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莫言作品是在“丑化”中國,莫言得的那個諾貝爾文學獎根本不值錢,甚至說,西方故意把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莫言那部惡意“丑化”中國當年計劃生育政策的《蛙》是“不安好心”,是故意來惡心中國的。
現在,俄羅斯給莫言作品頒獎了。
![]()
2025年10月16日俄羅斯“亞斯納亞·波利亞納”國際文學獎評委會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的長篇小說《檀香刑》榮獲最佳外語作品獎。“亞斯納亞·波利亞納文學獎”設立于2003年,以列夫·托爾斯泰的故居命名,由托爾斯泰莊園博物館與韓國三星電子公司聯合發起。 該獎項評委會主席由托爾斯泰的后裔弗拉基米爾·伊里奇·托爾斯泰擔任,在全球文壇具有重要影響力。 往屆獲獎者包括奧爾罕·帕慕克等國際知名作家。
《檀香刑》這部小說的俄文版譯名為《死亡散發著檀香的味道》,由俄羅斯Inspiria出版社于2024年推出。評委會成員帕維爾·巴辛斯基評價這部作品時說道:“《檀香刑》氣勢恢宏猶如一座堡壘:難以進入一旦踏入便難以自拔。 閱讀此書帶來難以言說的享受更因觸及真正的中國文化而感到自豪。 這是一部歌劇般的小說它獨一無二地融合了歷史、激情與藝術。 ”
![]()
這不是莫言作品第一次獲得俄羅斯文學界的認可。 此前,莫言作品《酒國》、《紅高粱》、《豐乳肥臀》、《生死疲勞》、《我們的荊軻》、《蛙》都被引入俄羅斯,《蛙》俄文版話劇獲得俄羅斯國家戲劇獎“金面具獎”八項提名,《蛙》俄文版作品在2021年獲得“托爾斯泰莊院獎”提名。
看來,俄羅斯文學界還是很推崇莫言的。
需要說明的是,莫言這部在俄羅斯獲獎的《檀香刑》是被很多人認為是“莫言作品抹黑中國”的鐵證,認為作品內容體現了中國傳統刑罰的殘忍,突破人性底線,在向外界揭示中國人的“野蠻”,里面還有所謂“丑化”義和團的內容,簡直是“其言當誅”。
詭異的是,莫言作品這次在俄羅斯獲獎,已經“靜悄悄”地好多天了,沒有多少人宣傳這件事。按理說,俄羅斯文學的水平很高,其獎項的評選很具有權威性。在中國的互聯網上,“挺俄”的人又那么多,現在一個中國作家獲得了“友好國家”俄羅斯頒發的文學大獎,應該大張旗鼓宣傳才對呀!還能彰顯“中俄友誼”。為什么莫言作品在俄羅斯獲獎這件事被“低調處理”了呢?
其實,細想一下,現象背后都有原因。從互聯網上的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認為莫言作品在“丑化”中國的人與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的“俄粉”是高度重合的。莫言獲得俄羅斯文學大獎對這些人來講是大寫的“尷尬”。諾貝爾文學獎是西方的,當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莫言的時候,罵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莫言是在“惡心”中國,罵諾貝爾文學獎“不夠權威”,罵諾貝爾文學獎“更有政治意味”,柔順絲滑;但俄羅斯卻是這些人的“心頭好”,當俄羅斯給莫言頒獎,他們就不知道該贊同還是該反對俄羅斯的這個頒獎了。好像“贊同”和“反對”都不合適:如果認同俄羅斯的“頒獎”,那就相當于是在認同莫言作品,這對之前一直認為莫言作品“居心不良”的他們來講顯然是一種“打臉”;如果認為俄羅斯給莫言作品頒獎是在“故意給抹黑中國的作品頒獎”、是在“惡心”中國人,那當然也是“大逆不道”,怎么可以以如此惡意去揣測俄國人呢?俄羅斯在他們心中可是“神圣不可褻瀆的”。
請之前一直認為莫言作品在“丑化”中國,認為諾貝爾文學獎頒給莫言是在故意“惡心”中國卻同時在支持俄羅斯的人站出來走兩步,你們不能玩“雙標”,你們也拿出勇氣來罵一罵給莫言頒獎故意來“惡心”中國的俄羅斯文學評委,好不好?同樣的事兒,到了俄羅斯這兒你就不敢罵了,會讓人看不起的。
莫言作品在俄羅斯獲得大獎,這件事就像一面“照妖鏡”,讓世人把某些人的丑惡嘴臉一覽無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