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乙酰氨基酚,知名解熱鎮痛成分,1966年對乙酰氨基酚片就在國內上市,隨后又批準了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對乙酰氨基酚顆粒、復方感冒靈顆粒等多種劑型。
其中“對乙酰氨基酚片和顆粒”是最為常見的兩種劑型,先是被納入289目錄,鼓勵優先進行一致性評價,又同時被納入《可豁免或簡化人體生物等效性(BE)試驗品種》。
豁免BE且臨床上市多年,安全有效性有保障,對乙酰氨基酚片過評非常迅速,截至目前已有37家通過一致性評價,還有多家在審評。
相比之下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的一致性評價就比較坎坷了,申報的企業僅有3家,且看起來這個上市了百年的成分,顆粒劑過評還挺困難。
三家失敗了兩家,蘇州中化和上藥信誼藥廠雙雙失敗。
![]()
乙酰氨基酚顆粒,1994年就在國內上市了,上市多年,工藝應當很成熟,怎么會頻頻失敗?
![]()
讓我們一家家來分析
蘇州中化是在發補后被下發通知件,比較少見,根據發補資料審評情況來看,發補只審核了藥學研究,那么推測問題大概率出現在藥學研究上。
![]()
而上藥信誼藥廠的通知件就比較有意思了,如開頭所說,對乙酰氨基酚顆粒是豁免BE品種,石家莊四藥順利過評也未進行BE試驗。
本產品到現在,僅就石家莊四藥獨家基藥過評。
但是上海上藥信誼藥廠的申報,卻是開展了BE試驗的,入組人數91例,于2024年11月提交申報,卻在2025年9月被下發了通知件。
一個可豁免BE的品種,為何企業主動開展BE研究?做完BE又為何未獲批準?
經查詢,上海信誼所選擇的參比制劑為歐盟上市、由Bene-Arzneimittel GmbH持證的對乙酰氨基酚顆粒;而石家莊四藥采用的則是日本上市、由あゆみ製薬株式會社持證的產品。
兩者在規格和劑型上均存在差異。
![]()
根據《仿制藥參比制劑目錄》信息顯示(見下表),上海上藥信誼藥廠申報的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為“直接服用型”,即每次一袋,無需水服,直接吞服。而石家莊四藥、蘇州中化以及國內此前已上市的顆粒劑均為傳統劑型,需水溶后服用。
因此,信誼申報的屬國內未上市新劑型,要求開展BE試驗亦屬合理。
![]()
盡管已開展BE研究,申報仍未被批準。
推測可能原因之一,該生物等效性試驗僅與所選的歐盟參比制劑進行了藥代動力學對比,而未與國內上市的顆粒劑/片劑進行對比橋接研究。
![]()
查詢參比制劑Ben-Uron Directly Granules公眾評估報告,可知,其進行了以下臨床研究,以支持直服顆粒的上市:
一項預試驗:比較“用水送服”與“不用水送服”條件下的吸收差異;
一項關鍵生物等效性研究:采用三周期交叉設計,比較1000mg直服顆粒與參比制劑(500mg片劑)的生物等效性。使用250mg直服顆粒,以評估不同劑量(250mg vs 1000mg)之間的比例關系。
![]()
![]()
直服顆粒,技術革新
雖然上海信誼的嘗試失敗了,但是直服顆粒研究在國內的進展已經開始逐步推進。
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直接服用型)相較于傳統需水溶后服用的顆粒劑,具備顯著的便捷性優勢。
該劑型無需水服、直接吞服,尤其適用于兒童、老年人以及吞咽困難人群,并在外出、旅行等無水環境下表現出較強的適用性,有助于提升患者用藥依從性和體驗感。此外,直服顆粒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兒科優選劑型,也更貼合現代快節奏生活對便捷用藥的需求。
上海信誼開發直服顆粒,可能也正是看中國內市場空白與增長潛力。盡管該劑型不屬BE豁免范圍,需開展研究,但若能成功獲批,企業將憑借劑型創新形成差異化競爭。
目前,以“直服顆粒”為方向的改良型新藥申報已逐漸增多,如下表所示:
![]()
在仿制藥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劑型創新成為企業差異化布局的重要路徑。目前已有多家企業按2.2類改良型新藥申報直服顆粒品種,其中僅鹽酸氨溴索無水吞服顆粒獲批生產,其余多處于臨床或審評階段。
顆粒劑作為常見口服劑型,其創新與申報需嚴格遵循藥學原則和審評要求。企業在開展一致性評價時,應深入理解品種特點,科學選擇參比制劑,合理設計BE方案,才能真正實現產品的高質量發展。
從結果上看,對乙酰氨基酚顆粒,石家莊四藥基藥規格獨家過評,極有可能成為絕唱。
轉自:藥通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