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兩天,在天津直升機博覽會的一系列照片中,作者又看到了AHL系列重型運輸直升機。不得不說,這一直升機項目,從2010年代開始,一直發展到了2020年代中期。其實,作者認為,與其說中俄繼續聯合發展AHL,還不如中國發展屬于自己的重型運輸直升機。因為,中國、俄羅斯的需求不同、定位不同,重型運輸直升機,很難相互兼顧。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中國直8L中型運輸直升機
首先,我們聊聊解放軍部隊一個非常明顯的短板,缺乏重型運輸直升機。截止目前,解放軍在直升機領域,裝備了國產直9系列、直8系列、直20系列。其中,直9屬于4噸級多用途直升機,直8屬于13—15噸級中型運輸直升機。以最新的直8L為例,最大起飛重量15噸,最大運載能力5.5噸,大體上對標了歐洲的EH-101系列直升機。
至于直20系列,屬于10噸級通用型直升機,定位類似于美國的UH-60“黑鷹”、歐洲的NH-90系列等等。但是,大家或許發現了一個問題,解放軍部隊在現階段,缺乏重型運輸直升機。直8系列或者進口的俄制米171系列直升機,能夠運輸山貓全地形車、吉普車等車輛,但僅此而已。
![]()
俄羅斯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
空軍空降兵、海軍陸戰隊、陸軍輕型合成旅或者山地旅,都裝備了各種不同的輕型裝甲車輛。依靠直8系列、米171系列無法運輸,大大限制了解放軍部隊靈活投送、垂直投送的能力。從實戰出發來說,解放軍部隊迫切需要重型運輸直升機。甚至武警部隊,或者地方應急救援部門,也需要一定數量的重型運輸直升機。
那么,世界上有哪些重型運輸直升機,能夠參考呢?其實,大體上只有3種,分別是俄羅斯的米26、美國的CH47和CH53。俄羅斯的米26系列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56噸,最大運載能力20噸,與我國運9或者美國C130J中型運輸機,運載能力相當。這是米26系列直升機的最大優勢,吊運能力強悍。
![]()
美國CH-47系列重型運輸直升機
使用了兩臺D-136型渦軸發動機,單臺最大功率為7460千瓦。但是,米26系列直升機體積偏大,對于起降條件的要求比較高,而且不適應艦載使用。美國的CH-47重型運輸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22.6噸,最大運載能力12.1噸。使用了兩臺T55-GA-714A渦軸發動機,單臺額定功率3529千瓦。CH-47系列直升機,運載能力相對偏弱。
至于CH-53系列直升機,最新的CH-53K型直升機,最大起飛重量38.4噸,最大運載能力15.9噸。使用了3臺通用電氣的GE38系列渦軸發動機,最大功率5600千瓦。如果我國發展國產重型運輸直升機,肯定需要在美式、俄式重型運輸直升機,進行借鑒和學習,然后進一步發展。
![]()
CH-53系列重型運輸直升機
其實,早在2010年代,我國已經與俄羅斯,達成了協議,雙方聯合開發AHL系列重型運輸直升機項目。這一項目,2016年開始。截止2025年,已經過去了9年時間。截至目前,沒有出現任何的驗證機,也沒有首飛測試。作者認為,不是雙方航空工業的問題,而是兩國的需求和定位,不在一個頻道上。
其實,大家可以聯想當年的CR929大客機項目,也是類似的情況。當年,中國、俄羅斯聯合發展寬體型大客機,項目被稱為CR929。但是,隨著項目的推進,雙方發現,各自的需求和模式,差距很大。俄羅斯需要在自己伊爾96系列客機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推進自己的大型客機發展。中國不能接受,因為中國需要一步步磨礪自己的航空工業團隊和體系框架。
![]()
美國CH-53直升機,能夠艦載使用
久而久之,雙方的要求差異,越來越大。最終,俄羅斯退出,CR929更名為C929客機項目,由中國自己負重前行。作者認為,中俄聯合發展的AHL重型直升機項目,可能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不是“潑冷水”,而是雙方的要求、任務定位,實在是差異巨大。預計俄羅斯不愿意放棄米26直升機平臺,會要求在米26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升級、優化。
但是,米26并不完全符合我國的需求,尤其是不符合解放軍部隊的需求。對于解放軍部隊來說,肯定希望發展一款能夠兼容多個軍兵種使用的直升機平臺,例如針對陸軍、空軍、海軍、武警等不同力量的不同需求。而且我國肯定希望依靠研發重型運輸直升機,進一步推進自身直升機工業的發展。
![]()
AHL直升機的參數,很有意思
結合上述要求,作者認為,中俄聯合研發的AHL直升機項目,可能會面臨各方面的困難。與其說如此,中國應該騰出手來,單獨發展自己的重型運輸直升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缺乏技術可靠、功率強勁的渦軸發動機,屬于大難題。不過,近年來,這一問題,開始得到基本解決。我國5000千瓦渦軸發動機,在一步步推進和成熟。
![]()
AHL重型直升機模型
請大家聯想,美國的CH-53K,采用了3臺5600千瓦的渦軸發動機。如果我國以3臺5000千瓦渦軸發動機為動力配置,進一步發展自己的重型運輸直升機。各方面的配置、運載能力、最大起飛重量等等,應該與CH-53系列的中期型號相當,略小于美國的CH-53K。例如最大起飛重量35/36噸,最大運載能力15噸左右,沒有太大的問題。
![]()
5000千瓦渦軸發動機
關鍵是5000千瓦渦軸發動機,何時能夠定型、批量生產,這是主要問題。眾所周知,渦軸、渦槳發動機,擁有很大的技術相通性。如果5000千瓦渦軸發動機技術成熟,那么,5000千瓦渦槳發動機,肯定也已經基本成熟。這樣一來,傳說中的新一代中型運輸機計劃(運30項目),不再是夢想。
![]()
當年的新中運模式
關于我國直升機領域發展、建設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