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阿強在電子廠干了八年,每天踩著晨霧進車間,踏著星輝回出租屋。
他母親突發闌尾炎住院,他連夜趕回老家,看著病床上的母親和醫院催款單,他攥著兜里僅剩的三千塊,第一次動了“不想打工”的念頭。
“哥,你說咱普通人想掙點錢咋就這么難?”那天深夜,阿強蹲在廠門口抽著煙,煙頭忽明忽暗像他眼里的光。
我拍著他肩膀沒接話——這年頭,誰還沒在生活里摔過幾個跟頭?
可誰又能想到,三個月后,這個連紅燒肉都舍不得多買二兩的小伙子,竟靠賣牛肉火燒在城中村盤下間十平米小店,每天從早六點忙到晚九點,日流水竟能穩在四百到六百塊。
1、說起這牛肉火燒,那可是北方街頭的一絕。
外皮酥得掉渣,咬一口“咔嚓”響,內里牛肉餡鮮嫩多汁,夾著青椒粒和秘制醬料,香得人直咂嘴。
阿強當初花四千塊學的這配方,可不是普通貨色——光和面就有“三醒三揉”的講究,醒面時間要精準到分鐘,揉面得使“巧勁兒”像揉棉花糖;油酥要分三次抹,每次抹完得晾足半小時;最關鍵的牛肉餡,得用牛腩和牛肋條按三七比例混著剁,加秘制料汁腌足八小時,烤制時火候要“外焦里嫩”,多一分則糊,少一分則生。
2、為啥選這行?
早餐是剛需,十個人里有八個得吃早飯。
牛肉火燒成本低——面、油、牛肉加上調料,單個成本不到三塊五,賣八塊到十塊,利潤翻兩倍多。
而且這行門檻低,不用高學歷,不用大本錢,一臺烤爐、一個案板、幾袋面粉就能支起攤子。
更妙的是,它不像炒菜館得請大廚,自己學兩月就能上手,夫妻倆搭伙就能干,省了人工錢。
3、具體咋操作?
首先得選對位置。
阿強最初在城中村菜市場擺攤,發現上班族趕時間,就選在地鐵口、公交站附近,早上六點半到九點,人流像潮水似的。
后來盤下店面,也選在社區底商,門口能停電動車,方便居民買了帶走。
設備倒簡單,一臺電烤爐、一個和面機、兩張操作臺,再加些盆盆罐罐,總投資不過兩萬塊。
原料采購有門道。
面粉得選高筋的,和出來的面筋道;牛肉得挑帶點肥膘的牛腩,烤出來才香而不柴;油得用花生油,香且耐高溫;青椒得選薄皮的,切丁后不易出水。
每天凌晨四點,阿強就爬起來和面,面要揉到“三光”——手光、盆光、面光,然后醒半小時,再分成小劑子,抹上油酥,卷成螺旋狀,再醒半小時,最后搟成圓餅,抹上牛肉餡,撒上青椒丁,放進烤爐。
烤制時火候得盯緊,先大火烤定型,再轉小火烤透,這樣外皮才會酥得掉渣,內里卻嫩得流汁。
定價也有講究。
剛開始阿強賣八塊一個,后來發現老顧客多了,就推出“買三送一”活動,還賣五塊錢的小火燒,方便學生黨。
他還印了卡片,集滿十張送個火燒,回頭客越來越多。
營銷上,他在攤前支了個小喇叭,循環播放“酥到掉渣的牛肉火燒,不好吃不要錢”,還拍了短視頻發,吸引了不少年輕顧客。
4、但阿強也吃過虧。
有回他貪便宜買了批便宜牛肉,結果烤出來又干又柴,顧客吃了直搖頭。他趕緊換回原來的供應商,還額外多付了運費,就為保證肉質。
還有回,他為了趕時間,沒等面醒夠時間就烤,結果火燒硬得像石頭,顧客咬都咬不動。
他只好把那批火燒免費送給附近的環衛工人,還賠了笑臉。
從那以后,他定了個規矩:面沒醒夠時間,絕不上爐。
衛生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阿強每天收攤后,都會把操作臺、烤爐擦得锃亮,抹布煮沸消毒,食材生熟分開,連手套都備了兩副——一副和面用,一副包餡用。
他還辦了健康證,把證件貼在攤前最顯眼的地方,讓顧客吃得放心。
如今阿強的店每天能賣兩百多個火燒,月收入穩穩過萬。
他常說:“打工是給別人賺錢,創業是給自己賺錢。這牛肉火燒看著是小生意,但只要肯下功夫,也能掙出大錢。”
你看,生活從不會虧待認真生活的人。
那些說“賺錢難”的人,往往只是沒找到對的路子。
像阿強這樣,選對項目,用心經營,哪怕只是個小火燒,也能烤出大乾坤。
所以啊,別總想著“不想打工”,得想想“想做什么”——畢竟,這年頭,肯動腦、肯動手的人,從來都不缺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