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這場始于10月1日的聯邦政府停擺,至今已持續三周多,仍看不到任何立刻結束的跡象。與以往的停擺不同,總統并未積極斡旋或尋求妥協方案。相反,特朗普似乎有意讓僵局繼續發酵,把它當作推進自己政治議程的工具。
![]()
2025 年 10 月 1 日,美國聯邦政府正式進入停擺狀態,這是自 2018 年特朗普政府停擺后,時隔近七年美國再次陷入政府關門危機。
停擺的直接原因源于國會兩黨在 2026 財年預算案上的持續僵局 —— 民主黨主導的參議院提出總額 6.8 萬億美元的預算方案,其中包含對清潔能源補貼、醫療保障擴面的額外撥款。
而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則堅持將預算總額壓縮至 6.3 萬億美元,并要求削減對烏克蘭援助、收緊移民福利政策,雙方在關鍵議題上的分歧難以調和,最終導致預算案未能在 9 月 30 日的財年截止日前通過。
![]()
這場博弈并非偶然,而是美國政治極化的集中爆發。眾議院議長約翰遜在停擺前的最后談判中明確表示,“不會為了避免關門而犧牲保守派的核心主張”,其背后是共和黨內部 “自由核心小組” 的強硬施壓,該派系要求必須將削減開支與邊境墻建設資金納入預算案,否則將否決任何妥協方案。
民主黨方面則態度堅決,總統拜登在白宮記者會上強調,“削減清潔能源與醫療投入將損害數百萬美國人的利益,這是不可接受的”,雙方的互不相讓使得談判陷入死循環。
截至 10 月 5 日,國會已進行 4 次預算案投票,均因未達法定多數而失敗,停擺狀態持續發酵。
![]()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停擺還涉及對 “特別撥款” 的爭議。共和黨議員提出將 200 億美元的對烏軍事援助轉為國內基建資金,這一主張與民主黨 “繼續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 的立場直接沖突。
數據顯示,2024 年美國對烏援助已達 650 億美元,部分共和黨議員認為 “國內問題更需優先解決”,而民主黨則擔憂削減援助會削弱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
這種對外政策分歧與國內預算爭議交織,進一步加劇了兩黨的對立,也讓停擺的解決難度遠超以往。
政府停擺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聯邦雇員群體。據美國人事管理局統計,此次停擺涉及約 80 萬聯邦雇員,其中 42 萬人被強制無薪休假,38 萬人被迫 “義務工作” 卻無法按時獲得薪酬。
這些雇員覆蓋國土安全、醫療保健、社會保障等關鍵領域 —— 國土安全部的邊境巡邏 agents 需繼續執勤,但無法領取工資。
社會保障局的工作人員只能處理緊急申領業務,常規養老金發放審核被迫暫停;國家公園管理局關閉了 80% 的公園園區,導致約 1.5 萬名園區工作人員失業,同時影響周邊旅游業收入。
![]()
醫療與公共衛生領域的服務中斷更為嚴峻。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暫停了非緊急傳染病監測項目,包括對流感、新冠病毒變異株的追蹤,這使得公眾健康預警能力大幅下降。
多家聯邦資助的社區醫療中心因資金斷供,停止為低收入群體提供免費疫苗接種與慢性病診療服務,僅保留急診通道。
在華盛頓特區,一家社區醫療中心的負責人透露,“我們每月依賴聯邦政府 120 萬美元撥款維持運營,停擺后已無法支付醫護人員工資,只能縮減服務時間”,這種情況在全美 3000 多家聯邦資助醫療中心中普遍存在。
![]()
社會保障體系的運轉也受到沖擊。美國社會保障局的數據顯示,停擺期間每月約 280 萬份養老金、殘疾津貼的申領申請無法及時處理,平均延誤時間從正常的 10 天延長至 30 天以上。
一位來自俄亥俄州的退休教師表示,“我 9 月提交的養老金調整申請至今沒有回音,房租和醫藥費都快付不起了”,這類抱怨在社交媒體上大量涌現,反映出普通民眾對停擺的焦慮。
此外,聯邦學生援助計劃暫停了貸款發放審核,約 120 萬即將入學的大學生面臨無法按時獲得助學貸款的困境,部分高校已開始為學生提供臨時借貸服務以緩解壓力。
停擺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逐步顯現,短期損失已開始計算。高盛集團的經濟模型預測,政府停擺每持續一周,將導致美國 GDP 增速下降 0.15 個百分點,若停擺持續一個月,全年 GDP 增速可能減少 0.6 個百分點。
這一影響主要來自三個方面:聯邦政府消費支出直接減少,公共投資項目停滯;旅游業、零售業因公共服務關閉而受損;消費者與企業信心下降導致私人投資放緩。
旅游業是受沖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國家公園、博物館等聯邦管理景點每年吸引約 3 億游客,創造近 400 億美元的旅游收入。
停擺后,黃石、大峽谷等熱門國家公園關閉,周邊城鎮的酒店、餐廳預訂量驟降 60% 以上。在黃石公園附近的杰克遜鎮,一家酒店老板表示,“10 月本是旅游旺季,現在客房入住率從 85% 跌到 20%,已經開始裁員了”。
航空業也受到波及,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部分空中交通管制員因停薪休假導致人手不足,多個機場被迫減少航班起降數量,10 月 1 日至 5 日,全美取消的航班數量超過 1200 架次,同比增加 300%。
金融市場的波動同樣明顯。停擺消息公布后,美國股市出現回調,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一周內下跌 2.3%,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下跌 1.8%,投資者擔憂停擺持續會影響經濟復蘇進程。
債券市場上,短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反映出市場對政府償債能力的擔憂。美聯儲在最新的經濟展望報告中,將 “政府停擺” 列為影響經濟前景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認為其可能 “加劇經濟下行壓力,延緩通脹回落進程”。
此外,美元匯率也受到沖擊,停擺期間美元對歐元匯率下跌 1.2%,對日元匯率下跌 0.8%,顯示國際市場對美國經濟穩定性的信心下降。
美國政府停擺不僅影響國內,還對全球治理與美國的國際形象造成沖擊。在外交領域,美國國務院暫停了非緊急簽證辦理業務,全球 150 多個美國駐外使領館的簽證申請處理時間延長,部分熱門旅游、留學目的地的簽證預約等待時間從 60 天延長至 120 天以上。
![]()
這不僅影響跨國人員流動,還對美國的教育、旅游產業造成長期損害 —— 國際教育協會的數據顯示,美國高校每年吸引約 100 萬國際學生,貢獻近 400 億美元收入,停擺導致的簽證延誤可能使 2025 年春季入學的國際學生數量減少 15%。
在全球事務的參與上,美國的行動力明顯下降。原定 10 月召開的 “美國 - 東盟經濟合作會議” 因政府停擺被迫取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談判團隊無法按時赴東南亞開展工作,影響了《印太經濟框架》(IPEF)的推進。
![]()
在聯合國安理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因 “缺乏國內授權”,未能參與關于中東局勢的緊急會議投票,這一情況被部分國家解讀為 “美國對全球安全事務的關注度下降”。
此外,美國承諾向非洲國家提供的 50 億美元抗疫援助因停擺無法撥付,導致多個非洲國家的疫苗接種項目中斷,引發非洲聯盟對美國 “承諾不可靠” 的批評。
![]()
國際合作項目的停滯進一步削弱美國的影響力。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暫停了與歐洲航天局(ESA)合作的 “火星樣本返回” 計劃,該計劃投入已達 30 億美元,停擺導致項目進度延誤至少 6 個月。
ESA 局長在聲明中表示,“美國政府的預算不確定性讓國際合作面臨風險,我們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合作優先級”。
這種情況在氣候變化、核不擴散等領域同樣存在,美國因停擺無法履行國際承諾,使得其在全球治理中的領導力進一步受損。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