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胖胖。
之前,胖胖在《毫無顧忌的“倡導”,掩蓋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一文中提到過一個觀點:
語言的同化并不可取,語言的多樣性其實就是文化的多樣性。
像胖胖從小泡在傳統文化的缸里,雖然我個人對一些傳統文化并不認同,甚至選擇不參與,但這并不意味著我覺得不喜歡的就該被消除。
因為這只是基于胖胖自己的自由意志的選擇。
我是這樣認為的,你喜歡的,不代表你能強加給別人;你不喜歡的,也不代表它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薩特說:“人是自己選擇的總和。”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被動接受他人的安排。
選擇,便是自由意志的體現,而非應承、非附和,是基于自己的認知和價值觀的決定。
而這份自由意志,正是每個人身上最寶貴的東西。
那如果說,有人試圖剔除某些傳統文化、某種語言,它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如果這些文化和語言能代表某些人的身份認同、情感歸屬,那又為何要讓它們消失在這片土地上?
大家可以自行領悟……
這兩天,澎湃新聞有一則報道:
![]()
這是在10月21日,廣東汕頭市潮南區某學校發布了一份通知,里面要求所有中小學生不得參與英歌隊、腰鼓隊、挑花籃等民俗活動。
通知指出,這項禁令的出發點是為了安全管理考慮,至于是否其他鎮區會跟進,目前暫無更多信息。
其實,從表面上看,這沒問題。
畢竟這一禁止是出于關心孩子們的安全,特別是一些民俗活動確實可能存在身體上的風險。
但是,這種以安全為名的措施,真的只是為了孩子們的好嗎?
還是它背后潛藏著對孩子自由選擇權的無聲侵蝕?
胖胖覺得可以這樣理解,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化、多元化的社會,本應擁有無限的選擇機會。
孩子們理應有權選擇自己的興趣、信仰、甚至文化認同,探索屬于自己的身份。
可是現實中,許多決策卻像是一只無形的手,悄無聲息地將孩子們的選擇范圍局限在了一個非常狹小的框架里。
我們都清楚,其實,這幾年,“安全”這一概念在許多社會情境中,常常被用作一種萬能的理由,可以剝奪自由選擇。
許多限制,往往都以“為孩子好”的名義。
可這表面上是為了保護,背地里又是什么?
實際上背地里可能是在無形中剝奪孩子們的自由選擇權。
作為教育者而言,胖胖就著此時想質問一句:
是不是有意或無意地過度控制了孩子們的生活,甚至決定了他們的文化認同和行為方式?
文化的多樣性絕非是過時或無用的東西。
它承載著幾千年的情感表達和人類的集體智慧。
民俗活動,恰恰是這種文化的重要體現。
每一項民俗活動,都是人們通過歲月積淀下來的文化產物,具有深遠的意義。
它們不只是節慶和娛樂,更是傳承和認同的紐帶。
當我們剝奪孩子們參與這些活動的機會時,其實也在無形中也在剝奪他們與這些文化的聯系,甚至可能讓他們失去一部分自我認同和情感歸屬。
當然,胖胖寫下這些文字,這并不意味著孩子們必須參與其中。
真正的文化認同應當是基于自由選擇的。
孩子們應該有機會去了解、去體驗這些傳統文化,但是否選擇參與,始終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
外人是不能強迫他們去認同某些文化,也不能剝奪他們想參加或不想參與的權利。
文化認同,也不一定是一個被強加的標簽,而是孩子們通過自由選擇而建立的認同。
當我們討論是否讓孩子們參與這些傳統活動時,最重要的核心問題終歸要回到一點,就是:
參與的決定必須是孩子們自己的選擇。
不管是參與還是不參與,孩子們都有權利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感受做出決定。
這不僅僅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更是對孩子們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尊重。
如果孩子們選擇不參與,這同樣是一種自由選擇,值得被尊重。
而這種選擇,正是他們在多元文化中自我認同的一個過程。
如果他們從小就能夠在自由的環境中接觸到這些文化,而非被迫接受或被剝奪,他們將有機會自行判斷,是否認同其中的價值。
這不僅是對文化的理解,更是對自我認同的塑造。
所以,這可能是胖胖認為教育的真正意義,不是強迫孩子們接受某一種文化,而是通過多元的選擇,幫助孩子們理解世界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在一個充滿選擇的環境中,孩子們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獨立的觀點和認知,而這種能力,將伴隨他們一生,成為他們走向未來的重要力量。
王小波在文章中曾寫道:“總的來說,人的安排使豬痛苦不堪,但它們還是接受了。”
當個體被安排在某種模式下,哪怕這種模式對他們并不完全有利,他們依然會在慣性中接受。
對孩子們來說,這種接受可能就是一條漫長的、被動的路,直到某天他們才會意識到,自己不曾被賦予真正的選擇權。
這也正是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
當孩子們的選擇被局限在“必須”或“不能”的框架里,他們的自主意識和自由意志就像是被提前剝奪了。
在很多時候,所謂的保護背后,其實是對于個體選擇的某種規訓。
過于強調安全,過于擔心風險,卻忽視了更深層次的影響:
那就是自由的侵蝕與對多樣性文化的忽視。
文化的多樣性,教育的多樣性,最終在胖胖看來,都得歸結到每個人都要有選擇的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