會榆林展示區的展臺上,靖邊沙棘油膠囊、沙棘原漿陳列整齊;清澗“棗悅”復合果汁飲品色澤清亮,榆林農投的聯名月餅包裝精致。這些從紅棗、沙棘等初級農產品升級而來的深加工產品,依托完整的產業鏈條與可觀的附加值提升,成為榆林以科技創新驅動特色農業發展的鮮活注腳。
![]()
在眾多展臺中,來自靖邊的佑康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的沙棘產品成為亮點。該企業依托靖邊當地豐富的野生沙棘資源,構建起從原料采收、清潔壓榨到無菌灌裝的全鏈條生產體系,讓這株耐旱植物成為生態富民的紐帶。通過訂單收購模式,企業讓周邊農戶在沙棘采收季實現家門口就業,共享產業增值收益。
“我們的產品主要有沙棘原漿、沙棘油、沙棘飲料等,以當地純天然綠色的小果沙棘加工而成。通過先進的加工工藝,可大大增加沙棘的利用價值和附加值。”靖邊佑康沙棘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潔說。
“我們的‘棗悅’紅棗系列飲料,原料采購自榆林當地大棗,采取發酵深加工技術,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榆林合力北國棗業公司展位負責人高永強向參展游客詳細介紹。展臺上擺放的試飲杯前很快排起小隊,眾多游客駐足品嘗,不少人在喝完后又仔細查看,詢問購買渠道。
該產品采用預煮、酶解等十五道工序的先進工藝提取原汁,最大限度保留營養物質,成為全國第十四屆運動會(簡稱“十四運”)官方指定飲品。
![]()
紅棗產業的蛻變背后,是政策與科技的雙重發力。榆林市每年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紅棗產業,在政策激勵下,該公司與科研院所合作,從基礎食品到精深加工,再到生物科技延伸,研發出紅棗干制品、飲品等十大系列50多個產品,將產品附加值提升3至5倍。
“公司自成立以來,通過‘基地+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多元模式,累計收購紅棗3000余噸,投入幫扶資金3000余萬元。目前產品銷往全國市場和馬來西亞等7個國家,直接帶動就業300人,產業帶動就業3000余人次。”榆林合力北國棗業公司展位負責人高永強向記者介紹。
榆林農投展區內,聯名月餅樣品吸引了眾多參展商駐足。擁有“中華國餅”稱號的付翔爐饃,是榆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早在2000年就曾斬獲楊凌農高會“后稷金像獎”。雙方聯合推出的雜糧月餅,選用農投訂單種植的優質蕎麥、小米等原料,將“陜北剪紙”“榆林秧歌”等非遺元素融入產品包裝,成為“非遺+產業”融合的典型案例。
“此次我們甄選了12個縣區的優質農產品,特別推薦聯名月餅,還有子洲黃芪以及定邊的苦蕎茶。”榆林農投品牌營銷負責人許越一邊向參觀者介紹展品,一邊分享參展初衷,“希望能夠通過此次參展,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打開銷售渠道。接下來我們還將帶領各個優秀企業,走到更遠的地方,把我們的產品推向全國、推向全世界。”
從田間到展臺,從初級原料到高端商品,榆林農特產品的增值之路,正是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近年來,榆林市深入實施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鏈建設五年行動,全力打造蘋果、蔬菜、肉羊、馬鈴薯4個百億級主導產業和小雜糧、中藥材、肉牛、生豬4個十億級特色產業。通過建設國家級蘋果、肉羊、雜糧產業集群,榆林推動農業產業從單一的種養殖環節向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市場營銷等環節延伸,實現全產業鏈布局。2023年以來,榆林市每年設立12億元南部產業振興專項資金,重點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農業品牌打造和南部全域休閑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記者 陳靜仁 李杰 劉浩波 王重陽
編輯 強小強 校對 秦學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