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間八月成為過去,九月如期而至,從節氣上來看,霜降臨近,進入暮秋時節,天氣已經不再是往日的清涼,寒冷之意更加明顯。九月有很多的別稱,暮秋,菊月,霜序等等。數字“九”代表著長久,長壽,所以九月屬于民間的孝親月,其中最為隆重的日子便是重陽敬老節了。
在農歷中,每一天都有著獨特的意義,而這月初的第一天更是意義非凡。其為新的月份拉開了序幕,寄托著人們的無限期許。當然在傳統中,月初一也有著相應的講究,《說文解字》中有提到,“朔,月一日始蘇也”。所以初一被稱為“朔日”。此時的月亮則被稱為“朔月”或“新月”,不過在這天是幾乎不見月亮的。朔日屬于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今年第九個朔日期間的講究,牢記:1不出,2要備,3不空,4要吃,月首日別大意了。
![]()
1不出
不出遠門,在民間有著“朔日不遠行”的說法,這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講究。因為從天體運動的角度來看,這天月亮正處于地球與太陽之間,我們是看不到它的,那么與以往相比,夜空也就更加黑暗。古時道路不像現在這樣寬闊平坦,而且沒有照明設備,遠行意味著長度跋涉,日夜兼程,這樣的日子走夜路十分坎坷,容易遇到意外,所以人們為了平安,都會避免在朔日出遠門。同時現在也正是秋季收獲與播種的時候,屆時外出遠行,則會耽誤農事。此外今年的九月初一又逢霜降交節前夕,此時冷空氣活躍,也給出行帶來困阻,所以非必要的話,盡量不要遠行。
![]()
2要備
備厚衣服,俗話說“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進入九月之后,隨著霜降節氣的到來,天氣變化明顯,氣溫下降,風更加凜冽,初冬的既視感拉滿。所以自古以來,民間在此時便會趕制棉衣,為過冬做準備。當然現在方便多了,不用現做,不給我們也要將厚衣服準備出來,洗洗,曬曬,待天冷的時候就可以穿了。
![]()
3不空
家里的食物不能空,九月進入暮秋時節,此時臨近立冬,氣候上也進入秋冬過渡的階段,各種瓜果蔬菜作物等都迎來收獲。所以這段時間人們開始存儲各種食物,為漫長的冬日做準備。這是居安思危的體現,所以說此時家里不能空空如也,無論什么時候,在家里準備充足的食物,都能讓人的內心更加踏實。
![]()
4要吃
餃子,在傳統里,初一流行著吃餃子,其代表著“交子”,而初一正是舊月與新月相交的時刻,吃頓餃子,討個好彩頭,迎接好福氣。
![]()
1、現在正是香菜上市的時候,可以用它來包餃子,一定會讓你驚艷到的。多準備些,摘洗干凈。
2、在鍋里燒寬水,沸騰后,把香菜放進去,一分鐘之內就夾出來,晾涼待用。
3、接著準備些鮮肉攪碎,其中加蔥姜水,調整至吸收,接著加生抽,蠔油,鹽,再淋上熱油,攪拌混合入味。
4、香菜攥干,繼續切碎,撒到肉餡中拌勻,就可以包了。
![]()
芋頭,它是正上市的作物,粉糯甘香,代表著富余,富足,屆時可以炒一盤上桌,吃得美味,又添吉祥。
![]()
1、將其清洗好,削干凈,炫成小塊后,用水再洗兩遍。
2、鍋里添上寬水,燒開后倒里邊,煮幾分鐘,直到熟透時撈起。
3、起鍋放油,加姜絲蔥花炒炒,芋頭下鍋,加醬油,蠔油,然后快速炒,令其入味后,即可出鍋。
![]()
月初一,講究的是團圓,吃得也要豐盛些,排骨端上桌,好看吉祥,寓意著節節高升,日子富足,解饞又滋補。
![]()
1、盡量選擇肋排來蒸,好熟也鮮嫩,將其切好后,用面粉搓一遍,攥干后,加蔥姜豆豉,醬油,鹽和淀粉,攪拌勻了腌一會兒。
2、接著將其夾出來,放到盤子里,端上蒸鍋。水多加一些。
3、大火加熱四十五分鐘左右,其基本就熟透了,端出后撒上蔥花,另外再少點熱油淋進去,香味會更加濃郁。
![]()
柿子,滿樹金黃的柿子,是九月里的一道風景,其也是這個時節最有代表性的水果了。香甜多汁,潤肺生津,對身體多有益處。同時其在傳統里也寓意滿滿,高產的它代表著兒孫滿堂,同時人們更喜歡它“事事如意”的好兆頭。
![]()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如果您喜歡我的分享,歡迎大家點贊,關注和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