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從延安乘專機抵達重慶的九龍坡機場,下機之時,國民黨的軍政要員早已等候多時,經過簡單寒暄后,毛主席便乘專車前往國民政府總統官邸林園。
![]()
毛主席來到林園宴會廳之時,蔣介石并沒有在場,讓外交委會長戴季陶做好接待工作。期間,就在毛主席與民主人士把酒言歡之時,一名新華社記者率先向毛主席提出疑問。
這位年輕記者這樣問:“你們黨所率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戰時期游而不擊,不打日寇,卻專門制造矛盾,嚴重的擾亂正面抗戰。”
趁國軍與日寇交戰之際,你們順勢接手了華北、華中的日戰區,這樣竊取國軍勝利果實,這何談協同作戰?
面對記者的疑問,毛主席這樣回答:“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一直在前線沖鋒陷陣。”
最困難時期,日寇不得不調動60%的先遣隊支援,倘若八路軍軍、新四軍,抗戰不力,那么為何日寇會如此勞師動眾?
毛主席繼續解釋:“按照波茨坦公約規定,盟軍可以就近對日軍授降,我們在自己的抗戰區舉行授降儀式,是符合國際盟約,又怎么是竊取革命勝利果實?這完全是正義之舉。”
![]()
聽到毛主席言辭鑿鑿,在場的嘉賓們立馬鼓起熱烈掌聲,眼見顏面掃地,候在門口的蔣介石只能坦然面對。
8月29日上午,在周恩來、王若飛等同志陪同下,毛主席來到林園展會廳,在這里中共代表與國民黨進行了第一次政務性洽談。
為了表明中國共產黨的誠意,周恩來向國民黨代表張治中提交重慶談判的十一條《會談紀要》。
在《會談紀》中,共代表再三提出“要在解放區編制16個師48個師的正規軍,提議上交以后立馬遭到蔣介石的強烈反對,眼見無法協調,毛主席示意擇日再談。
9月3日上午,國共兩黨在林園展會廳進行了第二次洽談,在這次談判中張治指出:“關于改組國民黨,這個是可以接受。
但是一國只能有一個政權,一個領袖,國民政府允許中共在解放區進行民主建設,但是國內重點區域的人事,中共必須要接受國民政府任免和委派。
共軍在解放區只允許有12個整編師,倘若共軍拒絕撤軍,那么談判之時只能再次推后,當周恩來將談判要點轉呈毛主席時,主席臉色變得十分蒼白。
思索片刻后,毛主席這樣說:“四一二政變,還不夠讓中國共產黨痛心嗎?”
“蔣委員長口口聲聲讓我們讓出解放區管理權,責令我們減少駐軍數量,這無疑是將八路軍、新四軍放在爐火上烤,我們斷然不能答應。”
眼見陷入僵局,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不得不主動協調,可赫爾利的協調,也只是為中共爭取到保留16個整編師,這樣的局部讓步,顯然中共代表不能答應。
![]()
為了緩解尷尬,蔣介石于9月8日上午,單獨會見了毛主席。
蔣介石這樣說:“和平建國的總方略是可以酌情考慮的,出于對這次談判重視,國民政府允許中共在北平設立政治委員會,也允許中共在國民軍事委員會擔任行營長官,必要時也可以讓毛主席做新疆的省長。”
長年的交戰,早已讓毛主席看清一切,蔣介石讓他做新疆省長,絕不是出于好心,而是讓中共領導遠離權力中心。
新疆地區交通閉塞、匪患不斷,并不利于國家的長治久安,再就是國外侵略者早已對這里虎視眈眈,倘若毛主席去了新疆,安全就很難保障。
看破蔣介石用意后,毛主席只能委婉的拒絕,眼見勸說無效,蔣介石只能將談判之事再往后推。
看見國民政府沒有談判誠意,中共代表只能先行回延安,為了給全國人民一個交代,國共雙方經和平協商,最終在1945年10月10日簽訂了《雙十協定》。
![]()
《雙十協定》簽訂不到一年,蔣介石便全面發動內戰,他的倒行逆施立刻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怒,經過三年多的奮戰,中國人民解放軍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