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國內居民參加醫保的熱情是越來越高漲了。根據2025年初《全國醫療保障發展報告》顯示,我國醫保參保人數已超過13.7億人,覆蓋率達到97.8%。不過,隨著國內醫療費用的上漲,以及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劇,醫保基金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支出壓力。《2025年醫療保險基金運行狀況分析》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醫保基金結余率已降至8.3%,比2023年下降了1.2個百分點。
![]()
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2025年醫保制度進行了適度調整,以確保該基金能夠可持續的運行。經過多方核實和查證,我們發現2025年起,以下這6項費用將不再報銷,請大家互相轉告。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第一,非治療性的醫療消耗品
所謂非治療性的醫療消費品就是指,部分醫療耗材、生活用品等。比如,像醫用棉簽、紙尿褲、護理墊等,被劃出醫保報銷范圍,以后這些東西將無法獲得報銷。根據《2025年醫療耗材使用分析報告》,這類非治療性耗材在過去幾年的醫保支出中占比約3.7%,金額高達數百億元。如果這部分費用支出能節省下來,確實能夠有效控制醫保基金的非必要的支出。
第二,營養性藥品和保健品將被劃出報銷范圍
![]()
通常這些營養性藥品,以及保健品,都是一些用于患者營養補充而非治療的藥品。如蛋白粉、維生素C、礦物補鈣劑等。這部分藥品和保健品由于是非治療性藥品,而被劃出醫保的報銷范圍。
根據《2025年醫保藥品使用監測報告》顯示,營養性藥品在醫保藥品支出中占比達到7.6%,且近年來增長速度遠高于治療性藥品。而醫保新規調整這部分費用的報銷政策,就能更好的把有限的醫保資金用于更多的疾病治療上面。
第三,部分檢查項目的報銷比例發生調整
一些患者接受醫生的治療過程中,提出不合理的檢查要求。比如,要求做全身CT、核磁共振等較高費用的檢查。而事實上,這并不是治病過程中的必要檢查。數據顯示,我國大型醫療設備檢查中,約有15%-20%屬于醫學上非必要或重復的檢查。這些檢查每年消耗醫保資金約400億元。而在新規之下,對此類檢查項目進行了適當限制,下調了報銷比例,以避免醫療資源的過度浪費。
第四,美容整形類醫療服務將退出醫保
![]()
之前,大多數美容整形服務都不在醫保的范圍之內,但有一些處于灰色地帶的項目。比如,以治療為名義進行輕微整容手術。舉個例子,把眼袋手術說成是“上瞼下垂轎正”。這樣一來,就可以獲得部分醫保的報銷了。
而根據《2025年醫療美容行業發展報告》指出:過去兩年,通過醫保報銷的美容相關醫療服務金額達到約80億元。而根據醫保的新規,已經將美容整形完全排除在醫保支付的范圍之內了,從而堵住了這個漏洞,讓醫保基金更專注于疾病治療。
第五,非基本藥物的自付比例將提高
當前,醫保藥品目錄分為甲類和乙類,甲類藥品是基本藥物,報銷比例較高。乙類藥品多為較新、較貴的藥品,報銷的比例較低。而在2025年的醫保新規中,部分乙類藥品的自付比例將進一步提高,特別是那些完全可以選擇用低價藥替代的高價藥品。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具有同樣治療效果的藥品,醫保更傾向于支持價格較低的藥品,這樣可以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減輕醫保的支出壓力。”
第六,異地就醫的報銷規則將更嚴格
![]()
醫保新規對于非必要的異地高級別的醫院就醫,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缺乏轉診的手續,以及非急診的情況下異地就醫,報銷的比例會大幅降低。比如,楊亮在上海工作,最近他父親生了疾病。楊亮就想把父親從外地接到上海來治療。
而楊亮在咨詢了上海的醫保部門后發現,如果沒有家鄉醫院的正式轉診證明,他父親來大上海醫院就醫的報銷比例會降低很多。事實上,現在直接選擇異地大城市醫院治療的現象越來越多,這也增加了醫保基金的負擔。而新規則旨在引導患者合理的利用醫療資源。
面對以上這些醫保新規的調整,我們普通人又該如何應對呢?①應提前了解醫保報銷政策的變化,合理規劃醫療消費。②合理利用醫療資源 。比如,像一些常見病、慢性病,就到基層的醫療機構就診。這樣可以提高醫保報銷比例。③關注自身健康,加強疾病預防。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檢驗、早期干預等措施,有效減少疾病發生和發展,從而減輕醫保基金的支付壓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