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的“東風”,終于勁吹向酒行業?
近日,一則重要消息引起酒業人士的熱切關注:10月16日,工信部發布《關于推動歷史經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2026—2030 年)(征求意見稿)》(下文簡稱《意見》),首次將釀酒與絲綢、茶葉、瓷器、中藥、文房四寶等產業并列納入“歷史經典產業”范疇。
有行業人士認為,這一信號標志著中國酒業獲得了頂層設計的系統支持,徹底告別了“限制性發展”的歷史標簽,正式步入文化傳承與高質量發展并行的新階段。
深度解讀這一文件,其不僅明確了“歷史經典產業”的內涵與發展目標,更通過清晰的系列規劃,為歷史經典產業如何高質量發展,擘畫了一張宏偉藍圖。對于正處在深度調整與轉型探索期的白酒行業而言,這份政策既是價值認可的 “定心丸”,更是轉型發展的“導航圖”。
1
升維“歷史經典產業”
一杯酒的產業覺醒與價值重構
長期以來,白酒行業的價值認知存在明顯偏差:市場層面過度關注短期渠道利潤與價格波動,政策層面曾長期聚焦糧食消耗等問題,導致其文化價值與經濟潛力未能充分釋放。
從宏觀層面來看,在早期產業指導文件中,白酒產業被列為需嚴格控制新增產能的領域,2005年12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更將“白酒生產線”列為“限制類”項目,嚴格控制建設與擴產,直到2019年才從名錄中移除。隨后三年里,白酒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直到2021年行業再度進入深度調整期。
而此次《意見》開篇明確指出,“歷史經典產業”是文化底蘊深厚的中華傳統特色產業,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民族瑰寶,積淀著勞動人民群眾偉大創造力以及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大力發展歷史經典產業是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有效途徑,是傳承中華文明、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
可以說,這份文件從根本上厘清并拔高了包括白酒在內的釀酒行業的屬性定位,實現了從“松綁放行”到“主動賦能”的本質跨越。酒類產業自此超越了傳統的食品飲料工業范疇,置入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戰略高度,在國家層面完成了從“落后產業”到“文化瑰寶”的根本性認知轉變。
在酒說看來,將釀酒納入歷史經典產業,實質是對其三重核心價值的全面認可:在文化價值上,肯定其作為載體的文明傳承作用;在經濟價值上,認可其作為區域經濟增長引擎的作用;在社會價值上,凸顯其作為情感聯結紐帶的功能。這種多維價值認可,為行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認知基礎。
2
接過“新名片”
酒業如何走好產業升維之路?
《意見》不僅賦予了釀酒產業跨越時空、集物質與精神于一身的多重意義,更為歷史經典產業的發展作出系統性規劃,政策框架清晰,重點方向明確,為行業未來發展劃定了清晰路徑。
具體來看,《意見》提出了量化且務實的階段性要求,包括到2028年培育50家以上百億規模龍頭企業,打造若干千億級規模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塑造100個以上世界知名品牌;到2030年培育形成一批優勢明顯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和世界一流企業,推動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顯然,這一清晰的發展藍圖,將促進各類資源要素更定向地聚焦于優勢企業和產區,確保資源得到更為高效的利用,進一步推動優勢企業和產區發揮其領先優勢,帶動整個產業朝著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邁進。
為實現這一產業目標,《意見》規劃了五大發展路徑,分別是加強統籌規劃、推動傳承創新與轉型升級、促進多元融合發展、培育良好生態以及加快推進國際化發展,為歷史經典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系統指引。
具體到酒業,需以政策路徑為綱,結合產業特征精準發力。統籌規劃意味著產業布局要從粗放走向精細化,推動產區差異化定位,避免同質競爭。這要求各產區、核心企業明確自身文化特質與工藝優勢,在既有格局基礎上,進一步形成區位互補、梯次協同的集群生態。
傳承創新是酒業永續發展的根基。酒業在守護古法釀造精髓的同時,需積極擁抱智能釀造、風味研究、質量溯源等新質生產力,實現從“經驗驅動”到“數據驅動”的跨越。
多元融合為酒業打開新的增長空間。酒業要積極做好酒旅融合、鄉村振興、康養價值挖掘等跨界路徑,推動酒飲消費從單一場景走向更廣闊的生活方式領域。
良好生態的構建,涉及品牌、標準、政策與人才等多維度。酒企應把握品牌培育機遇,塑造具有文化識別度的品牌體系;參與制定行業國家標準,掌握品質話語權;善用產融合作平臺與產業投資基金,加速技術升級與市場拓展。
國際化發展是酒業實現價值躍升的關鍵一環。中國酒企應跳出傳統貿易思維,推動品牌文化、釀造標準與消費場景同步出海,實現從“產品輸出”到“文化輸出”的升維。
3
以歷史經典之名,鑄就產業發展新時代
接過“歷史經典產業”這張名片,酒業需要完成的不僅是產業層面的轉型升級,更是一場深刻的價值重塑與發展觀革新。這要求酒業從千年釀造文明中汲取智慧,從國家戰略定位中獲得力量,將“歷史經典”轉化為驅動行業持續前行的精神內核與發展動能。
酒業當以歷史經典產業之名為鏡,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坐標。這需要行業從以往的“謀生存”轉向“謀傳承”,從“求規模”轉向“求價值”,從“關注當下”轉向“著眼百年”。在釀造技藝的傳承中感悟堅守的力量,在文化價值的挖掘中堅定創新的勇氣,在產業生態的構建中培育開放的胸懷。
這份轉型的力量,源于對自身文化底蘊的深刻自信。當酒業真正理解并認同其作為文明載體的歷史使命,就能在技術變革中守住匠心,在市場浪潮中保持定力,在全球化競爭中彰顯特色。這種文化自信將轉化為產品力、品牌力和影響力,成為行業穿越周期、基業長青的根本保障。
展望未來,酒業當以歷史經典之名,構建起文化、科技與生態三位一體的新發展范式。這不僅需要企業家的戰略眼光,更需要行業全體的共同行動。讓我們期待,在歷史經典產業的新征程上,中國酒業能夠書寫出既有傳統韻味又具時代精神的新篇章,讓這杯承載著中華文明智慧的美酒,在新的時代散發出更加醉人的芬芳。
11月26-28日,2025華糖萬商大會將落地鄭州國際會展中心,同期多場高端產業峰會將解碼宏觀趨勢、厘清發展機遇,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或掃描圖中二維碼,即刻搶占珍貴名額!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