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汽車市場即將迎來一個里程碑式的時刻——一汽-大眾第3000萬輛整車即將正式下線。此舉標志著一汽-大眾成為國內首家達成這一歷史性產量的乘用車企業,不僅刷新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紀錄,更以堅實的步伐印證了“3000萬份信賴”的深厚沉淀,成為中國汽車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
![]()
驅動產業升級,助力汽車強國
作為中國汽車工業的開拓者(參數丨圖片)與標桿,一汽-大眾自1991年成立以來,始終肩負“建設現代化轎車工業基地,發展民族轎車工業”的使命,深度融入國家制造業發展戰略。從引進、消化、吸收德國大眾技術,到建立自主研發體系,一汽-大眾不僅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鏈的完善與升級,更在智能制造、綠色生產等領域樹立了行業標桿。企業積極響應“雙碳”目標,加快電動化轉型,助力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跨越,成為國家工業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
![]()
布局五大基地,構筑產業生態
成就的取得,源于一汽-大眾體系力的堅實支撐。企業布局長春、成都、佛山、青島、天津五大生產基地,整合大眾、奧迪、捷達三大品牌,覆蓋主流至豪華市場,并通過智能網聯、移動出行等新興業務持續拓寬產業邊界。2025年以來,中德合作進一步深化,新商品引入與捷達品牌電動化布局穩步推進,為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動力。
![]()
踐行央企責任,賦能產業生態
作為汽車產業“合資合作的典范”,一汽-大眾始終以央企之責擔當“壓艙石”。34年來,企業累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超54.5萬個就業崗位,連續六年蟬聯合資車企銷量第一,累計上繳稅金超7300億元,構筑起融合共生、穩健發展的產業生態。在履行經濟責任的同時,一汽-大眾積極投身公益事業,踐行綠色發展,彰顯了優秀企業公民的擔當。此次第3000萬輛整車的下線,不僅是一汽-大眾發展史上的璀璨篇章,更是中國汽車工業向上突破的關鍵見證。它象征著規模至上的體系成熟、客戶認可背后的價值實現,以及中外資本與技術合作模式的持續成功。
![]()
總結:34年、3000萬輛、54.5萬就業、7300億元稅收——這不僅是企業發展的數字刻度,更是中國汽車工業進程中一座堅實的里程碑。一汽-大眾以責任為軸心,深度融入國家戰略、賦能區域發展、夯實社會就業,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央企在高質量發展中的“壓艙石”角色。
站在3000萬輛的新起點,一汽-大眾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客戶需求為中心,加速向電動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攜手全體員工、合作伙伴與社會各界,奔赴下一段更加遼闊的征途,以卓越商品和至誠服務,持續引領中國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讓“一汽-大眾”不僅是一個品牌,更成為中國制造的金字招牌和億萬客戶的智慧出行伙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