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章:風沙為引,赴一場宿命之約
汽車碾過最后一段柏油路時,窗外的景致驟然切換。鋼筋水泥的叢林褪去喧囂,無垠的金黃如海浪般涌至天際,風卷著沙粒拍打車窗,發出細碎而執著的叩問。這便是金沙灣,被譽為 “城市中的沙漠,沙漠里的奇觀” 的秘境,也是我揣著祖父泛黃的行軍筆記,跨越三千里山河追尋的終點。
祖父曾是駐守邊塞的老兵,筆記里滿是對沙漠的復雜情愫:“沙粒如金,卻藏著刺骨的寒;落日如血,照見征人的魂。” 他在臨終前攥著我的手,渾濁的眼睛里映出虛幻的沙海:“去看看吧,那里埋著我們這代人的青春,也埋著華夏的根。” 此刻,我站在景區入口,望著遠處起伏的沙丘如沉睡的巨獸,忽然明白這場旅行從來不是簡單的觀光,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重逢。
初遇金沙,驚鴻一瞥醉塵心
辦理入住時,民宿老板遞給我一條藍白格紋的頭巾:“姑娘,沙漠的風烈,裹上它能少吃點苦頭。” 他黝黑的臉上刻著風沙雕琢的紋路,笑容卻如正午的陽光般熾熱。午后的陽光將沙丘鍍上一層鎏金,我踩著細軟的沙粒前行,每一步都陷下淺淺的腳印,又被風迅速撫平,仿佛時光從未在此留下痕跡。
不遠處的滑沙場地傳來陣陣歡呼,彩色的滑沙板如流星般從沙丘頂端俯沖而下。我按捺不住好奇,坐上木質滑沙板,工作人員輕輕一推,身體便如離弦之箭般下墜。風在耳畔呼嘯,發絲掙脫頭巾的束縛狂舞,沙粒撲在臉上帶來微癢的刺痛,心臟在胸腔里劇烈跳動,既有對未知的惶恐,更有掙脫桎梏的暢快。這一刻,我仿佛看見筆記里祖父描述的年輕士兵,在訓練間隙偷偷滑下沙丘,笑聲驚飛了沙地上啄食的沙雞。
暮色四合時,我坐在沙丘上看落日。夕陽將天空染成絳紫與橘紅交織的綢緞,遠處的駱駝隊剪影蹣跚而行,駝鈴聲穿越風沙,帶著遠古的蒼涼。我掏出祖父的筆記,泛黃的紙頁上有幾滴褐色的水漬,那是他當年被風沙迷眼時流下的眼淚。“今日巡邏,見大漠孤煙直,想起家中老母縫的布鞋,不知何時能歸。” 字跡遒勁卻帶著顫抖,我的指尖撫過墨跡,忽然淚濕眼眶。原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對家園的眷戀,從來都藏在這風沙與落日之中。
沙海馳騁,豪情與悵惘交織
次日清晨,我騎著沙地摩托駛入沙漠腹地。引擎的轟鳴打破了沙海的寂靜,車輪碾過沙丘留下深深的轍痕,卷起的沙霧如金色的簾幕。我加大油門沖上沙丘頂端,俯瞰著腳下茫茫沙海,頓生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的豪情。恍惚間,眼前浮現出祖父筆記里描寫的騎兵演練場景:“數十騎縱馬馳騁,沙塵蔽日,馬蹄聲震徹寰宇,誓守家國疆土。”
正午的陽光愈發熾熱,我躲進景區的陰涼處休息,偶遇一位年逾七旬的老向導。他指著遠處的烽火臺遺址,講述起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的故事:“當年這里是重要的軍事要塞,烽火臺一旦燃起狼煙,百里之外的將士便會整裝待發。多少年輕的生命埋骨沙海,才換來了后世的安寧。” 老人的聲音沙啞,卻帶著穿透人心的力量。我望著那斷壁殘垣,想象著千年前金戈鐵馬的壯闊與慘烈,手中的筆記仿佛變得沉重無比。
午后的沙漠沖浪車之旅充滿了驚險與刺激。車身在沙丘間顛簸起伏,如巨浪中的小船,乘客們的尖叫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我緊緊抓住扶手,感受著沙粒從車窗縫隙鉆進衣袋,忽然想起筆記里祖父參加沙漠演習的片段:“裝甲車在沙丘間穿行,顛簸得五臟六腑都要移位,戰友們卻笑著說,這是沙漠給我們的考驗。” 如今,曾經的生死考驗變成了休閑娛樂,那些犧牲的先烈若能看到今日的和平盛世,定會含笑九泉。
![]()
駝鈴悠遠,穿越千年絲路情
第三天清晨,我加入了駱駝騎行隊伍。牽著駱駝的牧民是位蒙古族大叔,他唱著悠揚的長調,歌聲與駝鈴聲交織在一起,在沙海上空回蕩。駱駝邁著沉穩的步伐前行,蹄子踩在沙地上發出 “沙沙” 的聲響,我靠在駝峰上,望著無垠的沙海,思緒漸漸飄向遙遠的古代。
這里曾是絲綢之路的重要路段,商旅們牽著駱駝隊,載著絲綢、茶葉與瓷器,穿越茫茫沙海,去往遙遠的西域。他們要面對風沙的侵襲、缺水的困境,還要防備劫匪的襲擊,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與危險。我仿佛看見商人們在篝火旁彈著琵琶,訴說著對家鄉的思念;看見使者們帶著國書,肩負著和平的使命艱難前行;看見和親的公主坐在駱駝上,淚眼婆娑地回望故土。
行至沙漠深處的古驛站遺址,牧民大叔停下腳步,指著地上的陶片說:“這些都是當年商旅們留下的,有些上面還刻著文字。” 我撿起一塊殘破的陶片,上面有模糊的花紋,指尖撫過那些歲月的痕跡,仿佛觸碰到了歷史的脈搏。祖父的筆記里也曾提到過古驛站:“休整時在驛站遺址撿到一塊陶碗碎片,上面的花紋精致,想必是哪位商人遺失的珍寶。” 跨越數十年的時光,我與祖父凝視過同一片沙海,觸摸過同一段歷史,這種奇妙的聯結讓我熱淚盈眶。
夕陽西下時,駱駝隊開始返程。晚霞將沙海染成一片火紅,遠處的沙丘如同一座座燃燒的山峰。我回頭望去,古驛站遺址在暮色中漸漸模糊,仿佛又沉入了歷史的長河。駝鈴聲依舊悠揚,卻帶著一絲淡淡的悵惘,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絲路的繁華與落寞。
歷史回響,烽火狼煙憶英魂
在金沙灣的第四天,我來到了景區內的邊塞文化體驗館。館內陳列著古代的兵器、鎧甲、文書等文物,一幅幅壁畫生動地再現了當年邊塞的生活場景。看著那些銹跡斑斑的刀劍,我仿佛看見將士們手持兵器,在沙場上奮勇殺敵;看著那些破舊的鎧甲,我仿佛感受到了他們身上的傷痕與疲憊。
講解員講述著昭君出塞的故事:“當年王昭君肩負著和親的使命,從長安出發,歷經數月來到塞外。她帶來了中原的文化與技術,促進了民族的融合,為邊疆帶來了數十年的和平。” 我望著壁畫上昭君的身影,她眉眼間帶著一絲憂愁,卻又透著堅定與勇敢。在那個年代,一位弱女子用自己的一生,換來了兩個民族的和平共處,這份勇氣與犧牲精神,足以讓后人永遠銘記。
![]()
體驗館的角落里,擺放著一本厚重的史書,上面記載著無數邊塞將士的名字。我輕輕翻開書頁,那些陌生的名字仿佛變得鮮活起來,他們年輕的臉龐在我眼前浮現,他們的吶喊與嘶吼在我耳畔回蕩。祖父的名字也在其中,他當年駐守邊塞時,也曾經歷過風沙的洗禮與戰爭的威脅。筆記里有這樣一段記錄:“昨夜敵軍來犯,我們堅守陣地直至黎明,犧牲了三位戰友,他們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黃沙。” 讀到這里,我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悲痛,淚水奪眶而出。
走出體驗館,夕陽的余暉灑在烽火臺遺址上,將其染成了金色。我登上烽火臺,極目遠眺,茫茫沙海盡收眼底。風卷著沙粒吹過烽火臺,發出 “嗚嗚” 的聲響,仿佛是歷史的嗚咽。我仿佛看見烽火臺上燃起狼煙,將士們整裝待發,他們的親人站在村口,翹首以盼他們歸來。然而,很多人卻永遠留在了這片沙海,他們的英魂化作了沙漠里的沙粒,守護著這片他們用生命捍衛的土地。
情到深處,淚灑金沙寄哀思
在金沙灣的最后一個清晨,我獨自來到沙丘頂端等待日出。夜色漸漸褪去,天空泛起魚肚白,遠處的沙丘輪廓逐漸清晰。隨著第一縷陽光沖破天際,金色的光芒灑向沙海,沙丘被染成了耀眼的金色,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點亮了。
我掏出祖父的筆記,將它輕輕放在沙地上,讓陽光照耀著這承載著無數回憶的紙頁。“祖父,我來看你當年守護的沙漠了,它很美,就像你描述的那樣。” 我輕聲說道,淚水再次滑落。我仿佛看見祖父站在我身邊,他穿著軍裝,笑容慈祥,輕輕撫摸著我的頭:“好孩子,看到你平安來到這里,我就放心了。”
這些天在金沙灣的經歷,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我眼前徐徐展開。我體驗了滑沙、沙地摩托、沙漠沖浪車的刺激,感受了騎駱駝漫游沙海的愜意,更領略了邊塞文化的深厚底蘊。這里的每一粒沙都藏著歷史的故事,每一陣風都帶著千年的回響。
離別之際,我再次回望金沙灣。駱駝隊依舊在沙海上前行,駝鈴聲在風中回蕩;滑沙場上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充滿了生機與活力。這片沙漠,既有大自然的壯美與神奇,又有歷史的厚重與滄桑;既有豪情壯志,又有柔情蜜意。它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與堅強,也讓我明白了和平的珍貴與不易。
汽車駛離金沙灣時,風卷著沙粒追隨著車輛,仿佛在不舍地送別。我打開車窗,任由沙粒落在我的臉上,那微癢的刺痛,如同祖父的叮嚀,深深印在我的心里。我知道,這次金沙灣之行,將會成為我生命中最珍貴的回憶,它不僅讓我領略了沙漠的壯美,更讓我讀懂了歷史的厚重與生命的意義。
沙海寄情,傳承千年家國魂
回到城市的喧囂中,金沙灣的沙粒仿佛還藏在我的衣袋里,駝鈴聲仿佛還在我的耳畔回蕩。我將祖父的筆記整理成冊,在扉頁上寫下:“金沙灣的沙粒,藏著千年的歷史與無盡的思念;邊塞的英魂,守護著家國的安寧與民族的希望。”
如今,每當我感到迷茫與疲憊時,就會想起金沙灣的日出,想起那些為了家國和平而犧牲的先烈,想起祖父的囑托。他們的精神如同一盞明燈,指引著我前行的方向,讓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面對困難與挑戰。
金沙灣,這片 “城市中的沙漠,沙漠里的奇觀”,它不僅是一處旅游勝地,更是一座歷史的豐碑,一座精神的燈塔。它用它的壯美與滄桑,訴說著千年的故事,傳承著不朽的家國魂。我相信,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金沙灣的沙海都會永遠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它的千年回響,也會永遠在人們的心中回蕩。
#優質好文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